初學者敗這麼高檔的腳架真的有必要嗎?如果我能多帶出去幾次練習,應該也是值得啦....
廢話不多說...
好像每次去相機店買產品,永遠是用個與產品不同的袋子來裝...

裡面裝了肖想很久的 GT 1540T ,還有 CB30 。

我們先來看看 GT1540T 吧, Gitzo 的盒子似乎就代表了質感,也滿足了虛榮。

打開盒子,內附一個簡單的腳架套,不過買了袋子後,腳架套可能就用不上了。

家裡空間不夠大,只展開第一節的樣子。

看過其它人開箱的結果,似乎老闆忘了給我一個雲台的蓋子?

接下來,看一下 CB30 的盒子,比較起來是簡單了些,雖然質感不若 Gitzo 的盒子,不過
應該也算得上是環保包裝吧...

這就是 Feisol CB30 的真面目...

將 CB30 組合在 GT1540 的樣子,照規格寫起來,這不知道算不算這在個承重(4KG)內,
最短的腳架雲台組合了。

細部看結合的樣子,因為色系都是黑色的,不會有隔隔不入的感覺,土洋也能結合地不錯...

整體看起來,應該也還不賴的樣子...

接下來小弟把家中所有腳架搬出來,左手邊是不知名廠牌,之前買 Canon G3 送的吧...
右手邊是 Manfrotto 390,光是重量就有 1.9 KG... 也算是蠻穩定的腳架吧...

當然新腳架在長度上及重量上有了很大的提昇。

全收的樣子,採中柱反折時, CB30 完全展現它的優勢,與腳架最長處還留有約 1 公分的
距離,而且它的體積很小,反折時也完全不會覺得中間有個龐然大物卡在其中,腳架很自然
地收起來...

看仔細,真的配合得很不錯...

CB30 的體積、重量與載重能力都優於 1178M,不過小弟在操作幾天後,深深覺得它的快拆
板有時候會不容易拆下來,在旋扭上似乎手感上也差了一點。於是再拿去跟老闆換 1178M 來
配合。當然啦,一般相機店是不能這樣換用的吧,不過此次交易有些陰錯陽差,所以老闆是蠻
樂意我拿去換的。結果宅配過來,竟然是 1177M?嗯,看 menu 上,1177 與 1178 的確只
差一個快拆板,手上這個應該是沒有 1178M 了,然後使用 1177M 加快拆板的組合吧.........
小弟是覺得還 OK 啦...
1178M 比 CB30 ,除了旋扭的手感比較好,旋緊時不怕會放不開外,還多了水平儀,有機會
用到時應該也是蠻重要的輔助吧。另外,1178M 的防止快拆掉落的卡榫也作得很不錯,果然
有Gitzo 的質感與爽度。

接下來看一下 Gitzo 的組合...

中柱反折後,明顯突出腳架約 1 cm 左右,也感覺有一塊突出的感覺。

本來還想買 Gitzo 原廠的腳架袋的,不過老闆說有台製的機乎跟 GE 10P 差不多(只差 Logo),
很建議我用這個。經試用結果,少了 Logo ,價格便宜了 2/3 左右,質感與功能還都很不錯,
外出也更低調了些。

最後整組 D80 與 GT1540 及 1178M 結合的團圓照...

D80 與 CB 30 的組合照...

感謝客串演出協助的 Canon Pro 1。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小弟的心得。
第一次作開箱分享,照了不少照片,事先還得將家裡的空間清出來,避免讓大家看得太複雜。
拍完還要挑選刪除不好的照片,最後拍出來的效果也僅能差強人意,也希望大家多多擔待。
拍產品的想法與角度,應該還是需要多多練習,平時看許多前輩動不動就開箱分享,照片品質
的專業呈現,也是小弟尚需學習的方向。
也請站上前輩,能多多指導小弟開箱或是對產品拍攝的技巧上有什麼地方需要多注意的。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