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zaf wrote:
FZ-8吧~他的雜訊...(恕刪)


小弟現在的相機是FZ8,是我的第二台DC,大概在去年7月入手,
價格約14000,沒想到今年電腦展已經剩下8000了,
不過就相機本身我用的還是挺爽的,P牌相機是標準的晴天機,
不過因為它算是可調的高階DC(類單眼?),
所以讓小弟開始有了一些拍照的樂趣,會嘗試尋找光圈,快門,對焦,變焦來拍照,
像是追焦,淺景深,搖黑卡等一些特殊技巧都有試過,
不過P牌的iso真的很有問題,小弟只好從打合適閃光跟架腳架去想辦法克服,
該款最新一代來到FZ28,除了光學變焦多了點,
就多了攝影模式焦距可調的優點,以現在FZ8 8000元的價格,
個人覺得只是想有臺相機玩玩的人可以考慮。

小弟的第一台相機是Sony的P92,使用兩年,有一次因馬達不動作送修,
到後來馬達也是掛了,拍壞一張ms卡,ms卡好貴,LCD也壞掉了,
原本買的那家秋葉原不知道搬到哪裡去,要送修也不知道去哪送修,
洗出的相片畫質普通,優點是可以使用3號電池拍照,不怕沒電,
當初是為了這個優點才買的,如今看來已經不算優點了。
視覺獵人 wrote:
當年轟動一時的SON...(恕刪)


有 SONY 迷,就算買到不滿意的機器,也不會吭聲

就怕別人知道 SONY 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忠誠度超高
我超級同意樓上說的話....

sony迷不管東西好不好用.....

只要他長的漂亮~~拿在手上有風...

它就覺得買sony是個"物超所值""所向無敵"的好機器!
璋3 wrote:
我超級同意樓上說的話...(恕刪)


你說的是T系列的相機吧!!!
我想各家的超級迷都一樣吧!!
再爛也覺得它好…
不過身邊朋友拿T系列的都是看上它的外型…
他們不管照片拍出來好不好的…
能看就好…
目前sony消費機除了w系列可以讓我注意一下…
最近出的HX1好像也不賴~呵呵

我用過
Konica Minolta Z3
sony W7
nikon p6000(現役)
sony D-SLR a350(現役)

以上是都沒後悔過啦!!!
倒是懊惱口袋不夠深~
幾年前買了 permier的相機 真的是很鳥

記得要去加拿大玩所以買的,買了好幾顆三號電池準備要用

結果在桃園機場,只拍了兩張.....電池格數就剩一.....

後來到加拿大時,趕緊去買充電電池,害我每天晚上都在顧電池,實在有夠耗電

後來玩一玩,顯示張數的小LCD壞掉,幸好還能拍....

後來跟他們換到新的機種,也是一整個鳥爆

快門延遲相當嚴重,review又相當慢

後來閃光燈壞掉,又送一台新的給我

就拿去賣人了.....
我唯一一台買了很快就後悔的相機是DMC L1...講這個一定會被擁護者罵,或者說相機後面的頭不好
請理解,因為我用L1之前是用D80的,相較之下,不容易適應的問題就會很多了
畫素低了很多、雜訊高了很多、測光比較瞎、顏色比較淡、觀景窗暗很多
因為喜歡造型而鬼迷心竅買的L1,成了我用最短期的相機...一個多月就脫手了
p牌的FZ30...乍看之下,規格真的很不錯
可惜ISO只到400,而且200就開始有明顯的雜訊
我後悔用1700元買到全新的Konica Big mini F,因為有人出高價害我禁不起誘惑將他賣掉.
我後悔用LOMO相機

十幾年前開始拍底片,一直都是我的主力。後來雖然有了數位機,卻仍是方便導向;交給專門人是手工放相是很大的滿足。

我重視精準的畫質,所以以前拍立得、即可拍等等是不會想買的。但是後來陸續購入之後,覺得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需要"所見即所得"的時候,這類相機提供的樂趣難以言喻。

看看人家隨興的拍,想著自己總是循規蹈矩,不好的角度不拍、晃動的車上不拍、太暗不拍、、、(
(總之就是失敗率高的乾脆不拍)
拍底片時代的思考邏輯延伸到數位,不像人家出一趟遠門拍個幾千張,我的數位機拍幾百張就很了不起了。

你可以說我跳脫不開,不會善用數位的優勢。
但相對的我覺得自己的滿意度提高,會讓我事後回顧 - > 一看就覺得想刪掉的作品並不多,大多會想留著。


現在手邊相機共十八台。最後一台買的,也是只拍過一次的是LOMO diana F+。
一直覺得想試看看隨興,不在乎構圖光線成果、、、的心態,看能不能有新的創意。
但是拍過之後,覺得我還是習慣精準的對焦構圖與明暗色彩。

所以,第一次產生想把相機賣掉的念頭
(雖然我買每一部相機都是考慮很久,而且從未賣過)。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買了 W60 之後,就對它的畫質後悔了!

不過,
目前也只有它是最好的選擇.... 只好接受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