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沒有差別的。簡單來說高階相機設計的時候所設想的客戶層都是靠攝影吃飯的人,這
些人因為一天到晚都必須與相機為伍,因此一台值得信賴、可靠的相機是讓攝影工作不
會因為機件耐用度不足而中斷的最低要求。例如頂級機多半都會強調防塵與防滴,機身
強度高、講究快門耐用度(至少十五萬次以上)、最小的快門誤差時間、最短的快門時
滯等等對於一般用戶而言並不是一定要有的功能。當然高階機身的對焦能力也是遠遠超
過中低階機身的。除了對焦的精準度之外,對焦模組的反應速度、測光模組的工作範圍
等等都有差。
就好比說如果買車只是用來代步、買菜,那麼 March 跟 Hummer 是沒有分別的(姑且
不論虛榮度)。但是 Hummer 在遇到險峻路況時所帶來的安全感,不是 March 可以比
的上的。只是一般人並不會天天在崇山峻嶺裡面開車,所以並不一定需要 Hummer 。
卓信融 wrote:
請問一台2萬元的機身...(恕刪)
如果是搭配同樣的鏡頭. 那出來的畫質差異並不會太大
高階機身主要差在機能. 和操作手感
一般即使是入門機種. 也已經提供足夠的攝影機能
高階機身會在再這些規格上加強一些
例如更快的連拍速度. 更高的像素. 更高的閃燈同步速度或支援FP高速閃燈同步.
同步端子可外接閃燈. 金屬機身可抗外力變形
快門簾和反光鏡設計也會比較耐用
握起來也比較符合人體工學
但其實說穿了. 還是一個字 -> 用起來爽
而已
如果是搭配同樣鏡頭. 不同機身出來的畫質實際上差不了多少.
我個人一向都建議. 機身買入門就好. 把錢投資在鏡頭上比較理想
鏡頭保直. 而且可以繼續沿用下去
機身只要夠用就好. 差不到哪裡去
即使真正專業的攝影工作者. 也不一定會用高階機身
要看使用環境有無理由去使用高階機身
如果你的工作環境真正需要防塵防水. 需要高強度的動態追焦和連拍性能. 那再考慮高階機身也不遲
這種電子產品. 高階不一定就代表穩定不當機. 也不一定就沒有問題
而低階的有些也很值得信賴. 像D50, D5D從推出到現在表現就很穩定. 沒啥大問題被傳開過
而且就算掛了. 以現在這種跌到谷底的價格. 馬上去換一台就可以立刻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