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敗回家了,出走一狗票小朋友) [求助]C家400D & 30D 及N家 D80的選擇

當初我是考慮350D和30D兩支~
後來亦然決然的選擇了30D~
使用後~一直到現在~
就算參參吃泡麵~我也甘願了~!!

因為我有拿過350D~個人感覺差蠻多的~!!
所以~還好我選擇了30D~
不會後悔的選擇~

400D應該跟350D機身差不多大吧~
小弟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fujiwaranaoki/
若純論"手感"而言...

Canon的350D或400D連Nikon的D50都比不上喔....

其它的部分當然有Canon的特色....

但唯獨"握感"...真的有差呢.....

個人手並不大,但也深深感到其差異性....

個人觀感,僅供參考
【64俱樂部】 http://xbio2u.wix.com/auto
SkyWolf wrote:
這三台都是很好的選擇...(恕刪)


小弟也提供點使用上的心得:
之前有接觸半年多的canon 20D(學校設備讓小弟用到爽),且前些日子拜入了Nikon D80。
發現除了手感之外,還可考慮其他一些小地方,這些小地方純粹是個人觀感,不盡每個人感覺都相同,供您參考。

20D對我來說很容易上手,因為本身也有台EOS 50E。至於這有啥用意呢?大概列舉個兩點小地方如下:

1. 調EV值的習慣問題:canon20D、30D這等級以上的EV值調整,都可用副轉盤直接調,很迅速方便,無須使用到複合鍵(不知400D這一級是否如此)。而前幾星期會選擇D80入手,也是這個原因,因為D80也有副轉盤咩

2. 對焦點控制問題:關於這問題,個人就比較喜歡D80、D50這類的設計,直接按方向鍵就可以選取對焦點。而20D好像還得多按個鍵。

3. 其他:主轉盤的設計位置:也許之前已經習慣20D的主轉盤位置,目前還在適應D80的主轉盤位置。不過還是認為20D這類的轉盤位置還是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吧。

以上使用習慣都是些小地方,或許有人認為這些不礙事的。不過個人認為就少按這麼一個鍵來說,方便性就有差。

每家大廠都有其優異的設計處,也有不足處。應該沒所謂的完美,選擇時我想還是以自己使用習慣為考量,就端看您如何取捨了。

taichi16 wrote:
2. 對焦點控制問題:關於這問題,個人就比較喜歡D80、D50這類的設計,直接按方向鍵就可以選取對焦點。而20D好像還得多按個鍵。


這部分是可以進入自訂功能裡修改的喔...
いつも次のPDAは理想的なものだと思うんね!
如果以400D(小弟之前拿350D)和30D來比較,以握感來比較的話:
手大的人小弟較建議入手30D,握起來較順手,握感應該會較扎實。真的差很多。
leonard wrote:
這部分是可以進入自訂...(恕刪)


感謝leonard大的提醒,讓小弟多知道到這功能。

不過剛查閱了說明書,發現這對小弟的習慣還真是無發一兼二顧
依照說明書上所提,說明如下:
1. 依照fn-13對焦點選擇參數1:因為本身大拇指手拙,實在對20D那小小顆方向鍵掌握不易
2. 依照fn-13對焦點選擇參數2:按副轉盤可直接調對焦點,但...EV值又得按上兩個鍵

以上純屬個人習慣問題~"~

如果說...有著30D主副轉盤的位置+D80之纇的大的對焦方向鍵~那可真是~~~爽
SkyWolf wrote:
器材行的老闆說,N家的鏡頭選擇較少,不像C家的那麼齊全,銘鏡級的幾乎沒有,這樣說正確嗎?又說C家的對焦速度遠比N家要快(沒試過)。


如果常買 3C 產品
應該都知道老闆,店員的話 都是虎爛
只能信一半...
反正你想買的,他想賣的 可能不一樣
老闆一定是先賣利潤最高的, 庫存最多的...
要是他沒有的東西, 就開始批評了

買東西還是先做好功課, 免得讓老闆虎爛去了..
雖然我是N家 但我也覺得C家鏡頭規劃的比較完整
C多了恆定F4的小小白系列 還有f1.2的定焦鏡 而且不會像N三不五時在缺貨= =
不過對C賣鏡頭的方式很反感 只有L鏡才有附遮光罩Orz....太小氣了吧...
C家對焦理論上是比N來的快 不過這要看鏡頭和機身等級
其實是不差那一滴滴啦

400D我握的話 小指頭整節都會跑出來
好家在有垂把 對握感有需求的再加裝就好了
D80跟D50體型相近 握感都比400D好 不過也還稱不上合手
D50手把淺 要用指尖施力才抓的住 D80有較深點 有改善
30D沒玩過 我玩過D200 D200握感真是沒話說 就是重了點
SkyWolf wrote:
器材行的老闆說,N家的鏡頭選擇較少,不像C家的那麼齊全,銘鏡級的幾乎沒有,這樣說正確嗎?又說C家的對焦速度遠比N家要快(沒試過)。


我覺得 N & C 的比較不需著眼在鏡頭可選擇數,
因為這兩家比起其他家而言, 鏡頭群的數量幾乎都是別家的兩倍以上.
若再加上專業鏡頭廠的副廠產品, 那根本多到嚇死人, 除非你要開品牌博物館.

從數量上看,
Nikon 目前仍販賣中的自動對焦鏡頭有 40 幾支, Canon 有 60 幾支.

若扣掉 300mm 以上的級距, 再扣掉魚眼, 移軸這類特殊鏡頭,
以一般大眾會選擇的焦段而言, 比方說主要 10-200mm 之內,

從總量來看的確是 Canon 比較多.

從選擇性來看,
在標準焦段內的變焦鏡, 比方說 28-105 這一段,
兩家都各自有很多支焦段相近或根本重複的鏡頭,
而且都是價位平易近人的鏡頭在重複.

所以我不太認為選擇性是這兩家之間的差距.
畢竟選擇就是要挑一支自己要的, 而不是蒐集, 是吧?

另外講到所謂 "銘鏡級",
我想這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

由於 Canon 有特別樹立 "L" 鏡這樣的等級,
直接點名凡掛上 L 的都是高級鏡, 所以很好辨認, 也容易有認同感.

Nikon 比較不強調這一點, 比方說有些鏡頭有掛上一圈細細的金環,
但是不見得沒掛金環的就是素質較低的鏡頭.
就好像 Nikon 有低色散鏡片的會掛上 "ED" 字樣, 但是也不見得有 ED 就一定是公認的好鏡,
沒 ED 的一樣有許多經典高素質的鏡頭.

所以應該說 Nikon 在產品上沒有特別做這樣的行銷.

最後講對焦速度,
不可諱言的這的確是 Canon 的強項.
因為 Canon 很早就開始把 "USM" 超音波馬達內建在鏡頭上,
即使還是有不同等級的 USM 使用在不同等級的鏡頭,
但是有就是有, 陣勢一擺開, 絕大多數的 Canon 鏡頭都掛有 USM.

反觀 Nikon 的 AF-S 就顯得不那麼普及,
約莫七, 八年前才開始在一些 F2.8 的鏡皇級變焦鏡上開始有搭載,
後續普及的速度也很慢,
反倒是最近幾年開始的 DX 數位專用鏡頭系列才普遍用上 AF-S,
然後一些舊 AF 鏡頭改版時才變成 AF-S.
但是鏡頭改版的速度也比 Canon 慢些.

Canon 廿年前直接放棄手動對焦產品包含鏡頭接環改款,
致力在自動對焦產品上, 也許這也是人家有先見之名, 行銷策略獨到之處.

至於市佔率, 又牽涉到不同等級的機身分割;
選系統除了西瓜靠大邊比較容易取得資源/支援 之外,
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喜好跟預算.

廠商推出商品是要賣錢的, 沒道理哪一台就不好, 一定輸給人家的.

選機身看預算, 看功能對自己的輕重緩急取捨, 看感官上的手感, 操作感;
選鏡頭也是一樣, 看預算, 看自己的拍攝習慣, 看喜不喜歡它帶給你的感覺.

小小兩分錢淺見佔版面, 請大家多多指教.
一箱二閃,三腳四頭,九年敗家罪過罪過;五包六卡,七機八鏡,十片濾鏡遮醜遮醜
driver300 wrote:
我覺得 N & C ...(恕刪)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給您五分先)
小弟過往在使用F3的時候,也只不過兩支鏡頭走天下(是因為沒錢啦),由於僅是業餘拍照,也不覺得有鏡頭不夠的狀況,看到別人用某某鏡拍出的感覺,也不會想要去敗一顆回來,而是努力想辦法用原有的配備去達到類似的效果,結果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老婆說:底片不要錢呀!拍那麼多幹啥!),我想,這就是攝影的樂趣所在吧。以C家與N家來比較,以一機一鏡為原則來說,感覺上最終投資總額會是N家較划算,是不是這樣呢?有沒有哪位大大可以解惑一下?

對焦快不快,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M家的7000那一台老AF底片機,對焦可是超級慢的,反而讓我練成手動快速對焦的功力(小弟沒有近視也是一個優勢啦),機身幫我自動計算光圈或快門,就已經幫我省掉不少底片錢了,只是小弟對它保護不周,搞到機身掛掉。以C家與N家來比較,N家會不會慢到讓人抓狂呀?或是不準到想要把它摔了?(M家7000的老底片機有這種狀況,得靠經驗去調整對焦方法)

爬文許久,同意"選自己喜歡的,愛自己所選的"這幾句話,東西就是要用的爽,不是嗎?小朋友出走量確實是一個重要考量,但是為了保護小朋友而心中有個疙瘩,那不是要讓自己難過好幾年~ (謎之音~是你自己想多花錢吧)

感謝您的建議,我目前仍在持續試機中,希望找到一個適合我的組合(一機一鏡)。

不知各位知不知道那些店家有實機可以試拍的,我去了好多家都只能把玩被膠膜封起來的樣品機,不能試拍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