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nes c3 ,nikon p300 ,canon s95 隨身機不知道怎麼挑比較好

大天使的氣息 wrote:
那COMS會慢慢的被取代。

小弟不認為
因為CCD比CMOS早被使用在相機上
CCD本來就是設計來感光的
CMOS是常見的電子元件被改造後成為感光元件

廠商喜歡用CMOS是因為它較便宜
而且與一般晶片更接近
不須麻煩的轉換
雜訊雖多
但容易用軟體彌補
CCD則不易
彌補後雜訊甚至比CCD少
但細節就不見了
leaf428 wrote:
小弟不認為
因為CCD比CMOS早被使用在相機上
CCD本來就是設計來感光的
CMOS是常見的電子元件被改造後成為感光元件

廠商喜歡用CMOS是因為它較便宜
而且與一般晶片更接近
不須麻煩的轉換
雜訊雖多
但容易用軟體彌補
CCD則不易
彌補後雜訊甚至比CCD少
但細節就不見了

沒關係,
其實我也只是從小DC看到了這現象,
現在小DC開發與生產如果使用COMS應該會更省成本吧,
何必去接受所謂專為相機而生的高成本的CCD,
但大多都卻還是接受了CCD,
更何況現在小DC的量與種類遠遠勝過DSLR,
未來的事情很難說,
搞不好又殺出一匹黑馬也不一定。
哇嗚我已經霧煞煞了
總之非常謝謝兩位的建議!
我會在好好爬文考慮這兩台的
話說我朋友認為s95和p300基本上差不多耶XDD
他說這兩台選哪一臺都差不多,還建議我乾脆買xz1算了
(選擇越來越多...

akahaga wrote:
哇嗚我已經霧煞煞了
總之非常謝謝兩位的建議!
我會在好好爬文考慮這兩台的
話說我朋友認為s95和p300基本上差不多耶XDD
他說這兩台選哪一臺都差不多,還建議我乾脆買xz1算了
(選擇越來越多...)

因為各有優劣所以才會差不多,
就看您偏向哪一邊特性比較多,
XZ1的確也是不錯的選擇唷!

價格取向 Nikon P300 > Canon S95 > Olympus XZ-1
隨身取向 Canon S95 > Nikon P300 > Olympus XZ-1
傻瓜取向 Canon S95 > Olympus XZ-1 > Nikon P300
畫質取向 Olympus XZ-1 > Canon S95 > Nikon P300

以上個人感覺。
akahaga wrote:
哇嗚我已經霧煞煞了總...(恕刪)

大大到底預算多少
也可考慮LX5喔

leaf428 wrote:
大大到底預算多少也可...(恕刪)


恩...基本上不超過兩萬應該都還可以
不過當然是符合要求後c/p質越高越好XD
s95的錄影好像不太ok?
剛剛爬了XZ-1的文好像也還不錯,而且有熱靴
因為我平時也滿長錄影的,所以s95可能會先out(對於錄影我倒是覺得g10很不錯XDD)
我應該會在XZ-1和P300之間做個抉擇~
倒是LX5我沒考慮過耶~
我會在納入考量的~謝謝你:)
呵呵呵
我去爬了文以後
發現xz-1的顏色好讚,而且銳利度好不賴啊!
有備這台毒到了
倒是錄影和s95比起來不曉得如何...
akahaga wrote:
恩...基本上不超過兩萬應該都還可以
不過當然是符合要求後c/p質越高越好XD
s95的錄影好像不太ok?
剛剛爬了XZ-1的文好像也還不錯,而且有熱靴
因為我平時也滿長錄影的,所以s95可能會先out(對於錄影我倒是覺得g10很不錯XDD)
我應該會在XZ-1和P300之間做個抉擇~
倒是LX5我沒考慮過耶~
我會在納入考量的~謝謝你:)

akahaga wrote:
呵呵呵
我去爬了文以後
發現xz-1的顏色好讚,而且銳利度好不賴啊!
有備這台毒到了
倒是錄影和s95比起來不曉得如何...


一講到C/P值一定是無條件推NikonP300,
這就真的可以不用多想,
在C/P值之下畫質和操控性會變的不是那麼重要,
只要規格到位價格低都可以忍受,
但是實際上心裡總是有些不甘又只能將就的矛盾狀態,
所以基本上我覺得預算有,盡量不要刻意挑C/P值高的東西,

關於常錄影就是看看都一次錄多長,
CanonS95規格提到每次僅30分鐘,
這30分鐘到底算長算短這很難說,

最近我意會到小DC有熱靴實際作用其實好像裝飾的,
既然是要讓自己輕便才買隨身機又搞的像單眼一樣,
好像自找麻煩失去原本的目的,

以上是我個人想法,參考看看囉。

大天使的氣息 wrote:
一講到C/P值一定是...(恕刪)


謝謝!我知道了:)
我也覺得預算是夠所以原本連nex都考慮了呀哈哈
s95單次30分鐘好像也還ok
不過爬文真的是覺得xz-1的照片銳利度好像很不錯~
我會在仔細考慮一下的!
真的謝謝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