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趙 wrote:
我是不了解,就單純做測試比較而已..
我就把我所見到的如圖顯示出來而已,眼見為憑,並不是單獨聽聽單方面說法跟理論就真的相信,
就像頂新集團一樣,全部都只是欺騙大眾,把台灣當畜生養,所以都讓台灣喝飼料油,
至於晶片與乾燥劑的成本,我不懂,不過照你所說的幾十塊錢而已,我查了一下市面拍賣上的晶片,
最少最少最少要三百多,不過產地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真的找不太到幾十塊的...我可能只是井底之蛙,
或許晶片也真的很簡單,
那餅乾,藥品,包包,都會附一包乾燥劑,看到都直接拿來丟了,
照大大的說法,這乾燥劑成本應該也只有幾毛而已,而且非常拋棄式,
謝謝大大提醒,有特別去觀察水槽裡面是不是真的有水,但是沒有,特地看了除濕主機後面,晶片位置的地方有塊黃色海綿,
應該是吸到那裏面去了,然後排出箱外,
不然"照理"來說,溼度計顯示的濕度不可能會降低,應該在變成水的時候,濕度顯示會飆升回來,甚至根本降不下來,
溼度計是測空氣中含的水水量,當空氣中的水份經過冷凝變成水加上冷凝速度大於水的蒸發速度這時濕度是會下降的
可是並沒有發生這種情況,相信大大買的晶片防潮箱似乎有瑕疵,應該可以打電話叫修,
不然原則上會從水槽排出去才是正常的。
如果乾燥劑真的是照大大的說法來做除濕動作,請問為何剛開始插電後,濕度開始飆升,甚至比外面濕度還濕,
應該要"直接"吸濕(溼度降低),然後排濕,可是照測試圖片上看,他是直接加濕上去,
就算是排濕好了,應該"維持"住現在的濕度,可是並沒有,請問這點是不是跟大大的說法有衝突?
我敢保證,我所做的測試絕對沒有造假,完完全全真實的測試,
不把官方說法拿出來做字面上的解說,而是,自己做測試,眼見為憑,如果過程有半點造假,願意負擔法律責任。
兩種防潮箱都有確實除濕,所以不是壞掉的。
如果真的說法理論相同,那顯現出來的效果就應該一樣才對。
你的實驗我不認為有造假
而這兩種除濕方式各有各的優缺點
但是你只做了對晶片式的優點這半部就下了註解
當然會有人出來說話
真要分享就做完整點
把雙方的優缺點都比出來
而不是只做對單方面有利的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