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shen wrote:
由於預算大概在25K左右(當越便宜越好,C/P值高更是好)
能搭配Kit鏡(因為周遭沒人玩SLR或DSLR,借不到鏡頭玩)
其實各廠 kit 鏡,一般使用大致都夠了, D70s 那支比較超值。
以前常覺得 Canon 那隻 18-55 很鳥,現在才知道鳥的是我自己
tinashen wrote:
最大放大倍數 : 1/8
這是指物體最大可以在底片上面呈現多大的影像,又稱放大率
一公分長,透過這只鏡頭,在底片上面可以呈現絕對長度是 1/8 公分稱之
有的時候會以小數出現,例如 1/8 = 0.125,例如 Canon 28-135 IS 官方放大率是 0.19
(注意是底片上面的絕對長度,所以和焦長換算比率無關)
放大率越大,越可以拍微距,微距鏡的放大率高到 1:1 或是 1:2,
APS 片幅寬度 22-23mm 左右,如果使用 1:1 的微距鏡,那就是說
你可以把一公分長的小蚱蜢拍到半個畫面大 (22mm 片幅中有一公分長是蚱蜢)
DSLR 使用 APS 片幅,因片幅裁切,所以會覺得好像賺到放大率,其實放大率是不變的。
在對焦平面上該多大就是多大。
tinashen wrote:
這棵鏡頭是自動對焦,偶合器是啥我就不了了
那是不適代表這顆鏡頭不提供手動對焦?
有些機種是機身對焦,那麼在鏡頭上沒有馬達只有齒輪
絕大部分的 SLR 鏡頭都有提供手動對焦,沒有手動對焦的會給你註明
印象中有某家的鏡頭可以 Power Zoom...大概不算手動對焦
(連 Canon 那支兩千五的 18-55 都有手動對焦喔)
tinashen wrote:
物體距離CCD低於0.25m就沒辦法對焦了
最短對焦距離:距離鏡頭前鏡片 0.25m 。
有些鏡頭長度本身就超過 0.25m 了,當然不可能從 CCD 起算...
tinashen wrote:
Pentax *ist D考慮因素是因為加上Kit鏡便宜,2萬初挺心動的
Konica Minolta D5D則是防手振,鏡頭有防手振好像都挺貴的,如果機身防手振,以後買鏡頭可不用擔心手振問題
只要有副廠,一切沒問題.... :)
P 家的數位鏡出的很勤,M 家有防手振,若不是嚮往全幅,當初我可能也是進這兩家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