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handsome wrote:
那是態度問題,運將大...(恕刪)

+1 同意
是 態度 的問題

畢竟....一般人對"專業攝影師" 都是有所期待or幻想的(ex:長相、衣著、器材.....)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除非談case時是很慎重的談了細節(攝影場所的衣著、裝備、道具....),
一般人...不知道談細節的....不就只能"任人宰割"(好像言重了)

以我自己的例子...
有攝影興趣的我....讓我當年結婚時....婚紗店出動他們的一號攝影師以及新購入的5D....
期間也說好請我... 勿測拍(其實我只拿30D裝上AIS 85/f1.4 而已)好好當個新人
拍照過程合作愉快....至於挑片.... 我愛選不選就是我家的事...當然無須重拍也沒多挑
大家互相把"態度"調好....紛爭會比較少啦.....

PS:會電腦的久了~~不都是怕人家知道... 被要求幫忙灌電腦?
.......會攝影的久了~~我也是怕人家知道... 被要求幫忙拍照!(那不是年輕人才做的事嗎?)
.......最痛恨老闆有錢不去請人拍~~想凹我~ 沒空啦!想請誰拍都好~反正我不擋人財路
jojoba wrote:
PS:會電腦的久了~~不都是怕人家知道... 被要求幫忙灌電腦?
.......會攝影的久了~~我也是怕人家知道... 被要求幫忙拍照!(那不是年輕人才做的事嗎?不知)
.......最痛恨老闆有錢不去請人拍~~想凹我~ 沒空啦!想請誰拍都好~反正我不擋人財路(恕刪)


這是真的!

不懂拿單眼的人,幹嘛都那麼好心?人家拍,也要跟人搶著拍?回家不修圖嗎?拍完後要幹嘛用?

PS:我不是指樓主,而是看過不少這樣的人.....
我知道到了後半部的討論已經離題很遠了, 但是我還是很有耐心的看完了.. 說真的, 對我這種既不專業也不鑽研的人來說, 對於一些專有名詞的定義越來越模糊了...

比如說DR, 我原本的認知也是能辨識的色階範圍, 所以看"專業攝影師"的120照片和樓主的5D2照片, 以我不專業的眼光我也會覺得5D2的DR比較高, 因為5D2沒有整體過曝的感覺, 但是廟內的佛像比120的清楚.. 這是小弟對DR的認知啦. 不過, 如果要我選其中一張, 我還是覺得120的感覺好些 (先不論放大後的畫質). 我會覺得120的好是因為顏色較接近肉眼看到的 (不要炮我說我不在現場怎麼知道肉眼看到什麼, 看照片本來就是個觀感), 另外就是動態範圍比較接近肉眼看到的, 假設我在那一霎那站在像機旁邊看這個場景, 我相信那個廟裡的佛像會是黑漆漆的... 當然啦, 如果我開始盯著佛像看, 我相信我的瞳孔會去調適, 不過既然主題是那些人, 我腦中的景象人臉的曝光會是最清楚的.

或許有人會反駁很多照片用黑卡, HDR處理出來的效果非常震撼, 也不是我們肉眼看到的, 這個小弟非常認同, 也很欣賞那些照片 (例如某些日月潭的日出, 大稻埕的黃昏) 但是小弟覺得畢竟風景創作和事件紀錄還是有差別的..

youngmth wrote:
我會覺得120的好是因為顏色較接近肉眼看到的 (不要炮我說我不在現場怎麼知道肉眼看到什麼, 看照片本來就是個觀感),...(恕刪)

我覺得應該說看起來比較討喜,或看起比較習慣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timhandsome wrote:
潘大師,那照你這樣講,亞當斯的色階圖中右邊怎麼那麼低,又,為何左邊的峰型較高也占較多,
不就是因為暗部的地方占照片多數,只看色階圖不看照片是沒有意義的,亞當斯的圖中暗部細節在,
樓主的圖中暗部細節也在,您提的那些公式什麼的,亞當斯大師可是完全沒提過,他拍照的時候也沒有
色階分佈圖,靠的是經驗與他那虛懷若谷的智慧。

認同
如果把亞當斯這張圖,加上白框,存檔關閉,在重新打開,色階圖顯示會變怎樣
以色階圖來看一張照片的好壞好像有點...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艾德華仔 wrote:
youngmth wrote:
我會覺得120的好是因為顏色較接近肉眼看到的 (不要炮我說我不在現場怎麼知道肉眼看到什麼, 看照片本來就是個觀感),...(恕刪)

我覺得應該說看起來比較討喜,或看起比較習慣


多謝建議, 這樣說聽起來是比較貼切. 大家都說Canon的皮膚顏色比較討喜, 或許拍女孩子如此啦, 不過就以這個討論串的照片來看, 120那張的皮膚顏色看起來比較"習慣". 那個佛像,我覺得還原當時的狀況暗暗的似乎勝過程式強製出來感覺"洗過"的顏色..
powerslide wrote:
(為什麼會死白?就是您曝光不足啊~中間的細節沒了)


說了好多關於DR的細節,我也懶得再打字了,只是再引用一次大師的說話,
大家請笑納,「死白是因為曝光不足!!」 噗噗~~~
ankochiu wrote:
色溫表我也有一把
當年也是聽信小人讒言
敗下去後才發現根本沒機會用

99%正片用棚燈
室外我很低級都只帶負片


小弟我也有一個色溫表,感覺還是有用的啦,不過真的建議對色溫很龜毛的人買才好
不然買了可能會後悔,加上那東西不便宜,比高檔的測光表還要貴多一倍。
不過小弟試過在室內拍照,有用色溫表測過的話,顏色很準,白色的真的很白
傳了兩張照片的全景原圖,為了別人的隱私,我把圖縮的很小。

有去過大道院的就知道,他的牆是橘黃色的,牌匾事鮮紅色的,攝影師拍的色溫是不正確的,沒去過的看會覺得第一張金色比較好看,但去過的人一拿到相片會覺得怪怪的,藍色的衣服色溫也不對,大太陽下看起來卻暗暗的。

下面兩張圖是同一張,只是第一次縮太小,所以放了第二張,兩張大小差一點點,但是dr圖呢,卻差很多
hao0915 wrote:
傳了兩張照片的全景原...(恕刪)


雖然是小圖,但整個看起來,第一張感覺層次較為豐富,第三張似乎真的過白了,還有邊緣變形問題...

但是,就100%比例看,攝影師的噪點多,也是事實,樓主的似乎又平滑到損失一些細節...

總之,小弟看小圖來說.......,個人認為第一張是有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