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os wrote:
每個人都很推崇所謂的"MIJ"而我本身倒是吃過好幾次"MIC"的悶虧...(恕刪)


可能飄先生一家也吃過MIC的虧吧..

簡單地分析是:只要是想Cost Down的商品,MIC是必然趨勢。因為中國現在被當成世界工廠。但是廠商有時候財迷心竅,Cost Down過了頭,只想省錢以提高利潤,勢必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品質。MIC會有這種污名,也是必然。就像電影裡常有嘲笑MIT產品的道理一樣。

如果是MIC到處都買的到,何必做寃大頭,在台灣買就好了...
在日本如果非日製的東西會再多一條標示MIC或MI?(可能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純日製的就是MIJ,前些時日去北海道導遊說的,『如果是MIC在我們家(指的是台灣)買就好了,不用跑到日本去買,也比較貴。』這一句是引述導遊的話....
我較喜歡日製的,連數位相機螢幕選單都是日文顯示更好....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大家看看就好了....
eyes1215 wrote:
發現他也說勸敗的機器是Made in Japan爽度倍增

casio的好像也多半是made in china...

我還聽過更誇張的,除了MIJ爽度倍增外,還強調日本國內銷售的,因為日本人會把最好的留給自己,所以買到日本國內銷售的才真是爽翻天

當我發現在日本買的That's沒比國內便宜多少的時候,這段話突然飄過腦海~~~
爺爺說MIJ以前也走過MIC的路...一步步成長的!!!!

不知是否屬實?!

ibob wrote:
爺爺說MIJ以前也走過MIC的路...一步步成長的!!!!

不知是否屬實?!


台灣也是這樣慢慢成長的......可是有成長到像日製品這樣水準嗎?
MIC也是一樣,雖然都是從頭起步,可是會不會成長又是另一回事!!
ibob wrote:
爺爺說MIJ以前也走...(恕刪)


可以看看管理大師戴明的相關書籍,
他是美國人,在戰後被派往日本協助日本人企業管理,
對於今日的日本影響甚鉅,被稱為「品質之神」~

根據戴明的說法,他剛到日本時,
那時候日本生產收音機的工廠,10台裡有四台是不能工作的
KAWAINE wrote:
台灣也是這樣慢慢成長的......可是有成長到像日製品這樣水準嗎?
MIC也是一樣,雖然都是從頭起步,可是會不會成長又是另一回事!!

+1

日製、德製產品之所以在國際上風評很好,不是因為他們的工資高。
日本工人和德國工人對工作之嚴謹態度,才是讓人願意放心砸錢的主要原因吧。
ibob wrote:
爺爺說MIJ以前也走...(恕刪)


應該是說

MIT在走以前MIJ的路

MIC在走以前MIT的路

以前國外電影會取笑台灣製造的雨傘是爛貨

世界末日的電影中俄羅斯太空人說台灣製造是劣等品

但是回到未來的電影中,博士說日製的SONY是爛貨......(我好像在電影解析)



KAWAINE wrote:
ibob wrote:
爺爺說MIJ以前也走過MIC的路...一步步成長的!!!!

不知是否屬實?!!!

台灣也是這樣慢慢成長的......可是有成長到像日製品這樣水準嗎?
MIC也是一樣,雖然都是從頭起步,可是會不會成長又是另一回事!!


基本上,以台灣人的消費習慣來說,你想要買到"台灣精品"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台灣的東西做得好不好? 如果做得不好就不會有一票一級代工廠在台灣啦~

品質這東西是看客戶的需求的,再者是外銷傾向。

就像三十年前開放出國觀光時的笑話是,出國不識貨買到MIT的製品。
十年前的笑話是,出國買到MIT的製品是運氣好。

外銷代工為主的國家,國內有時是不太有機會見到自己國家產的精品的,特別是我們國家並不特別富有。
erc wrote:
+1日製、德製產品之...(恕刪)

我也贊成erc兄的論點1
但電子產品是日本的強項,機械構造是德國的最棒!
像我德國的賓士車,原廠卻配上日本製的CD換片機,連這種日爾曼大民族心態的都會選日製;
所以日本製的相機或其他電子產品,應該是不會太差的,就像erc兄講的
"工作態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