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目前數位單眼相機的發展方向是你要的嗎?

前面已有很多朋友舉了不少例子,或許電子化、數位化是廠商在面對市場的必然趨勢。
數位機身的出現的確降低了攝影入門的門檻。這種集拍即看,不滿意就刪掉的固然有
方便之處,但是否也讓我們忽略了以往按下快門前所經的思考呢?小弟以為,DSLR
的出現,讓我們忽略了攝影的人文精神。科技的進步固然增加了取得一張"清晰"相片
的成功機率,在廠商不斷推銷新技術的同時,我們是否也開始變得過度依賴器材,而
有"有了這個我就可以拍得如何的好"的心態,或是一再的追求這些高性能器材的技術
但卻因此忽略了構圖與美學的基礎呢?
這只是在談器材演化,不需把「某句金言」
eric2377 wrote:
我想廠商的想法也應該...(恕刪)


喝喝 我在想說不定到最後大家都被廠商牽著鼻子走呢!
隨身裝備 : 腰酸背痛
ken_Lu wrote:
至於底片,我想只要電影還有人拍,相機用的底片應該就還會有人作吧,只是回歸小眾市場,應該價格不會像現在這樣便宜吧.


<Star Wars>已經是用HD數位攝像..

其實覺得這樣的討論是比較沒有意思... 跟不上時代隻有被淘汰,,

所有的産品的方嚮都是越高的quality,越容易使用,,在camera來說,,就是畫質越好,,越容易使用,...

畫質就不說暸,,因為很復雜(不同的人會說不同的鏡頭有不同的味道,,這個很主觀,),,起碼隻要圖像清晰就夠暸.,,至于使用容易,,應該就是point and shoot就可以,,甚至對焦都不用,,因為有大學已經發明暸一種相機,,隻要按下快門,,可以同時有不同對焦範圍的圖片,,到時候隻要選擇妳所想要的圖片就可以暸...

至于說到瑞士錶的例子,,其實大傢都知道,,很多時候錶不是拿來比較計時的精確,,是拿來炫燿和告訴別人其他信息的.. 當然,,不少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是要用到機械錶,,例如登月,不過99.99%的人應該沒這些機會吧....所以...


還有那個黑膠片和CD,其實有多少人的耳朵聽得岀來差別/? 如果有錢去玩這些小衆的東西隻是為滿足內心那種潛在的炫燿感,,那么不是很蠢嗎/? 有這些錢不如去投資,,去做生意.

當然,,如果妳有足夠的錢,,已經無所求的時候,,自然可以玩這些,,甚至可以買下一傢生産這些舊東西的公司來延續這些跟不上時代的産品,,而且隻要處理得當,,找幾個富豪朋友在媒體前靣做一下show,還可以作為一項奢侈品生意,,然后就可以對其他人說,,有錢又有品味的人材能體會到這些東西的獨特味道,那么就有很多暴發戶想快點晉昇上流社會,那么這些東西就會... 等賺得差不多,,這些東西也沒有什么獨特的元素的時候,,再發掘其他類似的東西,,然后又來一個循環..



GZsong wrote:
我是機械機身的用家。...(恕刪)


簡單一句話:市場走向決定一切,表示您這種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廠商出的機種只適合您用,那廠商就要餓死了。這話無意指責您什麼,只是很平實的說出事實,還請多多包涵。

另外回覆您的標題問題。對,現在的發展方向是我要的,如果 OVF & LCD 的構圖能夠普遍就更開心了,現在只有 Olympus 系的有,我還希望能夠更普及。

個人認為機械機身是有它存在的價值...

對於需要長時間曝光的攝影者而言,電子機身相當的不利,也許不只一兩個小時,或許是一整晚

沒有對於DSLR有什麼偏見,只是有很多東西是電子、數位的東西沒辦法取代的



嗯 這個我同意
不過十幾年前我念高中時
我們用來天文攝影的BIG5 CCD 雜訊之大 只能用來照月亮
還非常的貴
現在任何一台DSLR的雜訊都比它還好
科技在進步 雖然目前仍不能完美 不過希望總有這樣的一天
所以我對目前相機發展的方向 亦抱以正面的態度
能使用先進科技 滿足需求解決問題 並激發更新的科技 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而且 回到照相來說 如果你願意花一樣多的時間照一張相的話 科技的幫助
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考慮取景 構圖 對焦點 甚至還讓你可以即時檢視你的作品
雖然因為大部分人少用的手動對焦功能 而使得諸如對焦屏等等的設計不利於手動對焦點的選取
或是與手動鏡頭的相容性等等 不過相信這些並不都是不能解決的
善於利用新科技所提供的功能 也許會發現更多的樂趣喔

個人意見囉
dreamfly wrote:
至于說到瑞士錶的例子,,其實大傢都知道,,很多時候錶不是拿來比較計時的精確,,是拿來炫燿和告訴別人其他信息的.. 當然,,不少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是要用到機械錶,,例如登月,不過99.99%的人應該沒這些機會吧....所以...


機械錶是拿來炫耀? 呵呵!

一顆OMEGA的Seamaster 300M台幣4萬多可以用10多年(是每天載,不是蒐藏用的喔),日差1秒半,我不了解那有什麼好炫耀的,板上的大大一堆相機器材花了幾十萬,也不是天天用,他們有在炫耀? 沒人想炫耀吧!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高度電子化之後的確機械式的產品,會被後浪淹沒.
市場決定一切,這只講對了一半,有些產品本身會有使用族群不同,而有所區隔
並不會因此而餓死,例如現在真空管還存在,手排車還存在,MP3氾濫到不行CD還存在
絕對電子化之後,人們厭膩了一切都交給電腦做決定的產品,會去回頭使用手動的模式
這不是不可能從很多產品上都有這種情況發生,只是以後機械式相機和底片價格會變高
而且也需要再家裡DIY沖片.
完全因應市場需求而去生產商品,會死的比較快,因為市場會決定價格,最後會淹死在
低利潤的茫茫大海中.
理想中的機身~D200內建CCD VR+裂像式對焦屏+紅外線遙控器支援+比美D70的省電+更多的RAM~~~~~~~
用錯ID重複發言故全部刪除之....在此致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