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果想要拍攝婚禮紀錄需要那種鏡頭??

maxboss wrote:
以你目前的裝備來看,手頭應該不是很寬裕(恕刪)



你這樣也看的出來!!厲害厲害!!佩服佩服
nasky1210 wrote:
小弟是剛進入DSLR...(恕刪)


我剛好上個禮拜六才幫朋友拍完一場婚攝
我沒有高階的單眼數位相機 只拿了 D50 抱著學習的心態就上了
(直到會場才知道我是主拍 傻眼 新人沒請職業婚攝就算了 親友團也沒有一台單眼數位相機)
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還好心臟夠強
經過這次婚攝 我深深覺得
為了要拍這場婚禮事前作的功課 看文章+ 翻手冊 + 在家勤練習
都讓我更加瞭解自己相機的 "功能" 以及 "極限" 在哪啊~!!!

事前做功課 看了 01 Kent 大以及好多前輩的經驗分享
我覺得很有收穫
相信你用搜尋可以找到一大堆文章喔

我自己當天的配備如下:
Nikon D50, 鏡頭帶兩顆: 變焦是 18-70mm/3.5-4.5 , 定焦是 50mm/1.8
然後帶了 SB-800 加上碗公柔光罩, 有前輩說帶了外閃就成功了一半 果然不假~!!
電池除了裝在閃燈內的以外另外帶了兩組 Sanyo (低自放的)備用
D50 的備用電池也帶了一顆
SD 卡 2G 帶 2 張又帶了 1G 數張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分享我的心得:
我按照板上前輩的建議
定焦 50mm/1.8 只在新娘休息室使用
因為新娘休息室不大 能跟新娘合照的不會同時超過三個人
50mm 還不會遇到室內退無可退的窘境
我趁新娘化妝的時候幫她照了好多張淺景深人像照 (使用光圈先決模式, 手持, 用珍珠版自定白平衡)
還有幫休息室內的工作人員拍籌備工作的專注神情 (特寫)
因為我個人認為籌備時的工作人員的專注神情也會是新人日後看相片時想看的重點
我有有跟新人交代除非我叫他們看我 不然就不要理我 不要刻意看我鏡頭
這樣拍起來真的自然多了
不過新娘還是有幾張忍不住對我比 YA 拍起來反而有另一番趣味~

至於變焦鏡 我是廣泛使用在文定儀式 + 迎賓 + 敬酒 + 送客 都用同一支 (也沒時間去換鏡)
文定儀式和送客都會有那種超過十個人站在一起的畫面 所以廣角是必須的
事前我有點擔心是不是要去弄一支 Sigma 10-20 或是 Tokina 124 來才夠廣
後來我發現 18mm 端已經可以 "完全" 應付這樣的大場面
(而且聽說真的用了 10mm 或 12mm 站邊邊的人會變形 會想撕照片 XD )
文定儀式最後常會拍所有人入鏡的大大大合照
人數超過三十人 只站兩排 我的 18mm 端還是裝得進去所有人而不用退太後面
(會場有人拿 28mm 或 32mm 的 DC 消費機拍, 馬上就發現會裝不進去 ^^
拼命退之外還一直叫被拍的人往中間擠, 而我用 18mm 拍, 他們可以從容地站開~ XD )

敬酒是我覺得最像上戰場的
移位速度要很快 卡位要卡好
我遵照板上前輩的經驗 以新郎或新娘第一人稱來拍敬酒
敬酒搶拍全程將相機高舉過頭頂 "盲拍" 至少連拍兩張後馬上看盲拍角度會不會太高或太低
萬一太高或太低通常還有足夠時間再補個一兩張
我發現 其實盲拍個兩桌就可以找到好的角度了 在家多練習即可~

至於相機設定 變焦鏡的話 我大部分時候是使用 M mode, 光圈 4.5, 快門 1/80 秒, ISO400
對於我的焦段 18-70mm 來說 1/80 秒足夠稱為大部分畫面的安全快門
然後光圈 4.5 足夠將大部分的人臉都拍的清楚 不會出現前排清楚後排只能當模糊背景的窘境
白平衡的話 我事先用珍珠版自定白平衡 (閃光有開, 開大光圈對飯店的主要燈源取光)
我發現自定白平衡拍出來的相片跟相機內 built-in 的 "閃燈模式白平衡" 幾乎一樣
所以我只要 SB-800 有開閃光 就把白平衡設為閃光白平衡
事實上當天場地是昏暗的室內 我好像全程都有開 SB-800 (備用電池真重要!!!)
閃光燈用的是 TTL 模式
整個婚禮含文定我只拍了五百張左右 兩組給 SB-800 的電池都還有電 第三組沒用到~
拍是拍 500 張 但是大部分場景我是連拍兩張的
這是為了怕有人剛好閉眼 還可以因為連拍兩張挑到一張好的

至於儲存的檔案格式
有很多前輩說要拍 RAW 檔 我沒聽 :p 是因為覺得我大概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張張後製
所以我大部分的照片是拍 Fine Jpg (Large) 格式
遇到文定的團體照因為人多加上對光源掌握度的自信心不夠 我才改拍 RAW
事後發現 RAW 檔修片真是數位時代的大好處啊~~~~
不過我想如果我每張都拍 RAW 大概修片會修到翻掉吧...

我的心得大概就是這樣~
大光圈的鏡頭可以捕捉一些細微的東西
或是在新娘房時可以用現場光做拍攝(不開閃燈)
不過要是新娘房不夠大 可能50焦段會有點吃力 因為太長了

在婚宴的拍攝18-135很夠用了 閃燈是一定要準備的 不然會欲哭無淚的
如果擔心設定 就用P模式吧

要拍的好可能就不能吃到甚麼東西 一路都要跟緊....

前幾天有幫同事拍了一場 不嫌棄的話參考看看吧
婚宴拍攝

SB800比較重要吧



預算夠再加17-55/2.8
預算夠再加SD-8A
預算夠再加一顆12-24或(14-24/2.8)
預算夠再加一台機身免去換鏡頭而錯過畫面
預算夠再..........................
汪貝爸 wrote:
理論上可以這樣做,實...(恕刪)

到時候隨便虎說原來跑錯場子啦..然後拍拍屁股就走人啦~~~
ATTO FILM http://attofilm.blogspot.com/
通常你可以準備兩到三顆鏡頭,
1)100/135...可以在婚禮空檔間拍拍擺飾或是化妝時的特寫,營造氣氛.(可省略或由第三顆代替)
2)50/F1.4 or F1.8....一樣是拍拍迎娶前的空檔.(可省略或由第三顆代替)
3)18-70 or 17-50...衝場時的主力鏡,
4)14mm或更廣的全景特殊角度....(可省略)

強有力的外閃,這裡預設是SB-800
基本上是電池和記憶卡要帶足,免的到時開天窗就慘了...

不知道n家的kit品質如何,
以前在用p家的機身搭kit拍婚禮都是這樣衝,
印象中...p家的kit品質是眾系統中最便宜也相對最好的一顆
http://johnnyms63.blogspot.tw/
個人習慣快門先決,先抓的住再說
Kit鏡有神燈相挺,很夠用啊
小弟最近也會幫朋友拍攝結婚 看了大家的建議 大概知道如何準備 受益良多 感謝
sparrow wrote:
說真的定焦鏡用到機會不大
頂多是新娘在化妝那時候才會用到
其他像是一些迎親or宴客之類,變焦鏡才是主力
(定焦鏡有時後退無可退....用起來就很鱉腳,又要走位...真的是很麻煩)...(恕刪)


不好意思,除了廣角鏡外,沒有任何一隻變焦鏡,也幫忙同事拍了幾場喜宴,感覺都ok.沒有任何問題。
而主力是24mm f2.8加sb800。最近會玩雙機流,主要鏡頭是24mm ,50mm ,85mm,感覺都相當夠用,沒有搶拍問題,提供參考。
深深愛上鋼管..

sammie wrote:
18~135 kit...(恕刪)


依小弟拍的經驗,T124(或S1020)是敬酒時搶拍的利器,可和大家擠一起手舉高盲拍成功率很高,但最旁邊的人會變型。24-70(N或S等皆可)是在儀式進行中拍新人最好的鏡頭,光圈2.8也才夠(不像T124只有F4又差了些)。

但若你換鏡夠快的話,其實70-200或50-150 F2.8可抓到很多珍貴的新人特寫,且又比定焦鏡容易取鏡。不過若非受托只是和新人熟又想玩相機的話,我其實會推薦85 戓 50 F1.4,它真得可以抓到夢幻的一剎那(30 1.4會不會因過廣而拍進不必要的背景,因小弟沒此鏡,還請先進們不吝賜教)

第一次拍婚宴時,發現閃燈容易被其他客人的頭或相機擋到,所以後來買了一條SC-28離機閃燈線,把它接上SB800舉高離機拍,或插空隙幾乎都OK。另外因按快門數過多,發現閃燈的5顆電池會很快沒電,所以一開始都習慣在前一晚把電池再沖飽電,不過萬萬一大家開始請你幫忙拍,在練習越來越多的情況之下,你就會發現你可以抓住拍照的節奏,然後快門會越按越快,最後電池又跟不上。此時唯一的解就是SD-8A閃燈外接電池盒(之所一唯一是那是小弟唯一買得起的-約NT4,000 ^_^! ),這時你就會有11顆電池同時的加持了。

對了,要提醒一下攝影背心是必須的,因為所有前述配備若放在背包中要用到才拿,根本是來不及的,所以我在要進入第三場婚宴攝影前,就乖乖去買了(因為這篇在編輯中,就請你直在01的搜尋中去找連結了,我有貼背心照片)

再來,腳架帶著吧,用來拍現在飯店都流行的煙火秀,或是用慢鏡頭記錄下人來人往的流動畫面(不用閃燈會有不同的FU喲!),然後拍完就交給同行友人保管,直到婚宴最後工作人員要合照,此時你終於可以一起入鏡了!

前面幾位大哥都有說明廣角/標準變焦及定焦的優缺點,在此還是要提醒一下,可能的話和新人一先去觀察地形,了解時間安排、走位及迎賓區的擺設,順便試一下各式鏡頭能不能滿足你要的畫面需求(比如最後送客都在出口,可能走廊不夠寛,這時若有全家福要和新人合照,我想只有T124類或17開頭的廣角才能正面取景,24都還會不夠用,同時和新人先切好一些重要時點的拍攝默契(比如戴戒指),我就碰過新人進場走太快,現場所有相機沒人跟得上的狀況。(還好當天還有錄影,事中也提醒新人換好第二套禮服出來時走慢些)

另外因小弟用得D50是使用SD卡,要注意拍到最後剩大約10張的容量時就要抽換卡。小弟碰過因拍得太高興忘了直到拍滿,結果在NB上編輯造成照片檔無法開啟的情況(有漂亮啦啦隊表演,還有另一次是蜜蜂姐姐),雖然事後再拿去相館總還是救得回來,但難保哪一次會碰到無解的情況,更不提往返時間金錢的損失了。

林林總總到最後,小弟的結論是,01真是勸敗的錢井深啊!(前面的經驗絕大部份都是跟01的前輩們學來的,然後就往井裡跳了)在此獻醜了!
D50 N50 1.8 S18-200 S24-70 2.8 S70-300 T124 SB-800...小黑五入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