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真心關懷,而決定PO這個回文,
我做人資做很久,看到你這篇文非常擔心,你落入職場歸因迷思,萬劫不復。

你講的很多事是對的,但他們的因果關係嚴重謬誤,把一些事實組合方式錯誤,導致你認識職場環境的觀念錯誤,
我看過很多應徵求職年輕人,十年了,最後還是在錯誤中,一直薪水低,工作沒成就,然後最嚴重是,很努力但一直往錯誤方向努力。

事實: 台灣確實資方很會剝削勞方,不像一些國家有投資員工的概念,一些國家風氣是,讓員工安家、安心、有社會地位的薪水,培養有創造力,增強員工職場職能提升。這在台灣是神話。設計師在台灣和許多職業一樣高度被剝削,
台灣普遍不重視"創作"的價值,包含軟體設計,網頁,平面,總之台灣普遍認為"無形智慧不值錢",也沒能力鑑賞。

但這完全和你用相機無關,我遇到很多設計師,都是用入門款APSC,鏡頭也是kit鏡,台灣大多公司設計師請兼職外包,
就算in house也不會投資相機,頂多讓你買APSC了不起。但設計一般都做很重的是後製,甚至很多都是截圖重組,
根本不需要全幅,也不需要乾淨高ISO表現。重要的是設計師背後的腦袋。

所以會不會是你搞錯重點,其實你的設計腦袋根本不夠好,設計也不夠快,其實台灣設計悲慘的是,
老闆要的不是好東西,而是應付。我公司之前有in house設計師,是想要讓大學畢業生增加就業,
但是設計個海報、出版物封面要一周、兩周,其實這種東西真正達到要求,是半天搞定。

天阿,半天,創意呢? 很抱歉,你不是要設計奧斯卡海報,不是設計奇異博士海報,而且悲慘是好萊塢大片幾千萬美金票房,
整個設計構念還是抄襲過去經典,其實是有個模板,是的。所以職場上,收入高的設計師,都是有很多模板,
這些模板沒什麼創意可言那是商品,直到你能接到百萬的case,或是GOGORO機車,也就是有人要"買你的設計",
才會有時間好好做,在這之前,老闆要什麼給什麼,半天搞定一個設計,就是你的KPI

你如果是婚攝、商攝,器材還有點關係,但是內行都知道,婚攝商攝用1Ds其實是因為耐操,和後製空間大,
更可悲是,客戶要看到1Ds.................

並不是畫質,一般婚攝出圖的品質,燈光化妝,後製全部可以達到,棚拍打燈ISO可以低,外拍總沒有拍晚上,
主要是耐操,職業用不會希望相機不可靠。

歸因錯誤會什麼嚴重,因為你可能是因為與客戶溝通能力需要加強,你可能是因為與老闆溝通能力不佳,
你可能是設計不夠快,可能你設計的都是"你自己認為爽"的佳作,是想去參加設計獎的創作,
也可能,你超強,好棒棒,純粹老闆不肯給錢,摳門不加薪而已。

換全幅會提高薪水,我認為根本只是你換全幅的藉口,內心卻當成事實,不知道要說服自己、老婆還是父母,
不知道,但我很難相信一個設計師,會有這樣的發問。所以擔心你認知有嚴重偏差。

因為我人資處理過很多in house設計師,有經紀約設計師,有商品、設計展、專書的設計師,
如果他們拿好相機,絕非工作需要,都是個人喜好.... 不少拿LEICA和OLYMPUS PEN-F

想要在台灣走設計,我看過很多才華洋溢的年輕人,為他們可惜,所以我希望你不要搞錯重點,
若是自己問題要找對地方提升,若是公司問題,好好多靠人脈,探聽一下好公司。

中國一定要考慮,那裏有很多砸錢設計的專案,台灣很可惜已經渡小月了,沒有大案子,
真正要有設計品質需要的就會請in house,市場愈來愈小。

sorry倚老賣老說了這麼多,我真心希望你加薪。台灣設計不好走,希望你找到對的老闆。
樂高123 wrote:
現在才想到要用租的...(恕刪)
DavidWalther wrote:
出於真心關懷,而決...(恕刪)


看的出來這位大哥真的是待在這個行業有一段時間了,很多魔鬼細節都有提到

《快》真的是這行從入門一直到高階都必須面臨的問題,很多剛入行的新秀滿腔熱血,結果在這第一關就被刷掉轉行;手上資源、素材、模板不夠多 ... 一張美工海報要排 1~2 週的,報價沒有個兩三萬根本就是大虧本,如果是電影海報或是平面廣告這種就算了,但如果是一張美工海報哪個客戶願意花這種錢?一萬以內的案子四天不結案就虧錢了,客戶還要改,手上模板不夠多根本生不出來。我還遇過禮盒包裝要我一週生出來的勒

養一個美工少說兩三萬,養一個設計四萬以上,真的越來越多公司不願意養設計了,有需要再外發就好。

另外相機也是,我是因為有在接商演跟商攝所以拿 FF,但也是很初階的 FF;沒有接攝影的設計,拿個 APS-C 就非常夠用,甚至 M43、1" 都可以,真有接到大型點陣廣告再去租就好;開版的就是標準那種想不開壓一堆器材成本在身上放著折舊的類型

出社會,由其自行創業的,這種成本計算一定要算好,不然一個周轉不靈就可以重新投胎了
樂高123 wrote:
一開始 一頭熱 想求表現
但好像跟我想的不一樣
因為老闆也看不懂 你就盡換了什麼相機跟鏡頭...(恕刪)


設計公司都設備啊. 幹嘛自己買?

你在做私賺外快的啊?


不是很建議把自己私人的東西帶去公司用.

等你位置坐穩了, 說話在公司有份量時, 屆時你能採購器材的額度, 自然就會變大.


沒有一家公司的老闆 會去看員工拿什麼樣發燒器材來公司晃, 而決定你薪水的高低..

你不要一廂情願..

是啊~從事20 幾年了@@
窮忙族
我曾是資深HR,所以知道一些很不好的職場環境。

既然你是資深設計可能我就不必多言,
總之,若是器材好,又是自己的,
好處就是自己私下生活也好用,
工作換也可以帶走。

換個工作領域,我從入職場,都是用自己筆電工作,
算替自己省時間,自己灌遊戲等,下班帶回,也不會有人可以說話。

有人則是用公司,科技業則是機密規定不能用私人設備。

更新好的吃飯傢伙,就當作投資自己吧
我也是用自己的筆電!常常下班都要用工作上的事
求方便 求效率
若攝影也剛好是私人興趣,那就值得了。
樂高123 wrote:
我也是用自己的筆電...(恕刪)


還是那句話,生財工具請計算它的成本效益,不然你只會跌入無止盡的投資深淵...

假設你的攝影器材跟 MacBook 都是要用來賺錢,一路換上來假設算 30 萬好了,這些工具如果沒有幫你賺到 30 萬你就是在賠本,就算賺到 30 萬你也頂多只能說是回本,還沒有到盈利的地步。
你能夠一直這樣買下去是因為你有正職薪水可領,但若把正職抽掉,站在投資學角度來看你是一毛都沒賺,買多少就是負債多少。
也是@@

DavidWalther wrote:
出於真心關懷,而決...(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