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ibbs wrote:
人家辦喪事在家裡哭得死去活來

怎麼沒提到重點!
應該是有脫衣.... 呃!更正!會有少女跳牽亡魂吧!

有拍到的話,別暗槓喔!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若事先與家屬溝通 , 我不認為不妥
我外婆出殯的時候 , 外公還有請專業的攝影師幫忙
1位拍平面攝影 , 1位拍錄影........長輩已不在,留下確是無價的回憶
前陣子剛好參與到了女友爸爸的葬禮.
女友的爸爸退休以前是傳統的職業軍人,也就是以前所謂的外省人.
不過小弟覺得好奇的是,女友爸爸以前都是講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但是頭七什麼女兒七,又有什麼有的沒有的七,喪禮上面請來念經的一和尚四尼姑,俗稱師父(小弟看他們平常也不是住在廟裡的...)
念經的時候,小弟雖然聽不懂,不過可以聽的出來全部都是台語的.
而且超累人的,念一念又要跪又要拜的...整整要念一整天.....
連續三日...

這樣語言不同往生者可以收到這樣的助念嗎?
還是說念經只是留下來的人的自我滿足而已?

小弟並沒有對那些所謂的師父不敬的意思,只是這些師父都是有執照的或是這就是他們的職業呢?
需要繳稅嗎?

本身沒經驗,純粹是分享...

我覺得這幾年大家的觀念有慢慢的在改變中,

而且越來越多的生命公司,都會規劃不同於以往的喪禮儀式,

所以我相信如果家屬有提出需求,其實紀錄是有可能成立的,

當然也要看往生的人是如何過世的,如果是榮譽的、或是無痛苦的過世,

那麼應該阻力會比較小,但如果是因為意外或是不愉快的事情而過世,

可能紀錄的內容也會讓你永生難忘...
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是喪禮了,這主題怎麼有種傳統文化的味道..

辦過幾次的喪禮幾乎都是讓我感覺蠻多都是做給活人看的,或許這些都是活人對自己討個吉利的儀式吧

鋪張、浪費、阻礙交通、環境污染、噪音污染...是我對台灣大多數「傳統」喪禮的印象,如上所言,做給活人看的成份居多,這些陋習我覺得還是及早消失較好。
人要低調。
phs137891 wrote:
這樣語言不同往生者可以收到這樣的助念嗎?
還是說念經只是留下來的人的自我滿足而已?...(恕刪)


濟公與三太子等所有眾神都算外省掛的
來台灣附在乩童身上,都變成會講台語或是台灣國語,反而那些神都忘記自己的母語如何說了

附上印度喪禮
Manikarnika Ghat (瑪尼卡尼卡河階)-火葬場
我已靠到人群最近距離,白骨清楚看到,只是那裡不能拍照

漫天煙灰亂飛,頭髮身體都是,我還有閃一下旁邊換鏡頭,還好沒入塵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今年我阿嬤的告別式,是我家中的長輩要求我去拍攝
本來我也認為說,有人在紀錄這些儀式嗎?
後來自己才知道這對於逝去的親人很有紀念的意義
莊嚴的告別式佈置,與各方親友的悼念,
都可以一一的保留下來,以便往後的追念

後來也因為我拍攝過自己阿嬤的告別式
陸陸續續接了幾場別人的告別式
與婚禮攝影比起來,都是一樣的意思
一個是喜悅歡心,一個是肅穆莊嚴
對我來說都是很值得去記錄下來的
整個東京,就是一種設計。
以前好像在一本叫做[中華民國攝影金X獎]的書上看過一個得獎的黑白婚紗作品集
在這些照片中新人身著婚紗、撒冥紙、手持招魂幡...

金童前引西方路,玉女後隨極樂天

所有照片應該都是打燈拍攝的
呈現的效果跟我拿手電筒照下巴一樣...
而且背景好像是晚上的墳墓

嗣大長輩看到會怎樣...
阿揚 (Weng) wrote:
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是喪...(恕刪)


我也是覺得喪禮多多是做給活人看的, 而且是做給外人看的......

舖張浪費為的就是一個"風風光光"的喪禮........是誰會覺得"風風光光"??!!

再說, 道教"哭天喊地儀式"真的很討人厭, 而且大部份的人都是"佛"道"教合併, 真是慘不忍賭, 別說家人累翻了, 左鄰右舍也被吵的無法好好睡一覺.....這種陋習真的改了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