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樓主問的問題我也很想知道順便提出來自己的問題第一張紅色都糊在一起了對比、飽和度都是+1第二張將對比、飽和度都調到-2沒有糊在一起了,但是明顯需要後製想請問關鍵因素是什麼呢?我兩張用的都是平均測光的方式,這樣對嗎?
Wei Chun An wrote:剛好樓主問的問題我也...(恕刪) 關鍵是取景時的光影,你這張看起來現場當時就差不多是第二張的樣子再怎麼調也是那樣,如果找個光線好的時間加上好的構圖才會有佳作不是什麼照片後製都可以變的很好..
小弟是覺得鏡頭也有差別,我目前手邊只用兩顆鏡頭在拍:Canon 17-40, Tamron 90mm MacroCanon 17-40的發色很濃郁,的確都不太需要後製;Tamron 90mm Macro實在是顆好鏡,顏色相當飽滿,尤其是拍花草的時候,當然也是顆拍人像的好鏡...以下po些這兩鏡頭拍的照片(機身都是350D),大家參考看看囉!1.2.3.4.5.6.7.
顏色的問題,個人認為鏡頭的種類、相機的品牌都有以定的影響,但是對於光線的掌控也是一項蠻大的因素,因為花草的質地、光的強弱、直接光或間接光……等都會影響到顏色與層次的表現。以花來講,我比較不喜歡在陽光直射下拍照,斜射光源或漫射光下比較能夠表現花的質地。以下是Pentax的IstDs加Contax的mp100/2.8macro,相機設定鮮艷模式,銳利+1,jpg檔縮圖銳化。1. Ds常有紅色暴掉的現象,這張只是景深略不足,但層次還可以2. 黃色也還好3. 白色的4. 藍色的5. 紫色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