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Olympus, Pentax.....入門大抉擇

ykpig wrote:
(不建議Canon...因為小弟我是Canon,也有很多L鏡頭,不想讓他生出比較的念頭,徒增煩惱,為他的小朋友著想....畢竟攝影技術優先),...(恕刪)

如果我是樓主的朋友,當然要買Canon任何一款,......因為他的朋友有很多紅色橡皮筋的鏡頭......
~~只買鏡頭去借機身的DSLR使用者留~~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米粉 wrote:
以O來說
七萬我會配
E500+14~54+50~200
28~400mm都有勒~~~(光圈都小於3.5)
應該還有找喔~



光圈都小於3.5..

米粉前輩的意思是...??

我記得 50-200 是 F2.8 ?
JONES0116 wrote:
歐洲OLYMPUS市...(恕刪)


Minolta在歐洲市場賣得比Nikon好,還不是早早收掉?

Olympus發展4/3系統,把他對老客戶的承諾完全拋掉!如果說一年前Pentax和Olympus的前景一樣堪慮,那我沒話說,但目前的態勢,Pentax佔有率的上升,新品銷售率增加,新鏡頭的佈局完整,K10D日本雜誌高度注目報導...

如果你不是Olympus的業代的話,那只能說你在自我吹眠...
* http://www.rickylin.com * XPC SN41G2 * Apple MacBook 1.83GHz * Pentax *istD + Hasselblad 500C
綠光 wrote:
Minolta在歐洲...(恕刪)

個人認為心平氣和的討論比較能得到客觀的結果。
大大你這樣的口氣個人覺得頗傷人的。
人家都講了, 為了將來要拍小孩而買的.

我認為不太需要用各位已經很進階的經驗跟想法來套用在新手身上吧.

您可以提醒他, 如果未來玩出興趣,
有可能會變成一個長久經營的嗜好,
那麼選擇什麼系統可能在以後會遇到怎樣的狀況.

可是短期之內, 人家只是想輕鬆入門上手, 把小朋友的可愛好好的紀錄下來.

既然開出 70k 的預算, 要達到第一階段的目標, 很好買了.
而且也很容易買到 "未來若不玩了, 既好脫手又不致賠太多" 的器材.

拍小孩優先, 室內拍照優先, 這兩個目的能達到最重要.

鏡頭光圈能大就大, 管他副廠原廠.
定焦大光圈當然好用也便宜, 一歲以前小朋友不會到處衝撞趴趴走, 可以慢慢拍.

變焦也要, 反正預算夠.
如果像 Nikon 18-200VR 這種高變焦又防手振的最好.

不然就投資防手振機身的系統也可.

白平衡準不準, 膚色表現是否討喜相對比較重要,
能夠不需後製最好, 這樣除了主人獨樂樂還可以讓家人眾樂樂,
以後真的要繼續砸錢玩下去也比較容易取得預算核准.

機身功能強不強大不重要, 只要是單眼都很強了. 拿起來喜歡, 用起來順手就對了.
閃光燈不必急著買, 以後想清楚了覺得需要用到自然會買.

手動鏡的支援, 垂直把手的支援... 這些我都認為比較次要.

器材是要符合用途的, 開心最好.
每個人衡量價值的尺不一樣, 熱心之餘, 還是要站在當事人的立場思考.

這是我最近勸敗的體會...

PS:
選 N 家的話, 我建議

D80
Nikon 35/F2 & B+W UV MRC
Nikon 18-200VR & B+W UV MRC
2G SD
一機兩鏡的包包

公司貨大概剛好七萬
水貨還可以省個三,四千塊.
一箱二閃,三腳四頭,九年敗家罪過罪過;五包六卡,七機八鏡,十片濾鏡遮醜遮醜
綠光 wrote:
Olympus發展4/3系統,把他對老客戶的承諾完全拋掉!如果說一年前Pentax和Olympus的前景一樣堪慮,那我沒話說,但目前的態勢,Pentax佔有率的上升,新品銷售率增加,新鏡頭的佈局完整,K10D日本雜誌高度注目報導...


你被催眠的感覺比較大,不是刻意要堵你還是怎樣,因為你不了解別家,卻又要大肆批判別人。

第一、4/3並不是拋棄就有的過去鏡頭,相反的,4/3對於舊有手動的MF鏡頭群OM系一樣支援,原廠也有原廠轉接環可供使用,如果說Pentax所出的M42轉接環叫做對使用者友善,我不懂為甚麼同樣類似的東西,Olympus就叫做拋棄使用者。

第二、要論到鏡頭群,請你不要著重在Super High End上,然後說沒有中平價鏡頭可以用。

1.入門級:14-45/3.5-5.6、40-150/3.5-4.5、35/3.5(放大率兩倍,價位7500)、18-180/3.5-5.6

這一階規劃的相當完整,加上40-150轉換焦長後硬是比各家的50-200/4-5.6大上一級光圈,還有各家的數位鏡都沒有再這一階萬元以下的鏡頭群規劃marco鏡頭,4/3不但有,還給你放大率2X的,不只是1:1

對照組:Pentax DA 18-55/3.5-5.6、DA 50-200/4.5.6、DFA 50/2.8 marco (14000)
2.中高階級:11-22/2.8-3.5、14-54/2.8-3.5、50-200/2.8-3.5、8mm fisheye、50/2 marco
這一階涵蓋22-400mm,光圈都給你最大光圈至少有3.5,然後還掛防水防塵,價格則是在16000-30000之間。

對照組:DA 16-45/4、DA 12-24/4 、DFA 100/2.8 數位望遠專用鏡?目前沒了...


3.銀環:7-14/4、14-35/2、35-100/2、90-250/2.8、150/2、300/2.8

誠然,隻隻都很貴,但是每支光圈都比各家的2.8大上一級,鏡片材質也相當講究。7-14更是數位鏡裡面最廣的一隻


當然Pentax也有很棒的DA LE,不僅是體積,設計都很不錯。

但是這樣就要說別人鏡頭都是貴森森的,沒有幾隻好選,未免太過武斷。

附帶一提:我曾經使用過Pentax數位系統約兩年的時間,只挑16-45跟4/3的14-54比較,一隻比較廣角,一隻光圈大一點,價格也都是一萬多(別笑,去年16-45漲到過公司貨15000的行情),但是組裝差很多。

16-45這隻剛買覺得16跟45端阻尼較緊,中間段較鬆。第二階段會出現摳露摳露的聲音。第三階段就有散散的感覺了。

不是說Pentax就是不好,但是也不要拿被PFC催眠那套來攻擊別人,各家有各家的好,只是你看不見而已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推43mm F1.9 LE
畫質柔...膚色美...
不要用FA35AL,那太銳利了...


喜歡啥就用啥
沒錢買鏡頭就認命點
先把基本功練好
我看過太多DSLR的USER對於測光煩惱不已
對於曝光原理熟知的人來說卻不是問題
好好練練自己的攝影眼吧

功能再強的相機都無法自己攝影...能攝影的還是後面那粒腦袋瓜...

---------------------------------------------------

說實在的數位化的王道還是大片幅(CANON)

但我還是對他的體積感到卻步...

所以我還是抱著我的PENTAX定焦群...(我卻是C&N的超級業務...千萬別來買PENTAX...免的我沒鏡頭可買...)
http://flashkeep.pixnet.net/blog

cybercat wrote:


你被催眠的感覺比...(恕刪)



推 cybercat 大 寫的真好 又中肯 基本上 本來就各家有各家的優點跟缺點 何必這樣攻擊來攻擊去 這樣攻擊 並不會突顯P家的優點 只會顯的愛批評的人 度量小 見識狹隘而已....
cybercat wrote:
你被催眠的感覺比較大...(恕刪)


大上一級光圈?真是自我吹眠... 如果一台相機的ISO 100的雜訊和最大光圈的淺景深,和另一台相機的 ISO 200的雜訊和最大光圈的淺景深差不多,那這個大一級光圈的意義到底在哪?

每每O FANS都拿出雖然比較貴,但光圈大一格的自我吹眠方式來說話... 試問大光圈的意義在哪?

大光圈在於你可以多一級的安全快門,和淺一級的景深... 而在O牌上,X2 vs X1.5,那淺一級的景深沒有在多一格光圈發揮作用。而多一級的安全快門,以Canon高ISO的少雜訊,和Pentax / SONY的防手震,可以比Olympus多二級的安全快門...

試問所謂大一格光圈的意義在哪?比較貴和比較重嗎?除了大一格光圈來吹眠自己之外,還有沒有別的?

4/3的高解析度CCD何時會出?或者說何時能出?... 8百萬畫素對它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可以再提高解析度,E-1後繼機會和停那麼久都沒動?


呵~我是沒有覺得被堵到,只是看到一個自我吹眠的人在給自己找藉口而已...


SO... 你是用以前的使用經驗在討論相機,但人家要買的時機是"現在",你對Pentax的了解只能說是早就落伍了~
driver300 wrote:
選 N 家的話, 我建議

D80
Nikon 35/F2 & B+W UV MRC
Nikon 18-200VR & B+W UV MRC
2G SD
一機兩鏡的包包

很實用的好建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