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濾鏡: B+W & Schneider & HOYA

kenko (UV)L37 WP 保護鏡好用嗎?
原則上hoya與kenko為同公司,但hoya為母公司,hoya日本製,kenko大部分於大陸制,可參考鏡框為Japan或
made in Japan.HOYA大部分在歐美銷售,其定位是較高等級.可用於工業測試用,KENKO並不能.
Schneider與B+w為同公司,但Schneider為母公司,鏡片為第二代數位專用鏡片,B+W鍍膜技術來自於Schneider,這是肯定的.但B+W的SLIMCPL鏡框只打上GERMANY.值得懷疑.Schneider FILTER的等級也達到提供作工業測試用,B+W並無,各位可參考原廠網站,

MARUMI皆日本制,獨立的鏡片工廠,但層次較低,DHG系列為單面鍍膜,保護鏡為PROTECT,無防紫外線.MARUMI在日本售價均較KENKO便宜許多.
Heliopan在德國為制框工廠,(車床)本身不做鏡片.鏡框質感優於其他廠牌,但鏡片非德制,就像CANON,SONY,NIKON一樣,它們只生產鏡頭,並無制作保護鏡與偏光鏡的器具,其原廠護鏡需委外訂作.Heliopan鏡片與蔡司無任何關係,只是它曾有一片柔焦鏡為蔡司賣給他,鏡框打蔡司,而當時Heliopan以此做廣告,誤導消費者,以為它家鏡片全為蔡司, 此柔焦鏡B+W也有賣.若要再拉關係,只能說大部分德制光學玻璃皆出自蔡司子公司沙特玻璃廠.
日制鏡片皆有等級較高之鏡片,只是日本工資不下於德國,價格不低,而國人喜德制銅框.不喜鋁框.
無鍍膜白鏡片影響拍攝甚大,裝上了,即德制蔡司鏡頭也回天乏術.

原則上hoya與kenko為同公司,但hoya為母公司,hoya日本製,kenko大部分於大陸制,可參考鏡框為Japan或
made in Japan.HOYA大部分在歐美銷售,其定位是較高等級.可用於工業測試用,KENKO並不能.
Schneider與B+w為同公司,但Schneider為母公司,鏡片為第二代數位專用鏡片,B+W鍍膜技術來自於Schneider,這是肯定的.但B+W的SLIMCPL鏡框只打上GERMANY.值得懷疑.Schneider FILTER的等級也達到提供作工業測試用,B+W並無,各位可參考原廠網站,

MARUMI皆日本制,獨立的鏡片工廠,但層次較低,DHG系列為單面鍍膜,保護鏡為PROTECT,無防紫外線.MARUMI在日本售價均較KENKO便宜許多.
Heliopan在德國為制框工廠,(車床)本身不做鏡片.鏡框質感優於其他廠牌,但鏡片非德制,就像CANON,SONY,NIKON一樣,它們只生產鏡頭,並無制作保護鏡與偏光鏡的器具,其原廠護鏡需委外訂作.Heliopan鏡片與蔡司無任何關係,只是它曾有一片柔焦鏡為蔡司賣給他,鏡框打蔡司,而當時Heliopan以此做廣告,誤導消費者,以為它家鏡片全為蔡司, 此柔焦鏡B+W也有賣.若要再拉關係,只能說大部分德制光學玻璃皆出自蔡司子公司沙特玻璃廠.
日制鏡片皆有等級較高之鏡片,只是日本工資不下於德國,價格不低,而國人喜德制銅框.不喜鋁框.
無鍍膜白鏡片影響拍攝甚大,裝上了,即德制蔡司鏡頭也回天乏術.
據消息,Kenko PRO 1D系列均為日本製

鏡框上有Japan字樣皆為日本製,鏡框沒打Japan則不是本日製

Kenko PRO 1D DMC UV與HOYA 為相同等級




那請教一下 SONY 賣的 打蔡斯 T*的保護鏡跟CPL 屬於哪個等級的呢?
鍍膜使用幾層呢 ? 還有他的工廠是??


看大家討論了這麼多有名老牌子 但是T*的到底是好在哪?

我不否認我的16-80上掛的 T* MC 是品牌情節買的
Kenko PRO 1D DMC UV 就很好了,至少日本人都買這個
其實只要是大廠有MC鍍膜的水準都很高了
B+W比較好擦是真的 銅框也比較重
Sony的...好貴, 而且不知道誰代工的, 貴過頭了

B+W MRC跟Marumi DHG Super也都很棒, 不過我比較偏好Marumi

其實還有很可怕的Marumi NEO L400, 不過彩宣不進了
還有使用高檔肖特玻璃及8+8共16層硬薰膜的Heliopan SH-PMC, 也是一樣台灣不進了
目前只剩驊陽還有幾片, 不過尺寸非常不齊, 而且外包裝有點髒
我確定沒77mm的了, 72mm的我買走了一片
orange0238 wrote:
原則上hoya與ke...(恕刪)


請問您在哪看到heliopan的鏡片非德制的呢?而是用哪個工廠的鏡片?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heliopan非鏡片制造廠,早期向B+W買過,近年來轉向日本購買.它還算不錯,框自行生產,看過德國羅德濾鏡嗎?框與鏡片皆非自己生產,全世界數來可制做鏡片工廠就那麼幾家.HOYA,SCHNEIDER,MARUMI....,還有些只做鍍膜代工,SONY鏡片由HOYA生產,並授權打上蔡司,品質有一定水平,但價格......除非你對蔡司的MARK有忠誠度,NIKON原廠濾鏡也是由HOYA生產,,CANON則不詳,SIGMA應是MARUMI生產(這是因為兩家的框長的一樣),HOYA的規模是超越MARUMI數十倍,全日本只有HOYA與CANON有自己的玻璃工廠,兩家的玻璃也是舉世聞名,比較起來MARUMI就顯得可憐了,大廠要高品質大都會找HOYA, 這是慣性.
其實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是可以接受啦!可是如果保護鏡廠商生產的保護鏡,使得照片品質更差
,相信沒有人可以接受這個事實,那麼保護鏡廠商就應該思考如何生產至少不影響拍照品質的保護
鏡,而不是請商家連哄帶騙說些與事實不符合的故事讓顧客上當,結果是讓買鏡頭的顧客懷疑鏡頭
有問題,殊不知其實是保護鏡作祟,然後商家與顧客又開始搞得不清不楚的,這種感覺真的是非常討
厭,消費者可能一時不察,可是一旦查覺,商家店家信譽整個都是掃地的,更別談到口碑的遠播,而且
通常消費者都是會察覺的哦!
最後還是同樣的結論,把聰明用在該用的地方才是明智之舉,欺騙消費者一時,卻破壞信譽一世,相
信聰明的人類可以了解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