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快門遲滯"較不嚴重的隨身DC建議

100LED wrote:
網路上找的資料
DC:
F31FD 0.01秒
S500 0.005秒
V-Lux 1 0.009秒
N2/T50 0.28秒
P712 0.07秒
EX-S770 0.01秒

DSLR:
D1X 0.058秒
D2H 0.037秒
350D 0.1秒
1DS MK2 0.055秒

如果DC沒灌水的話看起來是差不多
當然幾年前的的DC就不用說了
用過的都知道


以上的DC的shutter lag幹掉DSLR?
連D2H和1DS MK2都比不上
那我看一堆DSLR都可以丟了
記者也不用大炮小炮扛
一台DC搞定

這種資料可信度....讓人有點懷疑
是打錯?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albert0722 wrote:
以上的DC的shut...(恕刪)

DC的資料都是在DCVIEW首頁的搜尋打上"快門延遲"找的
正確與否那就自己判斷了
應該是廠商提供的吧
nikon S500
主打的正好是你的需求
參考看看吧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camera/compact/coolpix/s500/index.htm
提醒一點,關於快門時滯的測量標準,各家廠商並不一致。有些廠商或測試報告會把AF行程算進去,有些則只計算MF時的數據(有些傳統機種也只有MF),MF的快門時滯數據當然就優於AF。有些廠商或型號只計算第二行程(半按快門,已完成所有運算)的快門釋放時滯,所以光看數據的快慢,可能會產生誤判。我找到紐約時報(2007.5.10)上有篇這樣的報導,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

http://www.nytimes.com/2007/05/10/technology/10basics.html?ex=1336449600&en=a9198a09c3d2cf48&ei=5088

Seizing the Moment
By DAMON DARLIN


有人想要自己測量一下自己相機的快門時滯嗎?這個網頁要參觀一下,有意思......:
http://www.shooting-digital.com/columns/schwartz/shutter_release_test/default.asp

ps. 有點小疑問:眼睛觀察目標,傳到腦部判斷,再從腦部傳到手指按快門...這段 lag,每個人都不一樣(說不定每次按快門都不同),用上面這個小程式這個要怎麼測量?
albert0722 wrote:
以上的DC的shutter lag幹掉DSLR?
連D2H和1DS MK2都比不上
那我看一堆DSLR都可以丟了
記者也不用大炮小炮扛
一台DC搞定

這種資料可信度....讓人有點懷疑
是打錯?..(恕刪)


Nikon S500的快門時滯為何低到只有5ms......?我在上面有一些相關說明。根據紐約時報,這個數據是在半按快門下,在Release Priority Mode的快門釋放時滯(Nikon brags that its S500 has shutter lag, in “release priority mode” — that is, from the time the button is half-pressed down to the point it is completely depressed — of just 0.005 second.),計算基準不見得和其他型號相同。官網上寫的是(shutter releases in less than 0.005 seconds when "response priority" is set)。
100LED wrote:
DC的資料都是在DCVIEW首頁的搜尋打上"快門延遲"找的
正確與否那就自己判斷了
應該是廠商提供的吧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真是怪怪,這邊的火氣大到不行....
回文回個請爬文,然後沒有任何網址提供,說真的比不回還糟糕
回到樓主問的,也許是對焦速度,也許是連拍速度,也許是快門遲滯......許多原因會讓DC慢吞吞的
就算是最近的DC,也不見得就沒有此方面的問題,所以樓主問這個並不算奇怪,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比較少人分享相關的其實也不奇怪,因為這種"感覺"的東西比較難量化
powerkk wrote:
回到樓主問的,也許是對焦速度,也許是連拍速度,也許是快門遲滯......許多原因會讓DC慢吞吞的
就算是最近的DC,也不見得就沒有此方面的問題,所以樓主問這個並不算奇怪,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比較少人分享相關的其實也不奇怪,因為這種"感覺"的東西比較難量化
...(恕刪)


樓主在5樓已經說明他想知道的是快門時滯(Shutter Lag) ,而非對焦速度或連拍間隔(shot-to-shot time),而快門時滯事實上是有測量的基準可供參考的,常看日本攝影雜誌(如Asahi Camera)的朋友,找找雜誌上的機身測試報告,都會附上這份數據,基本上量化沒有問題。只是測量上有沒有ISO標準?看各家廠商公佈的一些取巧的數據來推論......可能沒有。

01上很少人討論的原因之一,我想是多數的玩家的拍攝領域中,快門時滯的長短並不重要吧!但是經常拍snap shot的玩家,這個因素是必須重視的,因為它與作品中的【決定性瞬間】有很重要的關係。
為什麼DSC的Shutter Lag就不能比DSLR來的小??

我倒是覺得DSLR的動作比較複雜,尤其是還需要把反光鏡抬起,控制快門廉....
機械性的動作,一向是電子產品的效能的瓶頸
DSC少了這些動作,其實速度快也滿合理的

但是起對焦速度,DSLR真的快的明顯,但是現在很多DSC其實也不算太慢了
歡迎蒞臨文森的生活點滴~~
聞聲 wrote:
為什麼DSC的Shutter Lag就不能比DSLR來的小??
我倒是覺得DSLR的動作比較複雜,尤其是還需要把反光鏡抬起,控制快門廉....
機械性的動作,一向是電子產品的效能的瓶頸
DSC少了這些動作,其實速度快也滿合理的...(恕刪)


沒有電子系統,少了反光鏡,的確可以提高快門時滯的速度,像是LEICA M系相機就有這樣的優勢。不過回到DSC這邊,情況就很難說了,因為沒有反光鏡,但處理器等級不夠好,運算往往會拖慢速度,造成另一種時滯,有人稱之為【Processor Lag】,再加上對焦速度如果也併入計算的話,整體時滯DSC還是可能比DSLR慢(現實狀況大多是如此)。不過...要比較的話,還是讓兩種型號產品在同一基準下測試,這樣會客觀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