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也讓店家反應一下『我遇過的澳客』好了

jwave wrote:
那『指名道姓』的說某店家是黑店,合法嗎?...(恕刪)


你可以收集証據告他毀謗,証據就用監視錄影帶,或MP3錄音,
警察機關也會請網站管理員提供資料的,
並不是在網路上發言就不必負責任的,
即使用假名字登記,要用IP要查出上網地點和電腦也不是太難,

前提是你要確定會贏....
雖然大家吵著價錢的問題, 嫌買貴了或是殺價太兇了.

不過有很多奧客的問題不是出在價錢的方面,而是數量的問題

我們公司是傳統的製造業, 最頭痛的是客製化的小額訂單問題. 我們的客戶實力會相差很懸殊, 購買量大的客戶我們的生產成本因為量大可以壓得很低. 就算售價很便宜也還是有賺頭,是我們公司賴以維生的利潤來源.但是小額訂單即使是價格開得貴一點,也還是虧損,因為總不能開到雙倍的價格

有一些規模非常小的客人, 它會下一些只有幾仟塊錢的訂單. 但是因為規格很特殊,需要量身特製. 而且規格常常改變,每張訂單的規格完全不一樣. 造成我們的成本很高. 他下一張3000元的訂單,我們的成本可能會高達5000元.
又不能大量生產起來庫存,因為有幾次真的受不了多做一些起來放,從此以後沒有買過這個規格,只好全部報廢

常常跟客人為了購買量太少的事情吵架. 有一個奧客真的忍耐他太多年,受不了就拒接訂單, 吵了一架,連三字經都出籠

當然從此以後那傢伙沒有再來買過, 轉向去跟我們的競爭對手買.
很好,您請便, 哪裡涼快哪裡去吧

那奧客到處去跟人投訴,說我們看不起他,姿態太高傲
老兄! 我們好言跟你勸說好幾年了,你當耳邊風,置之不理. 真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舉個不相關的例子. 有某甲公司常常打電話去訂購奶茶來喝, 紅茶店要外送5公里. 一杯25元, 一次都是訂30杯,750元.紅茶店接這個生意是有賺頭的

某乙公司也喜歡常常打電話去訂購奶茶來喝, 紅茶店要外送6公里,但是一次只訂2杯,50塊錢.
紅茶店嫌2杯太少,不願意送. 有時候剛好碰到甲公司有訂,順路就順便送了.2杯就勉強接單

但是甲公司如果沒有訂,要專程送6公里去乙公司,只有50元,實在是虧錢.就算一杯賣50,2杯100,也不太敷成本
但是奶茶怎麼樣也沒辦法賣一杯50阿,所以紅茶店好言規勸客人自己來店自取,或是買多一點,都被拒絕. 忍耐多年後受不了虧損,拒接乙公司的訂單.

乙公司到處去貼文,說某紅茶店是黑店,姿態很高, 要跟他買奶茶都不願意送.

這件事到底是誰對誰錯?

十幾年前不是流行一個口號?叫做"顧客永遠都是對的"
現在誰還會提這一句? 除非他的價錢很貴利潤很好,才會受得了

現在最新的說法是"二八理論"
20%的客戶貢獻80%的利潤. 剩下80%都是沒有實力的客人,只貢獻20%的利潤
但是80%的麻煩都是來自於只有貢獻20%利潤的客戶.
那些購買金額高達80%的客人,卻是很少添麻煩的,只有帶來20%的工作量

現在各行各業"微利"的現象很嚴重, 利潤很薄,唯有靠量大才能活下去
"服務"這2個字是要靠"利潤"在下面撐起來的. 沒有利潤就沒辦法活下去, 哪裡有餘力服務

日本是一個公認服務做得很好的國家,但是他們的利潤也都是抓得很高的.

各位都會當買家,可不可以在要求服務前先衡量一下利潤?
如果賣方的利潤很高,當然服務可以用力給他要求下去
如果賣方的利潤很低,就別要求太多.不然就拒買吧.不要又想便宜又想服務好.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
哈~澳客應該要說說不完了~

客人點了冰沙~

之後跑來說:


喂~
你們的冰沙太冰了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冰阿?

抱怨歸抱怨~
做生意
客人還是最大~

一個在明一個在暗~誰知道哪天客人不高興會做出什麼事
jwave wrote:
你是誰???你父母幫...(恕刪)


那麻煩你也公佈你的性名,還有你的店名,位置
依你這種做生意的態度,賣的再便宜也沒人想去,
快公佈呀,讓大家自行判斷要不要去那你買,不是要消費者作功課嗎?公佈啦,別怕
kuo23 wrote:
價格這種東西不可能透...(恕刪)

透明也沒用!就算你真的賠錢賣...
顧客永遠你就是賺他一手...
與其這樣乾脆賺大一點好了!!賺少被罵,沒賺被罵,賠了也罵!
乾脆狠狠賺一筆啦....
給我個理由,憑什麼我拍照片還要拍到你喜歡??你有付我錢?
只有幹過服務業的,才會了解服務業的辛酸呀...

光華的奧客要退/換貨時,最常搬出消保法、消基會
我也常常回他們一句"人客,消保法有保護你,但也有保護我們店家啦!"
你覺得花錢是大爺,那我們店家就活該倒霉要給你奧囉?

好像店家賺你錢,是店家的不應該
那還真是對不起咧!

"消保法有規定,七天內不滿意可以退換貨!"
老大...那是指非實體通路,ok?你網購、電視購物沒看到東西,你要退貨當然是合情合理
店面你看到、摸到甚至有實際操作到,你還要用"我用一用不喜歡"這種爛理由來退貨?拜托...

"別人賣的功能比你多、又比你便宜!"
買2L進口車而沒買2.4L國產車的人,都是笨蛋囉?
買台北帝寶而沒買南部整座山的人,都是傻瓜囉?

"別人賣的比你便宜"
價格永遠是店家跟顧客之間最大的戰爭
有的賣你產品加服務;有的只想衝量而不想作任何事,希望你提了貨就走
也沒有誰對誰錯...自由心証的問題


之前有個客人,是開討債公司的,他買東西都有一貫的模式
東西看一看,覺得不錯,就說要買(我們假設價格是16000)
然後東西拿出來放在桌上,都還沒拆、還沒貼保固
他老兄就開始數鈔票,一張一張的放在桌上
1000,2000,3000 ... 120000,然後東西拿了就要走出門
第一次的時候,傻眼!
後來學乖了...
"這多少錢?"
"22000"(明明就16000)
他也一定會丟下大約7折的價錢,然後想走人(當然這時候需要假意的挽留啦!)
更好玩的是,如果他發現其他家有賣更便宜的話(有時候只是型號相同、規格不同)
他就會回來,不進來而站在店門口,破口大罵"哇咧X你XXXXXX的,敢賣我貴,我X你XXXX"

不要說我們奸,如果我們把他趕出去,問題更多(其次,老闆也不想失去任何一筆生意)
也有很多那種買東西時龜龜毛毛,買了之後每天來問東西怎麼用(還要我們去他家幫他弄)
買了一台PDA,要求我們幫他修NB、重灌系統..."阿就不能連線呀,你要幫我弄到好!"

有一次在資展,甚至我還有遇過那種都連完帳了,東西提了要走之前,問了我一句"這是什麼?"
老伯...不要看很便宜就買好嗎?連買了什麼都搞不懂...果然那又是另個麻煩的開始


我覺得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講不完
我也只是發洩一下...
在消費者意識高漲的情況之下~
本來就有保護消費者的義務~
如果低於成本價~店家本來就可以選擇不出售~
但是消費者卻不知道成本在哪,也無法當下得知價格是否合理~
本來就是有權利選擇~
服務不好的店家本來就會被討論的~
硬是要把消費者抓出來列在名單上~
恐怕你只是得罪更多的消費者不願意到你的店家消費~
只是逞一時之氣~~何必呢?
我不是愛敗家,只是一堆敗家因子在我腦海中~
台灣的消費者,很多都是需要再教育的~不要老是覺得花錢就是老大
消費者意識高漲難道我們店家就應該默默的承受?我們就該死嗎?

請試著想想,客人跟您訂東西,然後跑了不認帳,這也是消費者應該有的高漲意識嗎? ^_^

我們東西若是賣的貴,自然會被消費環境所淘汰,但是消費者訂了東西不認帳,請問最後是誰要去承受這樣的損失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