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依照民用航空法與其他國家的飛航規定,進入機艙後"理論上"是不該使用任何除了飛機本身配備以外的電子產品。其實大家有空看一下飛機的外觀,可以看到些許突出機身的天線就在機艙的正上方,想當然其線路就位於艙壁裡,儘管每一種電子產品(只要不是黑心產品)都要經過電磁認證,產生的電磁干擾有限,但因為機艙為筒狀,機殼也是鋁合金,任何的電磁效應在機艙中是會有被放大的疑慮的。(電磁散射,與放在導波管中集中測出來的數據是有差異的!!)

助導航設備,因為無法百分之百阻絕到這樣的干擾,所以才會希望乘客於起降與飛行途中,別使用任何電子產品。這不僅僅是規定,更是為了所有搭乘乘客的安全!! 講難聽一點,飛機平安大家就相安無事,萬一有個甚麼閃失,我想大家都不樂見吧。

不否認,網路上有很多飛行途中所拍攝的美景,甚至於起降的攝影畫面,但並不代表,這是合法的!!不要因為很多人做過沒事就認為他是對的,這絕對是不該鼓勵,甚至於是發生的行為。就跟台灣高速公路限速110km/h,有些人開到125km/h沒被測速照相拍到,就說這是對的?! 代表大家都可以在高速公路開到這樣的速度? 等到被拍到違規了,才說為什麼人家都沒事,我卻被罰?

艙外的美景確實很吸引人,但是大家的安全才是更該注意的唷!
單眼, Film Camera

Czech to Taipei





i travell, therefore i am... http://juan.tw
國內線全程禁止任何電子用品

這樣夠明白了吧 沒在分起飛降落

一律不准
安全帽 wrote:
GPS只接收衛星訊號,不發送其他訊號...
這樣可以嗎?...(恕刪)


嗯,如果真的不發送其他訊號,應該是不用裝電池啦

任何電子設備都會發射訊號出來的,只是有沒有通訊的作用而以唷
imhung wrote:
另外請教若是遇到在起降途中違法使用電子產品的乘客,有什麼方法制止或處罸嗎?可以用公共危險罪或其他方式提告嗎?


民用航空法

第四十三條之二
航空器關閉艙門並經航空器上工作人員宣布禁止使用時起至開啟艙門止,不得於航空器上使用干擾飛航或通訊之器材。
前項干擾飛航或通訊器材之種類及其禁止使用規定,由民航局公告之。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第四十三條之二第一項規定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為了自身安全,如果發現左右鄰兵有類似舉動,請不吝通知空勤人員,相信其他乘客會很感謝您的。

==
(由於小弟是從事航空業,故再補充一些好了)

現代飛機的控制面(方向舵、升降舵、襟翼等)已逐步改用電動機進行控制(線控),藉以取代以往笨重的高壓泵及鋼管(管控),只需利用電腦控制信號電流通過電線,便可操控馬達而完成控制面操作的任務;也就是說,流過電線的控制電流是脈衝式的方形波(數值化電流)。而我們普遍使用的光碟機和行動電話也是發射這類型的電波。如果被安裝在客艙地板下的電線收到了,控制馬達便無法分辨出是否是機師所發的指令,那麼控制面便會不知所從而天下大亂,以致造成可怕的災難。

1999.8.3從成都飛往北京的一班客機在準備降落時,機師發現飛機竟然偏離了航道三十度之多,幸好沒釀成意外;最後查出是某位旅客忘記將行動電話關上所致。

另外,個人用電腦,數位相機及掌上遊戲機,雖然不發射電波,可是在使用中,如果機件的品質不佳,脈衝電流所產生的感應,也會穿過客艙地板而干擾電子控制系統。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飛機起飛的十五分鐘內以及降落時,會強烈要求乘客不得使用這類機件的理由。

當然,不是說在比較高的空層巡航時使用電子產品就沒問題,而只是因為當飛機高度比較高時,"如果出狀況",機師會比較有轉圜時間把飛機救回來(數十秒至數分鐘吧),所以國際線並沒有全程禁止使用,而國內線由於飛行高度很低,所以是全程禁止的。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kshieh wrote:
除了起降過程禁用電子用品的時間之外, 都是可以使用數位相機拍照的: (不過說實在的, 起降過程的窗外景色才是變化最大的啊)



這好像在美國的內華達州附近拍的嗎?
安全帽 wrote:
GPS只接收衛星訊號,不發送其他訊號...
這樣可以嗎?


犯錯 拿大家的生命開玩笑 又強辯的心態是???
我常坐飛機
每次都會在機上東照西拍留念
只要在警示燈熄滅的狀態下
是可以隨乘客愛怎麼拍就怎麼拍
除了非請勿入的地方之外...
就聽空服員的廣播,當說可以使用電子產品時時,就用吧。

有次搭美國國內線Southwest,空服員在起飛後不久(此時飛機還在爬升,還看得到地面的東西),就宣布可以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腦、iPhone及手機等...所以我就打開手機。不過,沒訊號

國際線的話通常要到一定高度後才能使用。

不過有次搭長榮時比較扯,飛機已經落地,在滑行階段,居然廣播不准開手機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起飛後,安全帶警示燈息面後用比較保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