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加框只是為了遮掩?拍微距時打跳燈根本就是雞肋?

所謂的flickr加上藍框
是像這樣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76905&p=1&archive=0

這問題是出在有連結的圖片會自動加上邊框,以作為提示區分
如果在站方統一下定義這問題就沒有了(設定所有圖片連結均不要有邊框)

或是使用者自己在<img src="xxx">裡面
改成<img src="xxx" border="0">
這問題就解決了~

這是網頁呈現的問題而不是flickr加上的
(你可以試試看把圖片抓下來,並沒有邊框)
實際上每一台相機都有自己的色彩模式, 意思就是說, 當你按下快門, LCD產生影像的前一刻, 就已經後製啦!
不然怎會有N家色調, C家色調...............後不後製, 根本不需要再討論吧, 不管用什麼軟體後製, 產生的圖像能夠明確傳達你的創作理念, 就是好照片嘍!
呵‧呵‧呵
01的各位大大都太嫩了……
大師之意,是指著以後展覽都貼底片就好!!連照片都免了!

(以上只是亂來)


不是不能體會某些人(老)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啦
就像薯條要加蕃茄醬還是不要加?
有人一定會說不加蕃茄醬才能吃得到原汁原味,但是加了人就有罪嗎?
加了是為了遮掩不懂享受薯條原味的行為?
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不管事後製還是加框,都是一種強調和美化甚至創作的行為
我不認同那位『師父』的講法,但也不是不能瞭解~ 畢竟這種論調早就有了…
應該不用再拿出一堆『拒用DSLR』的發言吧

附帶一題:
我覺得修圖OK,但是拿去造假、欺騙或是從事非法或不當的行為
就是可恥!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真是滿莫名奇妙的論述...

國內法律有照片不能加框的條文嗎?

照片加框只是為了遮掩...?只有與主題搭不搭?協不協調的問題..
人體加衣只是為了遮蔽...?只有與場合搭不搭?合不合身的問題..

照片?
實體照片?
螢幕上的照片?
掛在牆壁的照片加了框只是為了遮掩?
數位相框不用加框..直接上PANEL就好~不然又被誤認為是為了遮掩?

實在是太莫名奇妙..
有個概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加框不是遮掩缺陷唷
加框是"加"在影像的外圍,你可以說裁切圖片是遮掩,但是"加"框就不能說是遮掩啦
事實上我在處理圖片加框的時候也真的是把黑框白框加在影像外圍
大家都怎麼做呢?

另外...我想不透為什麼攝影不能後製,除了新聞攝影之類的事件性相片以外,我喜歡在我自己自拍的照片上加個娘砲愛心並把這張照片稱之為攝影那又怎樣? 你管得著嗎?
flickr.com/photos/henrie/
威小豬 wrote:
呵‧呵‧呵01的各位...(恕刪)


貼底片!!?? 那這個大師功力也不夠深唷!!
真正功力高深的大師是.....只要提起他的名號時,大家就能意會到大師的"神之領域"的功力,這才高竿捏!!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那..那就是真的了。
小巫先生 wrote:
同學你要不要先搞清楚...(恕刪)

小弟斗膽猜測BEMYWAY大大的意思
應該是DSLR可以做的變化比SLR還多
小弟無DSLR,對DSLR的認知是
不管是CCD或CMOS都可以當作是無感光度的底片
當使用者對相機設定某一感光度值後,CCD或CMOS就變成該感光度的底片
所以一張記憶卡內可以存很多種感光度的照片
反觀SLR,當底片裝入後就注定了感光度
對於數位修不修圖、加不加框是沒甚麼偏見
只是覺得數位沒有底片包袱,可以當場檢視,為何不當場修正參數再拍而是回家後製呢?(泛指一般旅遊或拍照,出國旅遊、正妹團拍除外)

小弟目前也在DSLR與SLR之間猶豫不決
本身已有SLR,原本想再購買FF的DSLR(別問為何不考慮APS規格了)
圖的就是可以當場檢視,不滿意可以馬上重拍到滿意為止的方便,原有的SLR就改用正片
但是想到與親友分享時的不便、數位拍了不用PS整理一下好像怪怪的(應該還是不會去修啦)及怕久了會懶得帶SLR出門
也曾考慮過再買一台SLR(CANON 1V或30V),一台正片一台負片
好處是分享方便(正片除外),也不會冷落任何一台,但對中古貨實在有點怕怕的

另外對數位照片還有一點想不通,也許是對攝影不夠熱中專業及沒有鑑賞力
就是為何要把局部放大N倍後裁出檢視?
鏡頭沒有完美無瑕的(否則廠商就沒得賺了)
一般數位照片輸出4*6等規格不容易發現的紫邊或其他
觀賞照片不是對構圖、整體表現來欣賞?紫邊或其他對照片的整體來說應該不具影響
除非商攝或有需要大圖輸出的才需考慮吧?

以上希望各位達人能幫小弟再多分析一下添購相機的猶豫及糾正對數位化的錯誤觀點
讓小弟能對數位攝影有不同的認識及思考方向
謝謝
杜少殘 wrote:
最近剛好遇到N家的攝...10/14新增師父名言:

該[師父]又說了以下這樣一段話:

跳燈在拍微距時根本就是雞肋

適度打光、補光或是使用環閃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基本上適度打光、補光或是使用環閃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這個我能了解

但是...跳燈在拍微距時根本就是雞肋????困窘

不知道大家認為如何??

真想叫他師父一起來01和大家研究切磋一下高興(恕刪)


關於這一段,
在很多狀況下是適用的,
在操作距離不足的情況下,
大家所謂的跳燈是打不進主體的,
我所謂的打不進主體是指無法在被射物表面製造有效的高光部,
如您的示範照片,
已經是長操作距離了,
但是燈光平淡無奇,沒有戲劇性,
是屬於商攝理的標準DM照拍法,
建議可以在模型旁邊擺上黑絨紙,
以不穿幫的情況下製造一些陰影。

但是在更極端的拍攝環境,
例如:戒指、鑽石、及細小的工業零件,
如果使用大量反射光(跳燈就是反射光)是沒辦法拍出可用的商品照的,
因為只會得到沒有生氣的照片。

我只能說很多情況下拍微距用跳燈是雞肋沒錯,
所以拍到這些小東西的時候,
百微都不夠用,操作距離太近,
甚至要轉接到4*5上用才好拍,
很多事情不是你接觸範圍的東西,
不要隨便嘲笑人家,

這句話<真想叫他師父一起來01和大家研究切磋一下>真的太隨便
kadoki wrote:
關於這一段,在很多狀...(恕刪)

了解~
授教了!又學到了一課
不過自己再拍的東西真的屬於商業型的DM比較多
幾乎都是打跳燈就能解決的啦~
至於鑽石 珠寶那些真的很少去拍
鈔票倒是很多QQ
至於那一段話
真想叫他師父來01切磋一下
其實不是跳燈部分而是屬於照片加框部分啦
模型的定義是啥?對我來說模型就是要跳脫出模型原有的框架,做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這就是模型! http://www.wretch.cc/album/bigfoo
用雞肋的跳燈拍的



雞肋的離機閃拍的



拍微距跳燈....看怎麼用吧?
跳燈是方便. 考量機動性下的一個妥協方式.
如果有更好的光線條件. 燈光設備. 那當然不用
如果沒有. 為什麼不跳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