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的各位大大都太嫩了……
大師之意,是指著以後展覽都貼底片就好!!連照片都免了!

(以上只是亂來)
不是不能體會某些人(老)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啦
就像薯條要加蕃茄醬還是不要加?
有人一定會說不加蕃茄醬才能吃得到原汁原味,但是加了人就有罪嗎?
加了是為了遮掩不懂享受薯條原味的行為?
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不管事後製還是加框,都是一種強調和美化甚至創作的行為
我不認同那位『師父』的講法,但也不是不能瞭解~ 畢竟這種論調早就有了…
應該不用再拿出一堆『拒用DSLR』的發言吧

附帶一題:
我覺得修圖OK,但是拿去造假、欺騙或是從事非法或不當的行為
就是可恥!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小巫先生 wrote:
同學你要不要先搞清楚...(恕刪)
小弟斗膽猜測BEMYWAY大大的意思
應該是DSLR可以做的變化比SLR還多
小弟無DSLR,對DSLR的認知是
不管是CCD或CMOS都可以當作是無感光度的底片
當使用者對相機設定某一感光度值後,CCD或CMOS就變成該感光度的底片
所以一張記憶卡內可以存很多種感光度的照片
反觀SLR,當底片裝入後就注定了感光度
對於數位修不修圖、加不加框是沒甚麼偏見
只是覺得數位沒有底片包袱,可以當場檢視,為何不當場修正參數再拍而是回家後製呢?(泛指一般旅遊或拍照,出國旅遊、正妹團拍除外)
小弟目前也在DSLR與SLR之間猶豫不決
本身已有SLR,原本想再購買FF的DSLR(別問為何不考慮APS規格了)
圖的就是可以當場檢視,不滿意可以馬上重拍到滿意為止的方便,原有的SLR就改用正片
但是想到與親友分享時的不便、數位拍了不用PS整理一下好像怪怪的(應該還是不會去修啦)及怕久了會懶得帶SLR出門
也曾考慮過再買一台SLR(CANON 1V或30V),一台正片一台負片
好處是分享方便(正片除外),也不會冷落任何一台,但對中古貨實在有點怕怕的
另外對數位照片還有一點想不通,也許是對攝影不夠熱中專業及沒有鑑賞力
就是為何要把局部放大N倍後裁出檢視?
鏡頭沒有完美無瑕的(否則廠商就沒得賺了)
一般數位照片輸出4*6等規格不容易發現的紫邊或其他
觀賞照片不是對構圖、整體表現來欣賞?紫邊或其他對照片的整體來說應該不具影響
除非商攝或有需要大圖輸出的才需考慮吧?
以上希望各位達人能幫小弟再多分析一下添購相機的猶豫及糾正對數位化的錯誤觀點
讓小弟能對數位攝影有不同的認識及思考方向
謝謝
杜少殘 wrote:
最近剛好遇到N家的攝...10/14新增師父名言:
該[師父]又說了以下這樣一段話:
跳燈在拍微距時根本就是雞肋
適度打光、補光或是使用環閃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基本上適度打光、補光或是使用環閃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這個我能了解
但是...跳燈在拍微距時根本就是雞肋????困窘
不知道大家認為如何??
真想叫他師父一起來01和大家研究切磋一下高興(恕刪)
關於這一段,
在很多狀況下是適用的,
在操作距離不足的情況下,
大家所謂的跳燈是打不進主體的,
我所謂的打不進主體是指無法在被射物表面製造有效的高光部,
如您的示範照片,
已經是長操作距離了,
但是燈光平淡無奇,沒有戲劇性,
是屬於商攝理的標準DM照拍法,
建議可以在模型旁邊擺上黑絨紙,
以不穿幫的情況下製造一些陰影。
但是在更極端的拍攝環境,
例如:戒指、鑽石、及細小的工業零件,
如果使用大量反射光(跳燈就是反射光)是沒辦法拍出可用的商品照的,
因為只會得到沒有生氣的照片。
我只能說很多情況下拍微距用跳燈是雞肋沒錯,
所以拍到這些小東西的時候,
百微都不夠用,操作距離太近,
甚至要轉接到4*5上用才好拍,
很多事情不是你接觸範圍的東西,
不要隨便嘲笑人家,
這句話<真想叫他師父一起來01和大家研究切磋一下>真的太隨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