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CCD/CMOS,用硬體規格的半數畫素紀錄就夠了

樓主的觀點無庸置疑 因為這是數學運算下必然的結果--
只是普通人很少細想到這種程度, 這篇真的是讓我學了不少

這些分析讓我知道了 現今馬賽克CCD/CMOS 的兩項最終瓶頸
撇開鏡頭因素不談的話-
*除非片幅增大+CCD單位進光量也維持不變, 否則以現在的馬賽克高畫素之路,也算快走到盡頭了
矛盾: 片幅卻又不能再大下去,畢竟中片幅訴求的是專業領域,而不是日常應用

*照片畢竟是要拿來用人眼看的, 但以現今馬賽克CCD/CMOS 畫素之高, 其優缺點已經是察覺不到了
當然100% crop 是有差距, 但是除了用在測試也沒有其他用途了(沒人把這當成"微距"來用吧?)
矛盾: 廠商拚命在察覺不到的地方求精進-- 這是何苦呢?

所以我佩服SD14的技術 , 但是更佩服D3市場規劃
D3似乎更正面的面對了這個瓶頸, 而力求在高畫素以外作精進; 但不可諱言的,單就進光量而言Canon 早已做到了
只是市場被教育成追捧畫素,大夥兒有點騎虎難下...

所以我對我一個朋友的見解很認同: 在APS裡
Canon 20D/30D 及 Nikon D50 都是效益最大化的代表
這也可與樓主的觀點相佐證

在DSLR市場, 還有全片幅可以延伸高畫素戰場1~2 年(3/4 系統就可憐了)
但在DC市場, 畫素戰場到600~800萬時, 就已經是在打爛仗了(DP1 除外)

不管怎麼說
若Sigma 能把技術進展到全片幅2000萬畫素
或是 Olympus 能把3/4 放進DC裡 (友站HOBA 大大的觀點)
還是很令人期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