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看法是...當一個攝影者開始思考類似版主這樣的問題:怎麼拍,拍什麼,為什麼拍時,攝影漸漸找到深度
攝影當然不需要太多理由,為紀錄而拍,為個人爽度而拍或是為個人莫名其妙按快門的慾望而拍,基本上都是一種理由,但千篇一律的拍攝模式或方法累積上百GB的作品時,繼續相同的邏輯從事攝影確實只是往上再累積更多容量的"類似"作品而已,這當然無關好壞,就好比一個人來到這世上活了大把年紀有一天開始想知道自己到底所為何來一樣的意思,也許是層面上的不同,沒有基本上的好壞問題
我想版主是因為對攝影堅持才想知道另一層次的問題,去找出產生每一張作品的目標
個人認為攝影作品具備三個要素:時間.地點.事件,不管拍什麼都會有時間與地點,但事件卻是一張攝影作品的精隨,如果以上三點都是不可預期的因素,繼而產生的作品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產生共鳴,舉例:你可以預知颱風來臨前夕的時間,並在哪個景點可以拍出一片火燒雲大景,但假設是:生死一瞬間的凍結呢?相較之下,後者似乎就更難能可貴
對我而言,自然而不可預期的事件是我覺得從事攝影最棒的理由,但為了在那個稍縱即逝的當下能夠準確把握住,勢必平時要朝更廣泛的主題去練習基礎,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想大概就是最好的寫照,基於以上的理由,即便我不想邁向大師之道,也可以掌握自己攝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