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剛入手單眼不久(P家K-X Kit18-55),基本上都是用A模式在拍,因為可以固定用較大光圈,方便秀出騙外行的淺景深,但是我有幾個問題想問:
1.請問有所謂的入門步驟嗎?比方說全自動-->情境-->P-->AorT-->M?
2.請問攝影玩家到最後通通都用M模式嗎?還是說因地制宜(平時都用P、有時間就用M、標準情境就用情境模式更甚至直接AUTO)?
3.請問A模式下,我調整光圈,電腦會自動計算對應快門,那光圈與快門的每一段組合僅只是控制景深程度嗎?有所謂的好與壞嗎?還是說撐大光圈就是天下無敵漂亮?又或者是說自己看順眼罷了?
4.小弟拍人像的程序步驟是:A模式-->把光圈放到最大-->發現主題部分地方不該模糊卻模糊,就再把光圈縮一點-->按下快門。個人都是這樣拍,不知道這樣到底對不對?總覺得好簡單的拍照步驟似乎有點污辱單眼相機@@~
5.請問在對目標物輕壓快門完成對焦,再撥動轉盤調整光圈達到控制景深目的之後,要如何知道應加減多少EV?還是說大家都是先拍一張,view一下,再決定增減多少EV?
yhoooooo wrote:
»
1.請問有所謂的入門步驟嗎?比方說全自動-->情境-->P-->AorT-->M?

沒有,你高興就好

yhoooooo wrote:
»
2.請問攝影玩家到最後通通都用M模式嗎?還是說因地制宜(平時都用P、有時間就用M、標準情境就用情境模式更甚至直接AUTO)?

不是,看個人習慣,也是喜歡就好
我外拍用A,棚拍用M

yhoooooo wrote:
»3.請問A模式下,我調整光圈,電腦會自動計算對應快門,那光圈與快門的每一段組合僅只是控制景深程度嗎?有所謂的好與壞嗎?還是說撐大光圈就是天下無敵漂亮?又或者是說自己看順眼罷了?

看你相片想要表達的意境
光圈大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推你最後一句"自己看順眼罷了"

yhoooooo wrote:
»
4.小弟拍人像的程序步驟是:A模式-->把光圈放到最大-->發現主題部分地方不該模糊卻模糊,就再把光圈縮一點-->按下快門。個人都是這樣拍,不知道這樣到底對不對?總覺得好簡單的拍照步驟似乎有點污辱單眼相機@@~

像機就是要簡單用,沒有污不污辱的~~
其實你以後拍久了可以直接估算出光圈,可以直接跳最後一步了


yhoooooo wrote:
»
5.請問在對目標物輕壓快門完成對焦,再撥動轉盤調整光圈達到控制景深目的之後,要如何知道應加減多少EV?還是說大家都是先拍一張,view一下,再決定增減多少EV?

拍多了就知道要加減多少EV
先拍一張,view一下也是好方法
yhoooooo wrote:
請問有所謂的入門步驟嗎?比方說全自動-->情境-->P-->AorT-->M?

沒有所謂的入門步驟,各人習慣而已。

yhoooooo wrote:
請問攝影玩家到最後通通都用M模式嗎?還是說因地制宜(平時都用P、有時間就用M、標準情境就用情境模式更甚至直接AUTO)?

同上。

yhoooooo wrote:
請問A模式下,我調整光圈,電腦會自動計算對應快門,那光圈與快門的每一段組合僅只是控制景深程度嗎?有所
謂的好與壞嗎?還是說撐大光圈就是天下無敵漂亮?又或者是說自己看順眼罷了?

請看寫給新手:泛論曝光、光圈、與快門速度

yhoooooo wrote:
請問在對目標物輕壓快門完成對焦,再撥動轉盤調整光圈達到控制景深目的之後,要如何知道應加減多少EV?還是說大家都是先拍一張,view一下,再決定增減多少EV?

請看寫給新手:曝光補償、包圍曝光、與亮度分佈圖

所有新手系列文章在此
之所以回覆你的問題,並不是知道答案,而是對這問題有興趣想表達一下看法,因為我也是新手,不要太相信我說的,因為這是我個人的體會和理解,不見得是對的:如果大家知道的話,煩請糾正

1.沒有所謂的入門步驟,這些模式只是讓你在不同的場合,方便測光對焦,自動選擇適當得曝光,一般來說相信機器情境模式給的曝光,都可以拍出起碼清楚的照片,但是若要有些效果或特別的感覺,例如景深之類的,就必須自己調A或T或M模式,給予不同組合的光圈快門。
而情境模式,只是在相同的曝光不同的光圈快門組合中,儘量幫你調整適合的光圈快門組合,例如人像模式,在某個曝光下,光圈和快門的組合有相當多種,人像模式會儘量選擇光圈大的組合,以營造遣景身的效果。再例如運動模式,會儘量挑快門快的組合。

2.個人認為不一定,我是沒有遇到這樣的高手,不知道有沒有不管載什麼場合下,完全不用相機測光,直接就知道光圈快門要調多少的高人,我覺得這樣太困難了,以我而言,都是用相機p模式得到需要的曝光光圈快門組合,再調到m模式調整光圈快門,保持相同曝光。


3.個人認為無所謂好壞,這跟拍的場景有很大的關係,很難說明我要說得感覺,不好意思放棄了
精要的說 小光圈無爛鏡 大光圈才看的出好鏡阿

4.我覺得要先知道你模糊的原因吧,把照片po上來看看,當你把光圈開到最大的時候,如果你在大太陽下,快門就會夠快,不易手震,如果在室內應該就很容易震到,快門會較慢,就比較容易晃到,個人認為晃到的機率比較大。

5.我個人就是這樣做的啦!!
其實你的問題都沒有一定答案.看您自己
不過........不過帶女友出去玩可別拍什麼散景喲....
免的回到家都看不出是去哪邊玩溜.........
smtv wrote:
其實你的問題都沒有一...(恕刪)


基本上我個人也不喜歡太糊令人暈眩的照片,貼一張超級新手照,宜蘭五峰旗拍的,當天陰雨,忘記限制ISO,結果竟然飆到1600,感覺糊糊的

銳化、縮圖
相機型號 = PENTAX K-x
曝光時間 = 1/80 sec 光圈值 = 9/2
曝光程式 = 標準程式 ISO 感光度 = 1600
曝光補償(EV+-) = 3/10
閃光燈 = 閃光燈未開啟、強制閃燈模式
曝光模式 = 手動曝光
白平衡 = 自動白平衡
大家安安唷!
1.2的問題
沒有一定的順序,完全沒概念的可以先從P開始
如果對景深.快門效果已經有概念的,可以試著用A和S
M多用在特殊場合(NIKON家因為M曝光還能AUTO ISO所以我還蠻常用的)

3.A就是光圈先決
光圈影響景深...景深取決於你拍攝的題材
大光圈可以讓背景虛化凸顯主題,但是反過來要拍合照時可能就要縮光圈以使所有人都在景深之內

4.數位化即拍即看是很方便啦,不過有的相機有景深預覽按鈕可以用用看
不然就是利用景深三要素讓你的拍攝主體都在景深內

5.有些加減EV是為了修正淺色物深色物造成的曝光計算誤差
例如你可能會發現拍黑色東西時會過曝,拍白色會曝光不足
這種場合就要加減EV
另外就是依照你所想要的效果去加減(像我拍人像會加一點EV)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