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檢討] 跟團出國時的拍照經驗

2月22時跟老婆去了一趟北海道

關於 本人到北海道的拙作 請先參閱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由於北海道的移動範圍非常廣 在交通費與住宿以及假期長度的精算下 選擇了跟團旅遊
由於之前出國都是自助旅遊 對於行程與時間是屬於自行掌控的
這次是我第一次跟團出國旅遊 所以預先估計了行程狀況以及時間分配情形
但是行程中還是有些錯愕與經驗學習 在這裡跟01愛拍照的網友分享一下


首先 出國前當然是要先確認行程 要到幾個點 到達的點位置附近有沒有其他的標的物或名勝
因為一般來說 跟團都是行程到哪 就是到哪 沒什麼可以商量的
要到其他的地方 就得利用自由時間 或是在景點瀏覽時 抽出時間來跑別的地方

在家裡先想好大致的流程後 就開始取捨攝影器材
之前的自由行 我都是全帶 畢竟來說 我就是去拍照的阿 像是京都和東京的自由行 (分兩次去)
就是一邊走 一邊拍 景色美 就多留個一兩小時 多拍個兩三百張
所以舉凡 充電器 手把 OTG CPL 小白is 腳架等等 能背的動的 全都背了
畢竟自由行 無壓力嘛

但是跟團嘛 時間上一定是取決於導遊 應該是沒有辦法景色美就多待個一小時 畢竟後面還有行程要跑

所以在出國前 就先取捨好了
20d主機 , 10-22 , 24-70 , 12g記憶卡 , bp511a電池四顆, 199元的爛腳架一隻 ,備機A610

至於小白is 這次就讓他在家裡休息吧
sigma 30/1.4 室內專用鏡 這次也沒帶 畢竟室內的時間比較少 iso 800 + F/2.8 cover過去就好了

這樣算下來 也還有5公斤多 腳架打算直接扔在車上


第一天到日本後 先習慣跟團的模式
第一天的經驗就讓我難忘 跟團旅遊就是點放觀光

在西波止場這個地方 包含了倉庫群 這麼大一片 如果我門自己去晃 大概可以晃三個小時以上
才能勉強看一圈 但是跟團去 導遊說一句 我門在這停留一小時 在一個小時內 我門要瀏覽倉庫群的三個景點 還有其他商店等等 真的是很趕 本來是接著24-70在用 後還又換用10-22 結果10-22就這樣一路打到底



第一點
主要還是因為跟團的觀光時間實在很短 沒有什麼空檔可以在那邊換鏡
等到你換好鏡的時候 團都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

第二點
取景問題 由於團員是一直在前進的 所以取景的時間自然沒辦法讓你慢慢看 看到就要拍
機會稍縱即逝 所以幾乎是沒有啥考慮時間 一切非常依賴之前累積的攝影經驗
舉起你的相機 就要大至符合取景角度 了不起轉一下焦段
如果要像自助旅行那樣 挑好角度 等好時機在照 那六天的行程可能要走到兩個星期了

第三點
鏡頭的取捨 每一個景點的拍攝 要考慮到合照的可能性 以及團體前行的速度 所以要用中焦段還是超廣角
可能在下車前就得考慮好 否則下車後在換 可是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 還會增加入塵的機會
不過北海道還好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大景 24-70mm(38-112) 出場的機率很低
所以我的10-22很少拔下來換

第四點
拍攝的節奏必須自行取捨 基本上來說 如果要跟上團隊的腳步 拍攝的手法會很趨近於snap的手法
景點再美 停留的時間絕對不會大於團員拍照留念一輪的時間
如果一團是三十人 那麼換算成時間大約是七分鐘左右 (很少 對吧 )
對於平常一張照片要觀察十分鐘才按 那跟團則是得速戰速決
我到北海道後 第一天拍的照片只有二十八張 非常的少
第二天調整好心態後 就開始以一天約兩百張的速度''量產''照片

以上說得四個重點 都是和時間有關係
而我採取的應對方法 就是和團體保持半脫隊的狀態
所謂的半脫隊 就是到達景點後 開始拍攝作業 第一順序是拍紀念合照而且要搶第一
拍完之後 其他團員請導遊拍照時所卡出來的時間 就能夠爭取一些額外的時間
然後等到團員走的夠遠之後 就收機 大步快跑趕上進度
當然了 如果走的時候有遇到美景 還是要停下來拍的拉


舉例來說

第三天到札幌時 導遊的行程是規劃 晚上到貍小路逛街血拼 可是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
這麼一點時間 對於滿是藥妝店的貍小路 女團員根本不可能滿足
而且大通公園隔天早上才逛 我心想 拜託~~~
大通時記塔晚上才有亮登 而且還下雪 白天去要拍啥阿 !

所以和太座商量後 切五十分鐘給她購物
剩下四十分鐘繞到大通公園與時計塔拍照 有看過札幌地圖的就知道 從貍小路跑到大通公園再繞道時計台
最後回飯店 四十分鐘簡直是要用飛的才有辦法

但是 再累也值得 所以才能拍出這麼有紀念價值的照片

[心得分享&檢討]  跟團出國時的拍照經驗


有人說 晚上 有沒有用腳架 ? 閃登怎麼辦

我只能說 腳架 還是沒有 . 閃燈呢? iso 800拼距離

兩人要合照怎麼辦 ? 白天請出A610 但是遇到大景,夜晚時 還是得請路人用DSLR
不會用怎麼辦 就只好站在她的位置先把圖構好 請她瞄準中心點後按下快門 然後多按幾張即可


再來要說得 就是本人本次跟團時所累積的一些攝影經驗
1.
跟團時的攝影節奏是很重要的 拍的要快 ,但是不要亂
2.
構圖要注意主題的凸顯,其它的雜物當然是能少則少,只是時間與構圖的取捨還是會以時間為優先
3.
光圈與快門的組合 基本上還是以F/8為前提 快門高過100即可
畢竟到國外拍照如果還搞淺景深 那可真的是不知道在紀念啥了
快門為什麼要到高過100 ? 因為隨著取景的角度測光會有不同 隨時保持一百可以確保按部不會低於個人最低穩定限度 (我拿10-22最低是1/8秒)
4.
焦段的適應性 對於熟悉的角度能納下多少景物 一定要了解 如果取起來後還要把便焦環轉來轉去
那麼拍攝的節奏就會差了一點 而美景的各角度拍攝也會受到影響
5.
隨時注意機體的狀態,這是很重要的,在北海道隨時都處於零下的狀態,機體的保溫變成十分重要
最主要的還是電池的溫度,過低溫的狀態下,電池是無法放電的,好加在20d好歹也算中階機,在零下十度又刮風的情況下還能穩健的工作,同團的350d就完全不聽指揮了, er99的指示刻在主人無奈的臉上,就算拿著相機跑來像我求助,我也只能教他相機塞在衣服裡,想拍再拿出來...
電池在零度以下的狀態, 充滿電大概只能維持三百張的拍攝 (在台灣可是一棵電池可拍1200張哩)
所以多準備一些電池 隨時替換 是到寒冷國家旅行的必要準備



其實還有很多要點 只是還回想不太起來

希望各位01的攝影發燒友 能夠踴躍發言提供一些經驗交流
讓大家能互惠學習 進而成長



ps
本次外出 共拍攝 20d - 982張raw擋 A610 - 122張jpg
共耗用 20d - 7.64GB A610 275MB
90%時間使用EF-S 10-22
雪地一率 F/8 EV+1/3



歡迎各位一起討論喔

很棒的心得分享,
lsrchen兄的作品真的都是大景居多,
反倒更容易將旅遊點滴紀錄下來。
這文章也讓小弟對跟團旅遊的狀況有些了解,
在規劃未來的旅遊更有幫助,
不過小弟規劃的第一站是想去雲南,
對那裡的人文、景物實在是太著迷啦!
nicejerry wrote:
很棒的心得分享,ls...(恕刪)

剛剛看了你的作品 真的覺得 好漂亮
不過有幾個問題想請問你
1)199元爛腳架 撐得住你的機子?? 不會垂頭??是用哪一隻 大小呢? 收起來多長?全伸出後多高?
2) 10-22看來是你的主力.想請問.如果真要用一鏡.是不是直接用超廣角鏡出去就好?
先看之前的照片分享,還一直以為是一趟很棒的旅遊,看到這篇才知道樓主的辛苦,對於攝影技巧說真的我是很菜,只能給予加分支持,加上好好的吸收大大的經驗
先感謝 vwlee對我的支持

to nsping :

199圓的爛腳架就是一般去買DC老闆會送的那種, 很輕 大概3百克上下罷了
接24-70一定會垂頭 但是接10-22卻還能穩穩撐住 只不過要注意風勢 太大就不能用了

收起來大約一個鍵盤長 不到一盒香煙高 拉起來有到 130-140cm 算是很高了 只是拉到最高很不穩

10-22向來就不是我的主力 我的慣用視角是24-70那隻 老實說10-22還是出國前一天晚上九點多才買的
12小時後就已經在日本為我打天下 好加在以前有超廣角的經驗 不然這次出去照片穩掛的

出去要接什麼鏡 應該還是要看到哪裡 項說到東京 可能還是24-70打頭陣 要到觀景台之類的才會換超廣角吧
到北海道的話 還是用10-22比較順手 18-200或是17-40也不錯 只是還是不夠廣
生活.從心
....恩,很詳細的分享阿。我也來分享一下....雖然最近跟團只有去芭里島....

基本上跟團不比自己玩,我個人覺得
1. 拍的到最重要,因為你 99% 沒有機會回頭拍
2. 一定要帶一台備用機,可以不是 DSLR,免得自己都不能入鏡
3. 可以先去網路上觀摩一下別人在這個地方都怎麼拍,Pbase.com 以及 flickr.com 都可以找到很多目的地的照片,我個人比較推薦前者。


不過基本上跟談拍照真的是蠻有壓力的就是了.....可以的話還是自己去吧...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低溫的拍攝,在日本別忘了[暖暖包] 直接貼在相機電池側
就不用怕了:)

我的350D 這一次冬天就很安分的幫我拍過無數張雪景
電池也都作動正常
-------------------------- Made in Kyoto http://blog.japan.pro --------------
謝謝lsrchen的心得分享。我沒有更好的心得分享,不過:
跟團時的攝影節奏是很重要的 拍的要快 ,但是不要亂

這句話說得真好。


japanpro wrote:
低溫的拍攝,在日本別忘了[暖暖包] 直接貼在相機電池側
就不用怕了

這招真酷,學起來了。
感謝分享! 就我個人去年至德國北部和丹麥旅遊的經驗
真的沒啥時間換鏡頭, 所以一機一鏡是最方便的
去年我有帶外閃, 但是發覺用處不大
所以建議可以帶腳架, 外閃就免了, 若需要時可用內閃擋一下
此外, 如果記憶卡的空間足夠的話
在大太陽下拍照, 可以善用"包圍曝光"
以下是我的旅遊記實, 不嫌棄的話請參考看看囉!

按這裡檢視網頁 按這裡檢視網頁
lsrchen大哥~太讚了
不但遊記快速生產
心得也是寫的棒棒棒!
感恩!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