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台中階數位相機的選擇,想請教各位大大的意見.

前一陣子好運當頭,抽到了一台Sony P-10
可是一拿回家就被家人接收了,那是小弟的數位相機初體驗..

現在想再敗一台.(好吧! 我承認是消化本來就想買DC的預算啦~)
主要的考量點就是可以補P-10的一些不足,如手動功能等等
因為自己用途多半在出去玩或聚會上拍照,頂多心血來潮去山裡拍個風景而已
能力相當的粗淺,想找台機子來入門訓練一下,看自己能玩出哪些把戲..XD
做了些功課以後,把焦點放在下面這三台上,想請各位大大給點意見指教一下初學者

1.Sony V1
優點:有雷射對焦和夜攝,還有蔡頭. 吃MS卡出門剛好跟P-10配成雙槍. 可擴充.
缺點:週邊貴


2.Canon S50
優點:體積小,便宜.
缺點:擴充性不好(鏡頭可以用特製轉環轉接,無外閃)

3.Canon G5(or G3)
優點:F2.0!! 可翻轉LCD,遙控器,高擴充性
缺點:據說不加外閃會有暗角? 體積略大.

把S50拿來跟G5/V1相比好像有點吃力?
可是再考量到攜帶便利性的話,又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很想砸錢一次買三台回家,不過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因為買消費機而被趕出家門的青少年.

還請不吝指教小弟,謝謝.
saintk wrote:
建議你去看看這篇
看一下這篇小貓老大的精闢介紹


阿...一上班就看到這篇..
不過貓在上面提的都是入門等級的,而這次找的像機都是2萬左右的中高階DC喔
舉例:Sony V1一台$18500,所以原文不具有參考價值
停權計數:3次
我覺得大家對 近拍 的定義好像有點搞錯說

一般像機的近拍有5cm 有些也有到1cm 但是這些都只是"最近的對焦距離"

可是就算一般近拍15CM的相機 (如minolta xt) 他所拍出來的東西並不一定會比
那些近拍"5公分"的相機來的小.... 因為還是可以利用像 光學變焦 這種東西來放大目標
... 而且說真的啦 其實大部分的人也不會拍這麼近的東西吧... 我不相信會有人用5公分的距離來拍昆蟲... 當然也是會有人有這些需要的... 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講 一台近拍15公分的相機都算是夠用了...

所以 近拍 真正的意思應該說 "最近的對焦距離 " 一台近拍15公分的相機所拍出來的東西並不一定會比一台近拍5公分的相機來的小...
如果只有這三台可以挑,貓第一個會淘汰的是Canon S50,主要原因在於無法接外閃,
對於一個進階的使用者來說,少了一個外閃熱靴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困擾
而Canon G5或者Sony V1不但可以接外閃,而且還可以在搭配特定型號
閃光燈的情形下, 具有閃燈TTL的能力

看完了討論區以及規格之後,可以發現的是Canon G5提供的功能最為強大,
手動調整功能完整加上F2的超大光圈,可以再拍攝的時候受到最小的限制.

只是...這三台的價差好像頗大

Canon S50

NT$17800
Sony V1

NT$19800
Canon G5

NT$28300
停權計數:3次
感謝幾位大大提供意見,謝謝

其實攝影/相機這個我真的不內行,雖然以前在學校學的是相關科系(跟CCD成像有關的)
會縮小到選這三台是因為看上S50的輕便,Sony的電子產品能力和對Canon相機的信心
價差的部份,S50當然是最便宜的,而V1公司貨和G5水貨也差不了太多.

看了DCView和Dpreview的評比,這三台的評價也都相當高,害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如貓大所言,真的要玩點功能的話,V1和G5才能夠勝任.

可以順便請教幾個問題嗎?
V1的外閃如果不是用公司貨,是不是只剩單純閃光功能,那些前閃/後閃/連閃等功能都會不見?
還有,在討論區看到G5不加外閃的時候拍照會有暗角的問題會很嚴重嗎?

如果不考慮S50的話,週邊問題應該就是決定機種的keypoint了.

很抱歉問了很多菜鳥問題,請包涵,謝謝
RickLin wrote:
V1的外閃如果不是用公司貨,是不是只剩單純閃光功能,那些前閃/後閃/連閃等功能都會不見?
還有,在討論區看到G5不加外閃的時候拍照會有暗角的問題會很嚴重嗎?


不使用特定型號閃燈的缺點是:沒有了TTL測光支援,再調整閃光燈出力
的時候,哪怕是有自動出力調整的閃光燈,跟有支援TTL的閃燈比起來,
就是得多手忙腳亂一陣子.所以如果相機本身有提供對於某些
特定型號閃光燈的TTL支援的時候,建議購買該特定型號閃光燈來獲得
完整的TTL支援...雖然通常這樣會很貴.

而至於G5的暗角問題,貓推測其實V1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因為這兩台
都屬於大口徑鏡頭的DC,所以鏡頭伸展之後的長度都很長,而這兩台
DC的內閃位置設計造成發出的閃光都有可能被鏡頭的筒身擋住,
這只是推測而已,可能得請其他有真正再用的同好來說明一下了.

順道提到一個東西:Raynox 6600Pro這個廣受同好所喜歡的0.66倍廣角鏡頭.
在搭配DC的時候,有可能因為鏡桶的長度問題,在廣角端的時候產生四周
的暗角,所以購買套統的時候也得注意這一點呢.




停權計數:3次
各位好,小弟初次發表請多指教.
我不是專業的DC玩家,但像這類已經看中意某幾台,又針對某些功能做加減分評斷的選擇,可以採用量化的方法做選擇,方法便是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過程可在"管理科學"或"作業研究"類的書籍中有更詳細過程,分數最高的那ㄧ台便是依您的準則所做的選擇. 不僅選相機,只要是要比較幾個不同的候選方案,都可以嘗試應用此法喔.
僅供參考,敬請指教,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