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售後服務的疑問,想請教有維修經驗的各位。

小弟有一台Canon S30,
其實在保固期內就已經發現它有Set方向鍵不甚靈敏的情況,
但大致上都還能使用,相信有用過這一台相機的同好都有過這樣的困擾。
除了這個問題,S30是一台值得使用的相機。

直到最近,在無法按Set鍵的情況下,才決定拿去高雄Canon的維修總店。
但是,已經過了一年的保固期...
因為對公司貨的維修費用沒有概念,所以在現場問道:
「這個轉軸如果要換零件,大約多久時間可以修好?」
服務人員說:「如果零件從台北寄到,維修時間大約是一個星期。」
「那如果您確定要維修,請問多少費用是上限?」,服務人員緊接著說。
我心想:「換這個零件大致上要修多少才是上限呢?」
小弟也沒有換過Canon零件維修的經驗,所以,
說了個:「800元。」服務人員就幫忙報申請維修了。

過沒幾天服務人員來電,要我過去取件:「維修費600元。」
小弟心想:「嗯...,怎麼零件這麼快就到了?而且費用還算合理。」
但,前後想想不太對勁,因為時間比當初說的提早了四天。
所以,再打電話過去問問:「請問,這個維修費用有包括零件嗎?」
「工程師說不用換零件,一般的維修就可以使用了。維修保固三個月內有問題可以免費維修」服

務人員說。
小弟擔心著,這個Set的轉軸很明顯是設計不良,如果只是修一修,到時候如果問題還在,是不

是還要再花另一筆錢換零件?
所以我緊接著問:「如果在三個月內還是有問題,相同的問題無法解決,到時後需要換零件是補

差額?還是另外要收取零件維修費?」
服務人員說:「那要另外收取零件維修費用1800元喔!」

問題就在這裡了。

因為之前在零件更換與否沒有問清楚,小弟一直以為是含零件的維修上限。
很明顯地,小弟跟服務人員的認知上有差異,如果有清楚的說明是含零件在內的維修上限,
工程師或許也不會因為這個上限,而好心地幫小弟省下這筆更換零件的費用。
工程師的出發點是很好,但僅僅是調整罷了,不難保這種設計不良的問題會再發生啊!
所以,小弟就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他在維修單上,白紙黑字地寫上:
「若有相同問題發生在維修保固期內而有必要更換零件時,僅需補足差額即可」的字樣。
但,很可惜地,工程師說依公司規定,沒辦法做到這個動作。

「礙於公司的維修條款,所以無法將客人擔心的權益寫上?」
雖說這不是任何一個所屬的員工可以承擔,但也不能無視於消費者的考量。
消費者有這種考量完全是合情、合理的。這年頭沒有白紙黑字,任何一方都很難站的住腳。

就在取回維修品的現場,有一位資深的業務人員,真的,很感謝他認同消費者的立場,
再經過一番對話與理解後,他同意寫上那一段文字。

小弟覺得,那位資深的業務人員有承擔,也很懂得消費者的顧慮。
公司有這麼一位能傾聽消費者的員工,的確是公司的福氣。

小弟也很感謝服務人員跟工程師,其實他們站在公司立場善意的解說也沒有甚麼不對。
工程師的善意是為了節省小弟的維修費用,小弟很感謝。但零件這種東西要是因為設計不良,
壞了而真能修好,就不會經常聽到:「我這個問題怎麼修都修不好」的怨言了。

小弟想藉此表達一個訊息。

一個成功的企業,除了行銷、與提升產品本身的價值外,就屬有完善的售後服務了。
客戶的滿意程度不完全來自於消費者對商品本身的肯定,若有滿意的售後服務加持,
相信這樣的公司才能贏得消費者長期的支持,才能比較公司貨與水貨的差異,
也才能讓消費者願意多花一些錢在公司貨上面。
當有完善制度的連鎖水貨商不斷地在價格戰上滿足消費者的同時,
也兢兢業業地在維護他們取得不易的消費者。
當售後服務的品質接近公司貨時,正是目前公司貨面臨最大的挑戰。

行銷的手段是噱頭,有經驗的消費者會在售後服務上一探究近,
會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也一併考量是否有親切、方便、與合理的售後服務。

小弟才疏學淺,謹表達一般消費者的感受,若有不合宜處恭請尊長指正。
但也希望,如果有哪一位該公司的員工有看到這則訊息,
期盼能建議公司,有更合理的維修條款,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再次感謝該公司的職員工維修與幫忙,小弟會謹慎使用,儘量避免更新零件的問題發生。

感謝!
挺理智的,

要是我,肯定不拿東西,乾脆叫他一次換到位。
嗯,感謝您的回應唷!
小弟想,這個問題還是必須回到政策面,
不只是個案處理。
把該屬於消費者的權益合理化,
公司也才不會疲於奔命地處理啊 :)
symmetric wrote:
嗯,感謝您的回應唷!...(恕刪)


你不知道尾大不掉嗎
越大的組織體系
越容易有傳達上面的困難
和管理上面的漏洞
你今天遇到一個好人(你認為的)
可是在公司管理上面他可能做出了不該屬於他承諾的承諾
另外一個不見得就不好
可是相較於公司他就比較容易管控了
可是將來在公司的升遷上面
幫你承諾的人可能會比較吃虧點
承諾你是因為他本來就知道你修理的那台三個月內一定不會出事
可是你硬要他給你承諾
他目前幫了你
可是未來可能是你害了他
chiang : 這樣算不算挑釁?
fujihunt wrote:
你不知道尾大不掉嗎越...(恕刪)


您的意思我了解。謝謝回應。

不過這個有經驗的業務談判高手,
小弟之所以稱呼他有經驗,
是因為這位先生看起來有些年紀了。
之所以能在公司待這麼久,應該是有原因的,不是嗎?:)
或許,他才是該分店的主人,
而客氣地說是業務人員。

總之,謝謝您的回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