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拍特企時突然有感...是時候敗支新腳架了,因為我受夠了每次蹲地上再低著頭去構圖...

手中的Mini-Pro(圖左)用了三、四年依然頭好壯壯,但唯一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就是展開後的高度過矮,雖然這是我入手前就知道的事,但總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另一個原因就是當年苦苦找不到收合後長度在30公分左右的腳架,不然就是單價太高...小編實在花不下手,這次我在網路上做了一下功課,評估後發現原來FOTOPRO TX-Mini(圖右)這支腳架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因為過去幾年Mini-Pro帶給我不錯的使用感受,前前後後也推了不少編輯及同行入坑,我們當初會選擇Mini-Pro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收合後夠小、展開時又夠穩,即便是5D3+小白兔這樣的組合也難不倒它,6公斤的承載能力可不是浪得虛名!

收合後Mini-Pro的長度只有TX-Mini的一半,Mini-Pro只有16.5公分而TX-Mini為31公分,這也是反折腳架的優勢,別看Mini-Pro那麼體積那麼小,它的腳架節數可是與TX-Mini平起平坐來到5節唷!


(左圖)中柱尚未升起、(右圖)中柱升起。而中柱升起後Mini-Pro最大高度47公分,TX-Mini則是138公分,看到沒有?收合時的長度只差一半,但展開後的高度卻足足乘上「3」!這就是我要找的腳架啊...
■ Mini-Pro 心得分享


這類型的快拆版我也是購入FOTOPRO才體驗到,市面上大多是長版才是這種設計。

若要說Mini-Pro最大的問題就是轉軸上的橡膠皮,大概用個兩年就會鬆脫,我自己是拿加厚的雙面膠在內部繞一圈來固定,鬆脫後會有個問題,那就是不容易鎖緊雲台。

中柱底部並未提供掛勾,但這個螺牙孔讓你可以輕易轉接在其它大型腳架上,可以藉此提升一點拍攝高度。
■ TX-Mini 心得分享

當初我原本是要買黑色的,店家臨時說缺貨...只好入手生平第一支銀色腳架啦!好再收到實品後質感還不錯,以前第一支腳架是Velbon的,用了好幾年雙向雲台,後來接觸到球型雲台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前調水平浪廢一堆時間是為了什麼...所以之後入手的腳架絕對是以球型雲台為優先考量,畢竟錄影運鏡的需求不多。

TX-Mini在轉軸上也附有水平儀,但這對多數用戶來說應該都是多餘的,因為現在數位相機多數有內建電子水平儀。

快拆版的拆裝方式與Mini-Pro相同,但你可以發現它的轉軸外頭不再包覆橡膠圈,而是直接以帶有止滑刻紋的塑膠材質呈現。

快拆版正面附有止滑橡膠,藉此提升相機鎖上後的穩定度,不小心碰撞也不至於位移太多。

快拆版用來鎖上相機的方式可以徒手完成,當然想要鎖更緊一點的話也可以使用硬幣來輔助,我個人較不能接受的是只提供一字孔,手邊沒鑰匙或硬幣你就囧了。

中柱下方附上金屬掛勾,如果風大的話可以掛上相機包來增加穩定度。

不論是展開或收合都建議按下這個扳扣,操作起來會比較順手。

只要轉動轉軸即可放鬆或鎖緊腳管,這種設計已相當常見,小編就不贅述啦!

沒有隱藏式腳丁是稍微可惜了一點,我想也是成本考量吧,畢竟這支腳架的價格並不算高。


最後要讓大家看看就是它們的承載能力大概到哪?以上使用的機身為Olympus E-M5 Mark II + 輔助握把 + 電池握把(469公克 + 229公克 = 698公克),鏡頭則是 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 IS PRO 重量達1475公克,約2173公克的重量對以上兩隻腳架還是綽綽有餘,即便是5D3+小白兔也不過2430公克,這樣比較各位心裡應該有底了。

我添購TX-Mini前最在意的就是塞不塞得下相機包,因為我不習慣背著相機包又要外掛腳架,一來容易東撞西撞,二來固定方式都不是很理想,能夠完全放入相機包對我來說才是最理想狀態。

上面的相機包可能感覺不出來TX-Mini收合後有多短,我拿自己平常背的包包讓大家參考,連一般的包包都可以輕鬆放入,你就知道為什麼我會選它了,當然比TX-Mini更強的產品可能不是沒有,也或許是我功課作得還不夠,但反折腳架真的是好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