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可以用
其實我做的兩版本在別家的穩定器應該是正常可用,只是SwiftCAM M4 真的有點怪咖,平衡會麻震
又不能APP自訂三個電樞馬達參數,所以有點麻煩。
搞到最後我也沒招了
,不好意思再麻煩代印的人改
。後來又有個社團社友分享,請他測試 ,
Gopro 模式朝前90度、反90度持握會不會麻震、馬達溫度有無提昇,
都OK,所以就跟他買了兩片

| 開箱 |
轉接板▼

有保留六角螺帽可放置的配重孔,但是要套螺帽要稍微用搓刀拋光一下6個邊,
把列印產生的小公差修一下,在套入,別硬擠,會弄爆轉接板。

轉接板 疊圖2-12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轉接板 疊圖3-13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有X3000、AS300 有裝AKA-MCP1保護鏡的,建議配一顆螺帽,要不就會稍微傾斜10度左右,
用30g配重塊+1片配重快還是會傾斜約5度,若配到兩片換成配重那邊過重,
配一顆螺絲後就可以用原廠三片配重片都裝上就可平衡,收納到原廠的收納帶也比較方便快速。
當然不是長時間錄影的不裝螺帽配重也可以,
有沒有正確平衡是影響馬達會不會升溫、穩定器可用蓄電時間。
禮拜六一早到超商取貨馬上就直接帶去拍,所以還沒摸熟,就先簡單調整▼
就先用30G配重塊+1片配重塊 30g+14g 上MIC 先拍


DSC00940-2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DSC00942-4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DSC00943-5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DSC00947-6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DSC00938-1 by UMAX_Boren, 於 Flickr
目前這組轉接板只要平衡好,就不會麻震,沒平衡好,會麻震,
所以發現Gopro、手機模式,在半跟隨模式後朝前水平拿持90度,
跟反水平拿90度會麻就是沒平衡好,要微調整一下X3000、AS300前後位置。
實際拍攝影片
我自己第四版轉接板拍攝的▼
不要使用某角度就不會麻,也是可用的轉接板
這次開箱的轉接板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