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是鋁腳架美金$289,碳纖維版本要價來到$479,以現今大約$150鎂都可以買到尺寸與載重差不多、重量甚至更輕的碳纖維腳架來說實在是貴到靠北邊走...都可以買一顆鏡頭的價格了.. 原本也是抱著看看就好的心情
過了一陣子PD開始寄送工程版腳架給外媒做評測,直到這時候才引起我的注意,不外乎是因為這張圖片

根本完美解決了三腳架再怎麼輕盈收折起來都有三倍肥胖的問題啊!!!!
於是我就被搶劫了....

時間快轉到去年底,國外Youtuber已經大把影片在網站上了,台灣好像還只有看到一兩間店家的介紹... 我自己更是等到都過年完了好久才收到東西,估計是真的太多backer外加中國武漢肺炎(CHO我才不管你說啥,武漢肺炎就是武漢肺炎)影響,供應鏈整個卡死在那邊....反正東西是安全到手上了
原本已經有一支高度一樣重量差不多的碳纖維腳架,無奈體積真的灰熊之大,我又很喜歡只靠一個背包要解決出門不管遠近國內外一切需求,在這個前提下體積重量無一不是痛
外觀的話就是歐舌舌,手機動態範圍不夠拍起來就是黑

產品標示:旅行no三腳、卡崩纖維

一些廣告圖片

拉出來拉出來,顏色是PD包包經典的灰色

這個包也是超級緊湊....甚至到有點難拆裝的程度....

體積真的很迷你


驗明真身一下,真的是卡崩的,只是我拿到當天就用鐵人膠帶把外圈貼起來了....嬌貴啊


基本上可以用幾張照片就說完剁手敗下去的原因啦...




收起來比人家短,打開至少一樣長
雖然重量差不多嗯....
兩支腳架都是碳纖維150cm的,PD是五截四扣、原本的iFootage是四截三扣,操作手感都一樣滑順
不過PD的扣具因為體積小做得非常緊湊,可以很輕鬆的一手掌握一次打開,詳細操作網路上很多影片可以參考就不過多敘述
PD也有建議如果真的要超級無敵輕量化,可以買他們的超輕量腳套件取代掉四截的內管,不過就固定高度了沒得長高(除了中柱那2xcm之外)

中柱的鎖定為旋鈕式,磁吸可以伸縮,可以說PD為了一切的low profile可是在許多地方下足功夫


中柱拉出來之後高度會從約130cm伸長到150左右,中柱內藏有一個很棒的小東西
把下方的鉤子安全扣拉起旋轉就會彈開了


這小玩具是雙邊有磁鐵吸,不要太用力基本上轉開是不會噴裝的

裡面是一個小小的金屬+塑膠組合的棒子,記得拿出來之後先把掛勾轉回去以免遺失

這是PD三腳架內藏的一個小附件-手機架(夾?)



根據PD的說法,因為現在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OP,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用相機也可以拍出驚豔的照片
但很多時候手機也是需要長時間曝光,一般來說要嘛多買一個專用腳架,要嘛多帶一個專用扣具,怎樣都不是很方便,乾脆我們在三腳架內直接放一個不就好了?
然後他們就做出了這個東西... 真的頗好用,不過因為單純靠彈簧上下夾緊,如果在風大的情況下可能會不穩or噴機,要稍微留意一下
至於中柱上面這個雲台...



雲台是超薄設計,帶有一個氣泡水平儀,規格通用arcaswiss,如果用L板的話把那兩顆螺絲拆卸就可以安裝了
雲台本身完全是看你放鬆或者轉緊,沒有油壓阻尼感,鎖定方式就是那圈有止滑紋的轉動就可以,跟一般螺絲一樣順時針緊逆時針鬆
上面的話比較寬的是快拆板的釋放按鈕,左上比較小顆的是安全鎖定,必須順逆時針旋轉才能鎖定or釋放,算是一個很簡單有效率的設計,本身的話也不至於到沒轉緊器材會脫落,但還是要習慣扣上器材後順手滑一下鎖定才安心啦

然後順便說一下這次隨腳架附贈的小小工具:二合一的六角扳手
這個真的是比當初工程板影片上的有質感太多多多了,而且有一個還算穩當的扣具可以直接讓你跟著腳架一起攜帶不怕遺忘
但還是要注意...這個只是扣上去的,稍微用力還是會脫落(雖然買得到啦......)


這個小工具除了調整腳架管束的扣具鬆緊之外,也是其他附件使用的必備工具
這次PD除了腳架本體之外,還有另外推出了第三方雲台轉接座、腳釘、超輕量腳。除了超輕量腳套件不用工具以外,腳釘跟轉接座都是要有工具才可以安裝的,所以這小扳手可務必妥善保存啊~是公規可是掉了心情會很差的
這個是雲台轉接座

至於安裝的話~先把中柱稍微升高,然後把原本的雲台扭到一邊去露出上面的螺絲孔

插入~♥

逆時針大概五圈就下來了
這邊可以看到內藏的螺絲,是有固定的所以拆下後不會脫落

裝上轉接座之前很重要,要先把上面的三顆沉孔螺絲從背面放鬆....不然裝上去手路很糟糕不好轉

退到跟面齊平就可以了

然後一樣放上去中柱上轉一轉舔一舔....不用泡

最後在放上任何你喜歡的雲台就可以
這邊以自己的NOVOFLEX CB2油壓球台為例,轉上去之後再用扳手稍微把沉孔螺絲退出去頂住你的雲台

這個非常重要!因為轉接頭上雖然有紋路,但加工面實在是太光滑,基本上有阻尼的雲台轉一轉轉一轉你的器材就一起轉下來了,要注意有無鬆脫啊!
PD的雲台跟一般球台大小比一比


很明顯的如果用第三方雲台,那個暴增的尺寸實在是....驚人
但PD雲台基本上做不到油壓雲台的推拉搖移,比較適合單純拍照橋角度使用
如果有拍攝影片、追焦等需要滑順移動的,還是多帶一組吧...原裝的不適合你
因為這個腳架不能反折,如果要相機倒掛的話就要先把掛勾拔掉中柱雲台抽起來從下面反裝

這樣才能拍攝一些角度比較特別的
低角度的部分,還是要把中柱拆掉比較適合,這就比較麻煩點,一樣要搖頭擺尾拆雲台拔中柱才能做到真的低角度


跟舊的ifootage腳架比一比低角度


這邊真的要說一下,ifootage的中柱真的是超級好拆,只要降到最低紅色的地方直接轉一轉就可以抽調了,不用工具
但因為雲台的關係真的是很不夠低

簡評:
這腳架實在是貴到靠北還走不完,但感動的體積跟超級緊湊的一體式雲台真的是對於收納空間的救贖
穩定度其實不差,也優於市面上很多的旅行三腳架,至少感覺不到輕量腳架的那種軟Q搖晃,但肯定是不能跟重裝腳架比
缺點的話,我覺得對於拍影片的用戶就是雲台很麻煩,要另外購買轉接頭而且想要變換為雲本的迷你雲台,要拆拆裝裝好幾顆螺絲而且手路不佳,載重只有9.1公斤購不購支撐你的攝影機?
拍照用戶的話可能要思考一下這腳架穩定度能不能滿足你的要求?雲台不容易平順移動、高度只有150公分等。而且價格真的直追GITZO的,但畢竟已經是老字號,可能更多還是會選擇G排搞不好還便宜一些...
不過真的要說,PD的產品一如以往,終身保固 終身保固 終.身.保.固,一些牌子大約只提供三~六年的保固,可見PD對於產品耐操有擋頭肯定有信心的(或者利潤豐厚...)
話至此,我還是很喜歡原本那支ifootage跟NOVOFLEX的頭,手感一等一的好
但現在PD腳架到手了,出門旅行可能比較多還是會帶這根吧,重一點的任務再交給他們

(看看這體格差)
以上簡單分享,感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