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日常還是周末的探險,有的時候需要裝載相機、筆電等裝備出門,要選擇一次符合兩種需求的背包,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功能跟顏值只能選一個?只有小朋友才選擇,我兩個全都要!!這幾年來,復古軍事外觀與多元模組的包包就受到不少消費者喜愛,身為背袋類一流的荒野醫生,也推出了適應這兩大特點的『Dr.Wilds觀測醫生包組合』,也就是接下來要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


Dr.Wilds荒野醫生包主包有推出三種布料各有不同顏色可以選擇,這次選擇體驗的是黑系列的款式,包身尺寸為 32 x 17 x 47cm,比起常規的20L背包,荒野醫生採用30L大容量,更能收納裝載3C產品或是旅遊的衣物,搭配其他模組配件使用,可以更符合使用情境,而這試背的黑系列空包重量為1.4Kg,另外兩款空包重僅有1 Kg出頭


Dr.Wilds荒野醫生包黑系列採用PVC夾網料的款式,有著防潑水跟耐磨的特性;另外露營醫生面料採用抗撕裂高強度尼龍,更能適應森林野地的戶外環境。

Dr.Wilds荒野醫生包擁有外部擴充與內部模組的設計,透過登山扣可以額外在醫生包外側掛載、固定配件,可讓容量進一步的擴充,且今天介紹的觀測醫生組導入了母子包的概念,內膽相機包可以單獨使用,讓機能性又大幅提升;觀光旅遊到飯店時,主包放置房間後,內膽相機包就可以當成隨身包直接背著出門逛街,輕巧不占空間。

Dr.Wilds荒野醫生包外部兩側各有一個大容量口袋,而這口袋可以放下1L的大型保溫瓶或是攝影腳架;背袋上也有一個簡易卡夾,可放置悠遊卡,行動支付或是使用大眾運輸都很好用,悄悄說一下卡夾下方有個有線耳機的固定槽,讓耳機不會亂跑。

背墊部份有夾層可以收納15吋以下的筆電,也配備透氣感十足的編織網布,包覆柔軟的海綿襯墊,實際背負的感覺相當伏貼但長時間下來並不會有悶熱的情況,舒適感算是相當不錯,背包後側中央則備有行李箱拉桿套,可以直接固定在行李箱拉桿上,荒野醫生包可以直接當登機包帶上飛機。

這次試背體驗的是這組Dr.Wilds觀測醫生組合,主要是以一個主包、一組內袋組(內袋、線材包、方包兩個)、快取內膽包為一個套組,使用收納後可以達成三重保護,讓你的3C攝影器材有著完善的保護力,內袋內的擺設也可以隨著你的使用需求去做改變,讓專業攝影、兩天一夜旅遊跟日常通勤,都能使用這款醫生包。

袋口埋有定型鋼絲,讓包袋打開時能一直保持大開口,拿取包中器材時也更加明確,不用埋首慢慢翻找裡面的器材。

內部的快取內膽包可放置微單一機一鏡、運動相機與小型配件、還有mavic-air-2級別的空拍機;內膽包袋口試用磁鐵吸附,可以達到快取的功能;而內膽包使用潛水衣料,擁有防水跟耐震緩衝的特性外,還有保暖功能,所以也可以當成簡易的啤酒保冷袋使用~

搭配配件中的長肩帶,就可以當成隨身相機包使用,創作時不用負重那麼多,更能集中於眼前的場景;這樣背著去逛夜市以很方便的~

內袋中的擺設可以自由選擇,當時我是把Mavic 2 Pro直接放置,並搭配兩個快取內膽包使用,A73+24-105MM、GOPRO9也一次收納進去沒有問題。

上面有提到觀測醫生組的主包有三種可以選擇,這張是背上露營系列的主包,荒土色這款顏色真的很好看,也非常適合山系露營的使用情境與穿搭。

露營醫生另外又有隨身包可以選擇,放手機跟小東西也是很好用,底部拉鍊打開來就能擴展容量,這個功能我覺得還挺新奇的。

根據一段時間用Dr.Wilds觀測醫生包後,真心覺得市面上機能模組的相機包很多,但是背包外型太過專業,內容分層太過專精,導致相機包只能攝影使用,而Dr.Wilds推出這款醫生包,雖然說不上專業,但是大容量收納、大開口好取物、三重耐震保護、母子包的使用,光這些功能CP值就很夠了,重點是日常使用也很好看。
不過這款Dr.Wilds觀測醫生包還是有缺點的,背包在滿載下鼓鼓的,去擠捷運還是公車還是有些不方便,容易造成周遭其他乘客的困擾,建議進車廂背包還是手拿會比較好。
最後也感謝大家看到這邊,有興趣的大大們可以搜尋關鍵字應該就找的到了,這邊附上拍攝的短影片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