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政府真的該多努力
也許競爭力在下降
但是如果提供好的生活環境
大家會把台灣當作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
就會願意留在這裡生活與消費
人民/政府/财團都是相依的
財團多給點薪水
員工就會多消費
消費就有稅
在上海生活數年
感覺台灣真的是窮了
在兩岸三地有開發的大城市中算是窮的徹底
政府還在用那種舊思維做領導
站在財團這邊支持用很低的薪水來用
台灣人大學生的薪水真的很差
比上海還慘
台灣的公司在這裡也是出名的摳門
已經到了算是惡名的情況
後來想想
其實這些老闆只是把這一套從台灣帶到中國罷了
我相信沒人想走到像上海這樣貧富極不均的環境
(富大學生2-3萬人民幣/月,不需當主管,窮大學生一個月4.5千一個月)
努力加強社會的公平
這也是台灣的價值啊
沒有皇帝問題只是照顧民生罷了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