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機已經入侵台灣.你還會買兩萬多元的智慧型手機嗎??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開版的企圖扭曲價值觀...(恕刪)


今日最中肯 ~
小弟給您拍拍手 ~
我覺的會買的人,大部份都是介於3千-8千的預算 ,這種人買的機率很大,如果說都願意花個一 二萬買原廠的貨的人,自然就不會買山寨機
山寨機也會有春天

  其實,它是一個手機

  它們的外形可能和某個知名品牌的熱門款式極為相似,有的甚至是打著NCKIA、Anycoll、HiPhon e這樣的擦邊球品牌,而且形似又神似,功能也相差不遠,但價錢卻相差甚遠。知名品牌的手機一部要幾千塊,這種手機的開價可能就是幾百塊。

  乍一看,它是一輛法拉利或保時捷的車模,或者一包中華香煙,以及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各種造型,翻轉過來,竟然有一排排的按鍵和一個大屏幕。其實,它是一個手機。在手機的外殼和包裝上,它什麼都敢印,就是不敢印上自己的真實廠址。

  在這些手機上,三點五寸大屏幕、雙卡雙待、四個攝像頭、八個喇叭、待機時間長達一兩個月、驗鈔機、電擊手機乃至於GPS衛星導航系統,各種各樣的功能一應俱全,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們做不到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山寨機。

  據統計,山寨機已經佔據國內手機市場近百分之三十的份額。深圳華強北一家手機旺鋪的店主說,就在二零零七年,山寨機的銷量在他的店裏占了將近四成,「超過了NOKIA這樣的世界知名品牌」。在這家店鋪,NOKIA、三星、LG等品牌的熱門手機售價大多在二零零零元以上,而山寨機的平均價格為八百元。

  不用幾年的發展時間,山寨機已逼近主流手機市場。草創階段,山寨機瞄準的是落後地區的消費人群,而現今,這些外觀炫目、功能強大的機型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中心城市安營紮寨,其寨旗已經飄揚在華強北、在中關村、在每一個知名手機品牌的必爭之地。

  人人可以做手機了

  一九九零年代初,手機還是一種鮮有人問津的奢侈品,到了一九九零年代後期,在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及北京、上海等一線中心城市,手機開始流行。

  這是一個信號:成本一旦繼續降低、需求勢必加速增長,中心城市輻射下的二線城市甚至農村都將實現手機普及,而這無非就是個時間長短的問題。基於此,國內眾多家電、通訊企業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手機上馬項目。

  一九九八年,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規定:廠商生產手機必須獲得當時的國家信息產業部批准,並取得准許生產牌照,這就是業內所稱的「牌照許可制」。一位供職於某大型通訊企業研究院的研究員趙昊翔回憶,企業要想拿下這樣一塊牌照,難度巨大。不光是生產資質、企業規模的硬性指標設卡;還有眾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關係纏繞其中。因此,生產牌照成為一種稀缺資源。與之相對的是,無牌黑手機如雨後春筍般問世。

  「黑手機的市場主要在二線城市。它們採用韓國小公司的方案,由廣東深圳、東莞等地的工廠代工,系統極度不穩定,故障率高,經常死機,使用壽命在一年左右。」趙昊翔認為,黑手機質量不過關的根源在於韓國小公司方案的不完備,而這種不完備對於黑手機的影響近乎致命。所以,黑手機的出現並沒有成為氣候。

  MTK手機芯片橫空出世並批量生產改變了這一切。MTK(MediaTek)是臺灣的一家芯片製造商,中文名為: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TK由臺灣籍人士蔡明介開創於一九九七年,曾入選美國《福布斯》雜誌「亞洲企業五十強」 ,其核心產品MTK手機芯片是震顫整個手機產業鏈條的一劑猛藥,它的存在使得許多有關手機的假設迅速成為可能。

  MTK芯片的成熟技術使得手機運作趨於穩定,甚至不亞於正牌名品手機。而就在隨後到來的新年裏,國家又降低了手機生產的准入門檻,改審批制度為核准制度,核准權改由國家發改委行使。二零零五年二月十九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移動通信系統及終端投資項目核准的若干規定》,將「核准條件」定為:生產企業註冊資本不低於二億元人民幣、經營歷史超過三年。原本生產黑手機的諸多廠家都可以達到這樣的「核准條件」。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二日,國務院宣佈了第四批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決定取消國家特殊規定的移動通信系統及終端等生產項目核准,任何人都可以生產手機了。於是,黑手機這個名詞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頗有南粵語言特色的新稱謂——「山寨機」;它們堂而皇之地與昔日的「正規軍」們一起被擺上櫃檯、公開叫賣。

  「MTK是偉大的,手機主板、相關軟件集成到一起,加上一些像電池之類的配件,就成了一部准手機。只要你有想法、有簡單設備、有基本的動手能力,依靠這個就能輕鬆做出一台手機。」趙昊翔對於MTK的強大功能毫不吝嗇讚美之辭。

  他舉例說明瞭山寨機的「出品原理」:「我們去電子城裏配一台電腦,你可以根據需要買好CPU、內存、硬盤、顯卡,這些就相當於MTK芯片;搞定之後就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選擇你中意的機箱、音箱、顯示器、鼠標,這就如同山寨機生產者為買家提供的個性化機殼、超大鈴聲、超大屏幕甚至手機飾品。山寨機的出爐,甚至比你去配台兼容電腦還要容易。」

  除了山寨機外,很多國內知名手機廠都使用MTK的手機芯片。有人甚至打趣說,MTK一停產,國內的手機廠大都要倒閉。去年,聯發科手機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是百分之四十二點八,一百八十三億人民幣的收入也使其成為世界上最能賺錢的芯片公司。

  創新是王道

  在MTK手機芯片出現和手機核准制出臺之前,一部正規手機在投入生產之前,首先要跨過兩道門檻:一是政策門檻,即必須擁有發改委核准的手機牌照;二是資金和技術門檻,即要花費巨額資金向芯片廠商和DesignHouse(手機解決方案設計公司)拿方案。也是因為這兩個門檻,黑手機廠商只好被逼上「黑道」。

  如今,芯片有聯發科、英飛淩等公司提供。而各種配套,從研發到銷售都有專門分工,包括液晶屏、耳機、電池、充電器、手寫筆甚至攝像頭鏡片、防塵網等都有專業廠家在做。在各地遍佈的各種山寨機公司裏,他們的任務就是負責主板設計、功能設計、外觀設計、組裝等工作。

  山寨機的利潤空間,主要來自于對成本的控制。業內人士介紹,「例如一個充電器,採購價不到3塊錢一個。主板屬於專用配件,所以很少零售,而且一出貨就上萬塊來算,但屏幕、喇叭、送話器等配件就比較好買,例如屏幕,十幾元到一百多元的都有,隨你選擇。其實屏幕也分很多類,顯示效果好、可視角度大、響應速度快的要一百多元一塊,面積小、分辨率低的就便宜很多,二手的屏幕只需十元左右。」

  對於山寨機廠商來說,產品外觀和功能的更新換代比起眼下的一點小利潤更加重要,如果不及時地設計出新產品,就會在競爭中淹沒於其他山寨機的創新大潮。因此,有時候虧本也要賣。

  品牌廠商的無奈之處也在這裏。在品牌廠家裏,生產一款新機型,從立項到論證再到審批,往往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半年時間。而山寨機廠商換個機模,可能只需要半個月。他們採取分工協作的形式,儘管彼此獨立,但協作極為靈活。

  路在何方?

  不過,在各種各樣的功能之外,無法忽略的是山寨機各種各樣的缺陷。

  首先是質量無法保證。由於MTK方案所帶來的便利,使得一些生產規模較小、生產工藝較為粗糙的小廠也具備了直接生產手機的能力,這就直接導致質量問題成為了山寨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而山寨廠家很多由於物力財力所限,在售後服務上更是無法與品牌廠家同日而語。「七天內可退貨,一年內保修」,這是很多賣家的保證,然而,對於這些手工作坊式的小廠家來說,建立一個完整的維修網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保修的承諾更多時候就成了一張空頭支票。一些玩家認為,這麼便宜的價格,壞了就換一台新的,這個問題並不大。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山寨機本身的質量,並不是非常看好。

  其次是核心技術的缺失。抄襲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設計可以說是目前山寨機中最為普遍的現象,過分依賴MTK的技術,主動放棄核心技術的研發,這等於把自己的命脈交到別人的手上,也讓各種山寨機的產品日漸同質化。同時,這也是山寨機的功能全而不精的原因,缺乏核心技術,等於缺乏核心競爭力,在目前粗放的市場競爭中可能能夠渾水摸魚,但到了市場成熟起來、品牌廠家也借鑒了山寨經驗之後,山寨機將面臨著更加嚴酷的市場競爭。

  所以,現在可以看到,有的山寨廠商已經進行主動的「改邪歸正」,申請了正式的牌照,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也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發,雖然只是起步,但方向終究是對的。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的日漸飽和,山寨廠商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從二零零七年下半年開始,山寨機的出口量陡增,在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市場遍地開花,很多商家都是只做出口生意的,還不用承擔保修工作,何樂而不為。而且,海外市場利潤是國內市場的三至四倍,這是激發了大批山寨手機的海外淘金夢。

  山寨機廠家和玩家喜歡說,「山寨機才是促進整個國產手機產業鏈成熟的一大功臣。」這一「功臣」是繼續攻城略地,還是成為被歷史車輪碾壓而過的炮灰,就看山寨大王們如何自救了。

(鄭廷鑫 陳彥煒/文)

山寨機當然有春天
但是當人民文化和經濟水準都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抬頭,企業紛紛轉型之時
它就會漸漸入秋了(不過我相信它絕對不會消失)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顯然很多人對於無線電與通訊都不瞭解...

每個國家對於無線電波的使用都有規範.. 對於使用的頻段也都有規劃..

對於無線電設備, 也都要檢驗, 所以並不是你從日本買個Wii, 他就是合法商品, 因為Wii用到Wi-Fi 的設備..

而這個設備需要去檢驗, 所以, 無線電設備需要做檢驗.. 各國的電器也都需要對使用的電源的電器做規範...

當你去做一台電器, 電源沒有檢驗, 無線電沒有檢驗, 就拿出來賣, 這叫非法..

因為山寨機專走非法路線, 所以該要有的規範都不去做...外觀也去模仿...

所以連 "最基本的IMEI" 也都沒有.....

所以 , 先搞懂自己在說什麼... 而不是是似而非的打混仗...

展訊已經賣進了 Moto, 海思也比聯發科先推出 2.75G 的smartphone 晶片...

我不知道這些人在high 聯發科high 什麼...

聯發科要把smartphone 搞起來... 靠山寨機就可以了嗎 ?? 人家為什麼要smartphone?? 他們要的只是打打電話,

當然我相信會有人買山寨機的smartphone, 但是能撐量嗎 ?? 想炒股票倒是有機會
01上轉貼引述報紙、媒體文章是違反版規的

樓上那篇文章看看就好,
建議大家用google 搜尋
中國評論新聞 「1.5億用戶養的山寨機胖乎乎」一文
內地人不是沒人反省的,
想不到,開版的仍然...
果然是來衝高人氣的!

文中兩大重點
消費者的不成熟論--知假養假養肥了山寨機。
監管部門缺位論--誰催生了“山寨機”的繁榮
結論:
誰催生了“山寨機”的繁榮?愚昧的消費者估計也得記上一筆重重的功勞。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內文,不作轉載了!
這一期的財訊雙週刊..

才說到海思已經快變成智能手機的山寨王了...

而且海思支持K3的服務也很完整

樓主如果想藉此炒聯發科的股票可要小心...
johnlong_wang wrote:山寨機已經入侵 台灣...(恕刪)


Hi 謝謝您發文分享與討論,但請問有事前留意版規;並徵得作者的授權嗎?
2. 為避免討論區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的文章或報導。
12. Mobile01重視原創精神和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請盡量避免轉載圖片或文章,如果真的需要請一併列出原文圖出處,圖片請勿上傳到Mobile01。


先跟您善意詢問、確認一下,以便作者若來函時;協助後續因應 謝謝您喔。
很多人都喜歡以訛傳訛, 說些似是而非的話..

也有人多人聽到話都不會思考.. 所以對於什麼叫山寨機, 也不去瞭解就來說嘴, 說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山寨機,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山寨機嗎 ??..

先問一句, 天宇朗通的是不是現在的山寨機王 ?? 不是, 現在的山寨機王是 星碼..

那以前的山寨機王天宇朗通呢 ?? 現在已經轉正做天宇朗通的品牌手機了...(注意,全中國沒人說他們現在做的叫山寨機, 都知道他們做的是天宇朗通品牌手機, 跟TCL, 波導,聯想一樣)

那之前的天宇朗通跟之後的天宇朗通有什麼不同 ?? 就是不做山寨手機了..(這不是廢話)..

可是照很多人的想法與定義, 現在的天宇朗通的手機 還是山寨機喔 ?? 那到底是誰的想法是錯的 ??

這樣說明可以讓樓主與其他的人, 更知道什麼叫山寨機嗎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