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或是用比例原則在大陸設廠,例如員工5:1..台灣5,中國1~
這樣一來能拯救我們的失業人口,也能達成真正的MIT~
看到台灣很多科學園區都停工了..不然就又荒廢在那邊養蚊子了..尤其中科..
提供大家幾個韓國成功的資訊~
例如現代汽車,KIA,三星,LG,他們是相當重視本國人民與下一代環境的,
如果在他們公司上班,到大學都可以免學費,然後有育嬰假,托兒環境,
讓父母無後顧之憂~
然後在本土設立工廠,使得下一代有工作可以做.
特別刻稅,必須養孤兒院,設立中小學.也有規定到外地設廠的限制~
例如你必須在本土多少員工才有多少比例在國外設廠.
新出的產品與最高檔等級的汽車只販賣給本土韓國與人民共享並且低價~
大學畢業換算台幣至少4萬起薪,他們的消費我覺得跟台北差不多,有些地方甚至比台北便宜..
韓國朋友跟我說,為了他們的下一代他們很願意付出犧牲,
而且那下一代不是很局限於自己的下一代,而是想到整體韓國人民~這點真是自愧不如...
他們的團結不是我們能想像能做到的.
像是我們的國球..棒球來說,他們有現代與KIA等等大廠資助...
但我們有沒有HTC球隊..鴻海球隊呢??
很多地方我們會發現,我們運動與藝術都慢慢流失了...台灣文化漸漸沒了~
造成的只有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自私,自己顧自己的情況...大家只會往錢看,往政治利益去衝~
政府的政策別再肥了有錢人了~多多重民眾百姓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kipscott wrote:
出社會將近20年,從...(恕刪)
完全贊同
求學階段也遇到不少可利亞的朋友
當畢業時 問他們以後去哪工作
他們會告訴你 三星 現代等大公司
像前面幾位所言
三星不只是三星
她可以用面板超低價打你 可以用別的部門賺回來
我們的廠家卻要各自競爭 然後前面還有一個由國家扶持的三星
政治
不管是一國 一省 特別行政區
我們還是要吃飯
試想 我們要是沒有科學園區
美國 歐洲 中國會理我們嗎?
我們台灣人很厲害
在這麼多內憂外患下還能創下那麼多品牌
現在拿我們的東西跟日本 美國比當然不可能
但可利亞做到了 為何我們不能
已經二十一世紀又過了十年
我們台灣人還在花父輩累積下的底子
整合真的才能讓每個台灣人活在這個供應鏈上
不然等那些第三世界國家取代我們能做的
就太晚了
工廠到大陸 可利亞事件只是警鐘
日本有三菱 德國有西門子 美國有奇異 芬蘭有諾基亞 荷蘭有飛利浦 可利亞有三星
我們卻苦無可做為代表台灣的大品牌
荷蘭的模式也許真正適合台灣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UIGjbQU5Q4
就像荷蘭人所說: 別忘了我們的父輩的光榮
ps. 漢城都可以改成首爾 那麼想要西化 那韓國也應該叫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