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郁 wrote:三星Gear S插卡...(恕刪) Iwatch正式推出,明年開賣!無插卡功能!349美元!蘋果穿戴式手錶第一代無插卡功能,造型也褒貶不一,但因為其領導品牌的特性,他可以教育消費者熟悉穿戴式設備!這是起步讓我們慢慢期待~
優郁 wrote:昨日逛到新光三越地下...(恕刪) 日前在百度回應網友發文~天天都有人问选哪一款智能手表与手表手机!小弟对智能手表不是专家没有研究,基本上手表手机在山寨的时代小弟只敢选择最贵的以免上当买了个玩具!而现在产品多如过江之鲫!仟元以下不知、不了解、不碰触、不挡人财路~那麼我们就谈谈千元以上的高档次插卡手表手机,SWAP、inwatchZ、omate(以及其衍生多款类似品),Gear S还未开卖不谈,SWAP有2G以及3G两款一上市小弟即购买,可惜了急急推出产品不完善甚至收不到信号就退了!omate做工用料精致唯外型不为小弟接受,据说有静电跳屏以及摄影镜头设计不理想等问题,最后迭择了inwatch Z个人接受及满意!但必须说明小弟纯粹用在语音及信息两方面!其他一切智能功能基本上在iPad4上使用!手表上虽下载了QQ、微信、Line、fb、Skype平时均使用绿色守护锁在后台以免耗电!非必要时才使用!纯待机有过100小时记录,平日两天至两天半一充!以上给想入门者参考!
我也來回報一下我在indiegogo購買的A.I Watch進度吧,目前進度是..........繼續等待中...等了快一年,其實我很早就想退錢了,只可惜萬惡的indiegogo及廠商沒有任何退費的機制,只能繼續無視慢慢等下去,我想我再也不敢在indiegogo下訂東西了,訂個東西廠商原本說一兩個月內出貨,結果被拖了快一年,真的把消費者當白痴耍。
babyfish0226 wrote:我也來回報一下我在i...(恕刪) 哈哈baby兄!智能手錶手機這一年來的經驗就是出貨一拖再拖喔!連Gear S百貨DM已經貼上聽說又要拖到11月中才有貨,另外我的SWAP309退款至支付寶也無法取出!只能擺著呢!
轉貼大陸網友Gear S最新開箱心得已出大家參考!照片顯示的確太大!戴起來不好看!個人觀點啦以下:一天的使用感受简而言之就是左手又多了一只表 原谅本人实在不是专业吧友 所以很多使用细节还有疑问不能快快解答 刚刚到家用电情况还剩百分之86 请各位吧友注意我是在没有连接手机没有开启wifi的情况下使用的 但是和moto360相比用电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由于本人前不久刚入手的正是三星的好基友苹果6plus所以很多功能现在都不能解禁 等于用了一天的mp3智能手表 很多吧友可能会疑问为啥我买了6plus还要如此快入手三星s呢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本人为学生整天使用手机怕被老师发现 玩手表自然就正当多了 另外一个是发布会那天俺看了全程 原以为的是这款手表只要插了卡就可以完全独立使用了 正因为我误会的这样以为 导致我第一时间做了只水鱼 直到昨天龟速顺丰把表运到了我才发现 因此我也在这里提醒广大吧友或者帮忙扩散给一些苹果使用者们不要被误解了 这款手表的确可以独立使用 但是有两个大前提三星没有说清楚 第一个就是需要有一台三星新款手机 激活以及下载应用都只能通过三星手机蓝牙传输 第二个就是插进去的nano卡只能打电话发信息 不能使用流量更不能连接无线网络独自下载应用 必须配合最新款三星手机使用 为啥要最新款呢 因为太过时的机型还不能下载一个应用用于和手表连接 这个应用类似于苹果的itunes 是个中转站一样 叫做Samsung gear 图片上有大家可以看 更详细的我等等全部补上 家人催要先吃饭了 请大家谅解高二党
根據我目前的經驗,廠商對於穿戴式都太樂觀了.從功能設計的角度:裡面有太多元件和模組要整合,但這不是積木,不是黏在一起就會正常工作。功能越多,越耗電。所以如何做到低功耗?多長的電池壽命是可接受的?如何充電? 還要無線傳輸的功能,GPS+藍牙+NFC+WIFI,天線又要怎麼設計,設計完又要怎麼測試? 是怎麼做進手環或眼鏡裡? 還是說等國外Apple和Google做出來,再去學人家就行了? 專利的部分又要怎麼規避?從生產的角度:組合在一起時,還要把生產和測試考慮進去,如何封裝到最小,材質怎麼選擇,生產時是先做完測試再封裝嗎? 生產的製具要怎麼設計? 穿戴式設備是否要個人化和多樣化? 怎樣的公司才有能力去做少量多樣的產品? (不同樣式都要開模,這都要費用)其他費用:每項功能的驗證,比方要取得藍牙的Logo、NFC Logo、WIFI Logo,這也都要花錢花時間,跟人體皮膚接觸的部分,材質是否也要經過測試檢驗?大公司雖然花得起這樣的錢,但是這樣的利潤可以養活那麼多的研發人員嗎? 經過幾季之後,當初誇海口說有多少大單大量的業務或PM就會被REVIEW了。小公司想做也沒這種類型的系統整合人才,更別提剛剛那些費用。如果找多家公司一起合作,溝通的問題,效率的問題,生產和原料採購的錢的部分,營收拆帳的部分,責任歸屬的部分,出問題誰要拿錢出來賠?這些都是問題。所以,東西會拖延不是沒有道理的!以上是我最近的心得,跟大家分享!p.s1 但是拿來當作股市炒作題材還蠻好的,可以炒很多年喔!p.s2 常有人說等Apple做出來就有了,這句話要思考的應該是Apple做產品的出發點和台灣或中國做產品的出發點的差異p.s3 我覺得穿戴式設備或裝置應該是要從使用者的需求,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出發,而不是用研發工程師邏輯來出發,不然到時候又開始比拚單核心、雙核心、四核心。那就失去意義了!優郁 wrote:Iwatch正式推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