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 這次管得很好在國內銷售的東西,本來就要符合國內的相關電信法規。很正常的,以前我們的東西銷國外,日本、大陸、歐盟、美國這四大市場的法規都要過,要賣國內,也得送國內的實驗室取得相關的認證日本的產品,基本上送測應該都會過(我們送日本檢測的才會測不過)只是沒人送測,取得認證定號罷了至於大陸的山塞機,基本上送日本、大陸、歐盟、美國 應該都測不會過連測都不用測了。ncc 在保護的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免受山塞機的傷害,只是日本水貨受波及。不要本末倒置了。
不能只全怪NCC像是毒品 政府如果不管又會有怎樣的結果? 以前的清朝 糜爛?管了 又有人會出聲但是這種事情束縛規束縛還是老話一句山不轉路轉如同Y拍的3% 你認為規定下去他的執行力有到100%嗎?你再埋怨同時 貿易商ˋ聰明的人已經再想辦法去實行了保護自國品牌也是必要的!!
這樣搞到最後,01的小惡魔市集可能會變成日系手機的大本營日系手機,有些也不是通過FCC,難道日本、美國的審驗標準會比台灣低?newyorkwo wrote:我想可能是日機的使用頻段可能與本國有一些差異,多少會造成別人的干擾.....,...(恕刪) 使用頻段有差異?你可以去看看市面上手機附的使用手冊 技術規格這一頁
blackfantasy wrote:用一種想法日機能見度降低,撞機率更低 再換一種想法這會變相增加之後日本手機的購入成本以之前的Wii來說要過NCC檢查這關,似乎要繳2、3000元如果以後水貨商乖乖送檢,也就表示這些檢測費用會轉嫁到我們這些購機者身上為了不撞機要增加成本這在下非常不樂見......NCC應該要拿出一套標準來...
我過去的工作就是進口國外的通訊設備所以我支持NCC對國外產品做他該做的(TA)型式認證工作但是台灣型式認證的成本實在很高導致很多廠商寧可走水貨不循正常管道進口因為驗證實驗室(例:中華電信研究所...等)收一次錢然後發證單位(NCC)在收一次錢對廠商來說如果是一個可以賣很久的產品還好(家用電話機)但是像手機這種汰換率高產品生命週期短的就是大負擔了NCC應該做的是針對和國外實驗室簽訂相互認證的機制一方面讓國內生產的產品出口時不必再到當地驗證一次被剝皮也可以讓國外進口品在台灣進口障礙降低促進市場競爭各位可能不知道如果進口品的外觀功能都沒變但是光是型號改一個字就要送驗證一次比方說 ABC 10001 是 10年出廠的型號隔年改成 ABC 11001 就要再花個至少3.40萬做認證一次還不包括如果其中驗證沒過送修改的次數成本歡迎大家多多討論真理會越辯越明不要被媒體誤導一些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