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裝

配件

開箱照

開箱照2

充電基地台

紅外線導引發射器

原理是這樣的, 飛機進場降落的Localizer也是用差不多的原理喔

基地台背面, 這部機器很多地方直接把注意事項印在相關位置, 幾乎不用翻說明書

清潔用的小工具, 尖尖的凹陷處有一個刀片, 把頭髮或者是捲進刷軸的線挑起來一拉就割斷了

可以設定時程以及操作直走左轉右轉的遙控器

遙控器上小usb插孔

使用2個3號電池

也是可以訂時的虛擬牆

虛擬牆吃double D電池

充電器, 可以直接插在機器上充電或者是插在基地台上

"暫時"最新的scheduler, 因為年底就要出可以抹地的scooba了!

底部, 白色的地方是放電池的, 我還沒把紙拿開

巧克力胎, 工作時被地毯卡住還會把腳頂起來試圖掙脫呢, 第一次看到時很好笑

旋轉邊刷, 有利於牆角的清潔

牆邊感測器, 會沿著牆走就要靠這個

firmware更新用的接口

集塵盒, 濾網插在最底部, 有點像在吃螃蟹

就這麼4個鍵解決所有操作: spot就是區域重點清潔可以利用遙控器把它叫到你要它打掃的地方, clean就是全自動, 他會自己去偵測房間大小設定打掃時間, Max就是掃到沒電為止 , 後兩者掃完都會自己回去

電池照, 很重

充電時的紅光是會呼吸的

充好電按鍵就是steady green

刷毛上方有兩個灰塵感知器, 他會決定該區域停留時間

電池一裝進去的指示, 不用看說明書就會設定了


設定好以後的畫面, 每個星期一三五的09:00出來打掃

使用心得:
第一次使用後打開集塵盒時真的嚇了一大跳, 原來沙發底下還有幾塊腳踏墊的灰塵毛髮有如此之多
效果好不好也是我當初考慮了很久的原因, 但是用過後真的很滿意, 當然它的涵蓋率並沒有100% 最好還是有一台小吸塵器彌補它的不足
如果家裡的床或者是沙發的高度高於9.5公分, 那以後就不必擔心把手伸進床底或沙發底去撿不小心滾進去的小東西的時候會帶一堆黑毛球出來了
家人一開始都認為一台一萬多的吸塵器太貴了, 但是第一天使用後大家都很enjoy坐在沙發上把腳抬起來看它工作
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它的售命, 一般吸塵器都可以用個五年十年, 但roomba如果可以用3年以上我認為就划的來了
我會把它當作是"維持"清潔的小幫手, 建議大家最好不要房子很髒的狀況下直接讓它清(像我一樣), 一次吸入太多的灰塵毛髮對它太傷了
優點:
家裡地板常保清潔
節省寶貴的休息時間
第一次買數位產品沒被老婆唸
缺點:
人變更懶更胖
刷毛捲軸容易捲頭髮或線條, 需要常清
濾網很薄弱, 常換成本高
平時正常, 但是當展示給朋友時反而容易凸槌(例如平時總是能開過去的電線在跟朋友獻寶時就會被絆住.....)
irobot原廠網站有相當清楚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