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利用二氧化碳觸媒(光觸媒)捕蚊的技術來自於美國, 數年前由美國人首度添加配方至光觸媒中,產生濃度較高的二氧化碳來吸引蚊子

光觸媒是日本人發明的,原理是利用光激發觸媒活性後,分解有機物質,所以光觸媒的應用便迅速擴展到滅菌,脫臭,除汙,自潔,所以我們可以很快看到許多商品都應用光觸媒來增加其效能

美國人對於蚊子的研究最早,源自於越戰時期,東南亞森林的濕熱多蚊,導致許多美國大兵得到蚊子傳染的疾病,比方瘧疾或黃熱病, 經過研究美國人發現二氧化碳能夠有效吸引蚊子,所以後來就有相關產品的問世,一開始有用二氧化碳鋼瓶與燃燒丙烷來產生二氧化碳,但因為耗材昂貴且使用上有危險性,才有光觸媒產生二氧化碳捕蚊的技術發明,他們光觸媒中添加特殊配方, 能使順利吸引蚊子,安全經濟且有效

市售的光觸媒皆能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但用來捕蚊可就不行,您不信的話可以去買一瓶光觸媒噴塗在一般UV電擊式捕蚊燈,這樣可以產生二氧化碳,但是卻不能有效的吸引蚊子,所以還是必須添加配方才能順利吸引蚊子

濃度過低的二氧化碳並無法吸引蚊子, 有個小試驗可以嘗試,您可以站在很多蚊子的地方,您可以發現很多蚊子會迅速靠近您身邊;但反之您發動車子在蚊子很多的環境,您也無法吸引到許多蚊子在排氣管週遭,關鍵點是濃度
文章關鍵字
您想表達的是什麼?? 有人侵權? 有廠商盜版??
就陳述事實,是美國人先發現的~
loftyidea wrote:
就陳述事實,是美國人...(恕刪)


那位台灣廠商,未必知道,早就有人發現這個原理與應用了…

>市售的光觸媒皆能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但用來捕蚊可就不行,您不信的話可以去買一瓶光觸媒噴塗在一般UV電擊式捕蚊燈,這樣可以產生二氧化碳,但是卻不能有效的吸引蚊子,所以還是必須添加配方才能順利吸引蚊子



濃度過低的二氧化碳並無法吸引蚊子, 有個小試驗可以嘗試,您可以站在很多蚊子的地方,您可以發現很多蚊子會迅速靠近您身邊;但反之您發動車子在蚊子很多的環境,您也無法吸引到許多蚊子在排氣管週遭,關鍵點是濃度

1. 板主談的低價, 低濃度光觸媒, 在過去可能是這樣子沒錯..不過奈米光觸媒經過這幾年改進, 早就可以在低照度的紫外線甚至可見光都可以作用了..產生的二氧化碳當然吸引蚊子..

2. 吸引蚊子是不是非要高濃度的Co2? 這是一個錯誤的迷思..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約300-600ppm ,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4.5%(45,000)ppm,
不管機器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比人的呼吸濃度高,所以只有在沒有人的環境,不管是多5ppm ,20ppm ,500ppm, 1000ppm, 機器只要能夠產生二氧化碳,就能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讓蚊子可以辨試出來..

而事實上, 依據其它人在高雄鳳山的實機測試..不管是號稱600ppm的機器, 或是50 ppm的機器, 在同一空間中, 抓的蚊子數量是差不多的..

有圖有真相




Co2濃度參考:

http://psychology.wikia.com/wiki/Carbon_dioxide

Toxicity

Carbon dioxide content in fresh air varies between 0.03% (300 ppm) and 0.06% (600 ppm),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see graphical map of CO2 in real-time).

A person's exhaled breath is approximately 4.5% carbon dioxide by volum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