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去年我也在這問了很多問題,懵懵懂懂的想說考慮國際牌LX系列 跟 大金頂級旗艦
但...R32新的冷媒風聲也漸漸浮出抬面,想說在等等好了! 就從去年九月先公布Emura這台R32機型
,而價格也非常高(但感謝某大牽線,這台價格低非常多....低到爆表...又有好的施工),直到到現在才裝
這裡很多高手幫我解答了大部分的疑問 (非常感謝當時解答的大大),我並非熱衷研究空調,只懂皮毛例如:如何計算坪數、該挑哪一種級距的冷氣
家裡需要兩台,分別是我這裡的(5.1坪)裝歐風,跟家父另外一邊(一樣5.1坪)裝28橫綱
環境:非頂樓,沒日曬
這是我的室內空間配置圖、坪數

請問這個空間裝多少kW的冷氣比較好?以及推薦機種?
這是我當時希望室外機擺放位置,這個問題當時我真的非常頭痛,也是我[非常在意]的地方

這樣的水泥平台真的無法裝大金FTXS室外機 ?
7/11號我就請經銷商過來現場勘查,跟老闆聊了一下現場的評估
我家父那邊因為空間上蠻廣的,室內[物品密度]不算高,因此我跟老闆的立場都很明確,都是估28就可以了
原本的是日立R22分離式,銅管破損冷媒漏光,日立原廠不建議修理,找破洞、在換冷媒管、補冷媒4500~15000建議我們換一台,不然也真的蠻強悍的

PS:我原本是想說要36,但好像太大的樣子,但因家父身體因素,想說不要太大免得感冒...裝剛好就好了,原本的是日立R22 4500Kcal的機種,很強冷..
至於我這邊,我是蠻喜歡Emura的機種,但25太小...只能挑選41,而我非常在意效能,一定要跟我原本的窗型4500kcal差不多!
我也相當清楚分離式講求的是恆溫、變頻,不像窗型的馬上就一直冷下去,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要裝的剛好
結果...什麼功能通通都不能用,只為了要達到理想的溫度,那我買這台就不是我想要的了...
原本的是窗型,悍馬等級,見鬼了根本不會壞...超級冷!缺點....耗電....聲音大了點....

7/15號下午兩點半就進行施工安裝,直到晚上七點半才離開



歐風這台,主機是捷克廠製,室外機是泰國製
施工過程我就沒有特地去記錄,這次由老闆親自施工我這間的歐風
副手兩位,去做我家父那邊
老闆很年輕,個性上是算蠻龜毛的,當然我也是...(所以老闆才說他親自做我這台...
值得贊許的是,我的訴求點講個幾句,他就能第一時間掌握我的想法且去執行
銅管部分,用的是大金本身的銅管(這樣也好,安全牌!)我就只能依照我的爬文資料去問老闆
我就說毛邊器有必要去修割嗎?因為我好像就看到老闆用一種有別於其他施工範例的工具,去切割接著就去擴喇叭口
老闆是說,他用的工具是有去日本採購的,所切割後的開口是不會產生毛屑、裂痕,所以不需要額外去修毛邊
用的闊管器不是普通的,而是有很多孔徑的

抽真空,老闆也認同抽真空跟機器的能力有關係,可是老闆也沒有因為切割工具好不用修毛邊,隨便抽個五分鐘...,老闆也有抽15~20分鐘,不隨便!
而整體上該做的都有做、補強
至於室內機我原本想放長面,老闆是說不建議,因為風會吹到人,人會不舒服
建議放在短面上,而我以前就有跟大家討論過短面,窗簾盒洗洞直出
老闆說,直接如圖示那樣最後冷氣窗出去,而也說歐風這台割洞很醜...就用角度去做銅管,巧妙的修飾了一下,如果有看過我之前的文章,就知道我原本想用另外的方式出去
=========================
下面的部份就是裝好後有些疑問,我自己的提問,對方的回答
老闆
大金內部技術人員x2
問:室外機位置
答:老闆探勘後,我告訴他水泥台的位置,以及希望能將室外機放置在這
老闆能接受這個位置了,日後假設室外機有問題,我想處理上應該不是問題
PS:有些店家直接拒絕我的安裝位置...要裝在他們要的位置...
問:維修、保養
答:我問老闆,以後要找你還找原廠,他是說一樣還是找他,如果他很忙會有其他夥伴在台中市可以支援,通常三天內一定會出現,原廠在旺季似乎要五天
問:大金為什麼不做溫度顯示在主機上?
答:我手頭上有兩位大金內部技術人員名單,就我詢問這個問題,他的意思是說 因為室內機顯示溫度,往往會影響到使用者的使用方式(誤解),加上溫度是迴風溫度非室內均溫,所以大金一直都沒有這樣設計,可是室內外機『都有設置溫度感應器』只是沒有讓使用者更加深去了解

PS:不過我有訂他的無線控制,在手機上能解除封印,看到室外溫度、室內溫度、設定溫度
問:設定溫度的效能,是否跟室外溫度有關?
答:例如中午室外32度,室內設定27~28度,人體溫度感知 4顆星
但晚上室外溫度28度,室內溫度設定27度,人體溫度感知剩下2顆星
所以晚上要將溫度設定多低2度,在感受上才會接近中午的設定
機子會去調整,且取得一個平衡點
問:室內機出風口有一種特殊味道,這種味道我無法解釋,但應該不是發霉味,我不確定大家是否都這樣,還是新機會這樣?
答:技術人員是說很有可能是新機的味道,希望我多用幾天試看看有一種例子:剛裝潢在擦油漆,但又吹冷氣,導致於油漆味卡在機體內
PS:但施工日我有鋪報紙在牆壁上,技術人員說那個油墨的味道應該不太可能,沒那麼強
冷媒聲,我的銅管長度3米左右,剛裝時確實會有冷媒聲,但吹到現在除非溫度設定在非常低or強力運轉才會在聽到,不過我想這是難免的,至少一般距離只會聽到風聲,除非非常靠近出風口,否則應該是聽不太到冷媒聲
問:自動風速, 室內溫度高自動調節高風速?
答:技術人員是說,機子會自動調整,當使用者設定風速自動後,溫度正負一度,將會自動調整風量
問:送風保養內機,我是問說每天是否建議用送風的模式吹30分鐘當保養?來解決室內機水份、發霉的問題?
答:技術人員是說,假設我刻意這樣做,但後續1小時內還要吹冷氣,這中間的送風時間,只是會增加室內機裡面的風扇灰塵問題,除非中間空格8小時以上,請直接關機!關機後等下次要在開機時,先開窗、開電風扇讓室內溫度流通一下,在將冷氣打開,不然短短的時間暫時人不再,就讓冷氣自動調節去跳停or智慧眼
PS:歐風沒有自體清潔這種功能,我不曉得為什麼沒有
問:鰭片問題
答:一般來說室外機就用水管從上往下淋,換季的時候用,而是內機他是建議一般使用者只要清洗濾網就好等真的使用的非常髒,在call技術人員過來處理
問:之前看過一篇影大寫到:吹冷氣時可以開點小窗,空氣可以流通比較不會悶,有換氣的功能,我就試圖問技術人員這樣的邏輯是成立的嗎?
答:他是說這是可以的,建議可以開個小氣窗,一方面濕度多少可以進來,室內比較不會那麼乾燥(或者擺杯水)以及跟多少達到一個空氣循環的效果,類似那個換氣的裝置那個原理
問:之前看新聞稿,說明捷克廠也有在做室外機,那為什麼室外機卻是泰國製?
答:技術人員說,因為捷克廠做的室外機,在部分結構上涉及所屬地區的區域、氣候、法規、稅金、模組的關係,而泰國則是台灣地區的主要廠,由捷克廠提交相關設計,之後由泰國廠加上之前的組裝模組,改成適合台灣的室外機,而是內機則仍然是捷克廠製
PS:技術人員說歐洲比較冷,室外機裡面那邊有弄一種塗成防止結凍的樣子,台灣就不需要了
新的系列都能安裝無線控制套件,歐風的套件安裝位置在機內,其他大關、橫綱,套件要架在外面
套件能解除機子雖有感應器,使用者卻無法掌握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他這個套件,能遠端遙控....
設定部分一定要有無線環境進行設定,當設定好後,技術人員是說,在無線環境下可以遙控(這是一定的),也就是說我人在外面運動可以直接用4G、3G訊號連到家中設備,進門後不需要在設定,直接就是冷房狀態!哇靠...這就強悍了!超過我預期中的操作方式...
這才是真正的遠端遙控
大金App 無線套件(日本製):





裝起來跟影片中一樣,沒難度
這盒仍然附上給其他機種的壁掛安裝設備(連結線、螺絲...等等)
但歐風已經在內機做好收納的區域,所以這些都用不到
補充:大金真的很安靜,跟我原本的窗型差太多,而室外機果然是傳說中,根本不知道他有沒有在運作....
至於溫度,控制的蠻精準的,我設定幾度,溫度計就會出現幾度,沒有那種永遠降不下去的問題
可能是我空間小吧,聽技術人員說空間越大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達標(誤差0.5度),小空間沒有溫度的問題
=================
總結:
我的安裝冷氣觀念跟大家比較不同
先說如果沒有這個價格,我歐風裝這樣加上機子,總費用沒有超過5[?]000
如果真的沒有這個價格(一般行情65000單機子很硬,在往上加施工費用),我建議買橫綱、大關就好了,歐風太貴
其實我這邊5.1坪,基本上最低28級/最大36就夠了,但歐風只有41,25則太弱了
先不談西晒、頂樓因素,因為我這裡沒有這個問題,可是那是[基本]....
一間[空屋/簡單的家具] = 28級
加上家中的設備,例如:電視、冰箱、電腦、微波爐...等等任何可能你平常使用時,會覺得室內溫度有點高這時候就要在考慮一下是否要在加36級、上一級,要用效能下去[直接壓制]所產生的熱能,以及裝在長面上還是短面上(涉及到迴風過短導致跳停)
但我挑到41又加上裝在短面上,人家可能剛好要用一個小時才能降到理想溫度,我希望30分鐘就能達標
我的訴求是效率,剩下的溫控就交給室內機去調整
當然效率夠,我無需擔心功能需要關閉,只是為了要達到我理想的溫度
例如:級數不夠可能智慧眼開啟後,回到家啟動智慧眼,要很久才能達標,不然就是要開強力運轉
但我級數足,智慧眼自動偵測,我無需再次設定強力運轉、溫度,短時間內就能再次達到我設定的溫度
應該懂我的意思啦!
至於我看蠻多人非常強調低頻,我個人認為(包括技術人員的解釋)低頻0.6~8 跟 低頻1.4
還需要評估迴風距離....,以及秋、春天比較明顯,影響層面最多20分鐘的時間或晚一點跳停(跳停發動率的延遲時間而已)
以上...老實講大部分使用上差異根本不大,即使一年統計下來,大筆的都在花了...還會差那一點...
比較重要的是機體的溫度偵測感應器的技術,會跳停沒關係可是你要給我精準的再次啟動、降低溫度!這才是關鍵
不然你跳停後,室內溫度就已經高了,壓縮機卻又不啟動、晚啟動、感應器不靈敏、溫度降不下去,在低頻也幫助不大
當然如果是0.6 vs 2.x,那或許真的差很多,但個位數的就這樣了
所以我認為,還是得要看實際的室內溫度、室內設備產生的熱源、坪數、評估適合的冷氣級數,為優先去考量的
不然一堆低頻很低,裝錯級數不會涼、其他問題導致不會涼,那個低頻又有什用...
==================
最後價格部分:
橫綱28級加上安裝37000整,講好後就是這個價格,現場施工後不管多什麼一樣價格,
我個人認為我父親那邊的Case難度非常高他橫跨兩個房間,室內機、室外機不再同一個房間內
總費用兩台裝下來沒有超過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