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要裝的時候,電熱水爐廠商一直奉勸我不要這麼做,說他們以前也有賣太陽能,曾經用這種串聯的方式施工,但後來都失敗,因為太陽能的水桶保溫性不足,所以後來他們都改用併聯;不過本人最後還是一意孤行,畢竟太陽能廠商也說他們水桶保溫很不錯,果然用到目前為止,一年多了都很好,當然南台灣的大太陽功不可沒。
我家因為人口比較多,所以容量作得比較大,作法:X久太陽能四片->美國豪X電熱水爐(設定在攝氏50度左右)->各熱水出水口。
除了冬天寒流來又沒太陽以外,其他時間電熱水爐都不用開,只是當成額外的保溫桶,而且電熱水爐因為完全密封不接觸空氣,保溫效果非常好,只有寒流來的那幾天需要開啟電源,一旦太陽能下來的水溫不到50度,電爐就會自己啟動加熱。
雖然沒有太陽能熱水器加掛微電腦那麼厲害,可以遠端控制又可以調時間溫度什麼的,不過因為電爐的密封設計使得保溫能力比一般太陽能熱水器還強,所以就我的觀察其實它很少加熱,所以還是很省電,每年因水溫不足50度而啟動的加熱的次數大概還不到10次。
簡單說一下原因,不過當然是個人因素,所以僅供各位參考。
1.斜屋頂裝設太陽能得另行裝設不銹鋼支架,維修保養不易,且較易有漏水問題,也因斜屋頂關係,較無頂樓酷熱問題,不需使用太陽能板遮陰。
2.雖說太陽能在使用習慣上小心即可避免燙傷,小弟是較粗心的人,但為避免萬一,還是使用最高水溫在60度的熱泵即可。
3.家中有SPA衛浴設備,如不加設熱水加壓馬達,水壓恐不足,如加設熱水馬加壓馬達,即要負擔加壓電力,與節能前提相違背,另熱水加壓馬達目前似乎耐用性較差(小弟未求證熱泵是否也得加裝加壓馬達)。
4.預計裝設位置為傳統神明廳空間(未設神桌),且該位置最為悶熱,家中熱空氣皆往該處集中,使用熱泵最為經濟理想。
5.雖說春夏秋太陽能幾乎不用加熱,但夏天水塔水已經是熱水,嘉義春秋兩季也是挺熱的,熱泵耗電量應不致於讓小弟大失血,冬季太陽能的耗電量應該也占不了太多便宜。
對小弟來說,太陽能是較環保,熱泵是水溫較穩定。
小弟擇水溫穩定的產品。
其實兩種產品都是好產品,比傳統的瓦斯安全,比電熱省錢環保。
說到這,有沒有廠商能個來個特惠方案?讓01的鄉民優惠一下,其實這是廠商的最佳廣告時間喔!
lin6955 wrote:
3.家中有SPA衛浴設備,如不加設熱水加壓馬達,水壓恐不足,如加設熱水馬加壓馬達,即要負擔加壓電力,與節能前提相違背,另熱水加壓馬達目前似乎耐用性較差(小弟未求證熱泵是否也得加裝加壓馬達)。
目前家用熱泵大都採用密閉式的承壓保溫桶,
在想像上您可以把它當成是一段水管(放大的),進去多少水壓也會出來多少水壓。
當水壓不足時要增設加壓泵,熱泵的裝法不是在熱水出口處加熱水加壓泵,
是在總水源(像是您屋頂水塔出水口)處加裝增壓泵,增壓出來的水再分流(加三通),
一端是供應您的冷水,另一端就進入熱泵的熱水承壓保溫桶再出來供應您的熱水,
如此是熱水供應品質最好的一種方式,熱水和冷水有著相同的壓力源,
不會因為壓力不均而忽冷忽熱,而如果您單只在熱水出口處加壓就有可能會有這種情形
像是增壓泵一啟動就太熱一停就太冷,很多用開放式保溫桶的太陽能(像是真空管)往往
每當自然水壓不足一旦需要加壓就可能有這種情形發生。
還有密閉承壓桶的保溫效果、耐用程度都優於開放桶,價格方面也就高了不少(不鏽鋼厚很多)。
您要分辨最簡單就是問廠商,他們在需要裝加壓泵時,是裝在進水(承壓桶)或是出水(開放桶)就明白了!
lin6955 wrote:
說到這,有沒有廠商能個來個特惠方案?讓01的鄉民優惠一下,其實這是廠商的最佳廣告時間喔!
已經在向公司建議,看看能不能對這次莫拉克颱風受災戶做專案補助。
唉!感覺颱風一年比一年大,不是旱災就是水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