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直都用冷暖機種,最近改用變頻機,
以機器為正常來說,
R22冷煤的機種確實會因為外氣溫低於10度以下,
暖氣較差的情形發生,
R410a也會,但是不明顯,
我之前用日立窗型無變頻,R22冷煤,10度左右暖氣效果會變差,
近年改用日立28ST,目前第3年了,不會不暖的情況,非常暖,
室外6度左右,要上32度也沒問題,
28ST的暖氣能力可達5.5KW,
不過通常我是吹到室溫19~21度,就很暖了,而且28ST的暖氣很舒適,
只要正常設定溫度下,不會太乾燥,而且還{無法顯示語法錯誤}就可以加濕啦,
28ST也可以暖氣加濕,真好用!
一般來說,室內機出風溫度不夠,風速不會依正常指示運轉,
即使開強,也是很小的風速,要等到室內機夠熱,才會恢復風速,
其他品牌我也有用,
周4寒流來,我開我另一台DC變頻冷氣,
想說暖很慢,我就用遙控給他調到30度,
結果,室外發出短路的聲音,運轉燈熄掉,
沒多久,他自己重開,我以為沒事了,
結果,又出現短路爆炸聲音,室內電燈閃了一下,
別管它,硬給它關掉再開,這次慘了,
室外機出很大的短路聲音,爆炸,像是爆電容聲音,跳電了,
只好重開電源,我就是不死心,又給他重開,室外機又發出短路爆炸聲,
接著只剩下運轉燈在閃,我想慘了,室外機幾板掛掉,
零件報價8500,室外機版很貴,哈哈,
終於壞了,日立或日本大金我又要再入手瞜,
終於脫離三溫暖的苦海了!
參考看看吧!
benny1859 wrote:
小弟在年初買了一台變...(恕刪)
我覺得有可能是室內機或出風口裝太高的關係.
尤其是分離式的, 一般為了美觀室內機都裝得很高,
有的甚至貼緊天花板來裝, 其實這在實用性上並不好.
出風口裝得高, 因為冷空氣會往下降,
冷氣是從地板向上堆疊, 所以還會立刻覺得有冷,
但是因為感溫器是設在出風口附近,
冷空氣一直要從低處往高處堆疊到出風口附近,
等到高處的感溫器它感應出設定的溫度到了,
壓縮機才會變頻放慢腳步, 其實這就是浪費電,
去冷卻超過站立時頭部以上高度的室內空氣,
這在居家而言實在是沒什麼實益可言.
換個角度再來看開暖氣的情況,
因為暖空氣就像熱氣球一樣, 一定是往上昇的,
在室內, 暖氣就會由天花板往地板方向去反向堆疊.
不論導風板角度如何下壓, 那只能控制出風口近處氣流,
頂多不超過出風口一公尺左右,
被導風板下壓的熱氣流還是要回歸物理基本原則---向上昇.
如果暖氣出風口設在高處, 感溫器也會在高處,
當接近天花板處夠暖時, 人的坐臥高度卻還是冷的,
可是感溫器卻告訴空調說室內夠暖了, 壓縮機要放慢,
這樣自然在低處的人就會覺得暖氣永遠不會暖,
這時變通的辦法就是將暖房設定溫度提高,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比較耗電, 其實一點都沒有多耗電,
因為它本來正常就應該耗這麼多電,
是因為感溫器位置太高, 才造成它太不耗電了,
那當然就不會暖啊.
以我房間的情況為例, 出風口高度只有兩公尺,
我設定暖房恆溫溫度為25度時,
當出風口處顯示26度時, 壓縮機就會放慢,
在這種暖房溫度設定下, 桌面高度處最熱就只會到22度,
如果是到了地板高度, 那可能就只剩20-21度了.
所以暖房溫度到底要設定在幾度,
要先抓出距離出風口不同高度處的各種降溫幅度,
然後在設定暖房溫度時, 把那個溫差加進去,
這樣才會真正達到您想要的暖房溫度.
benny1859 wrote:
小弟在年初買了一台變..冷氣出風口高度約2.5M
我覺得夏天在吹已經足夠也很快就達到設定的溫度
這幾天剛好寒流來所以晚上睡覺有機會開暖器吹
開了一段時間覺得暖氣好像沒用 出風有往下吹
站在出風口下有熱風吹出來 也到了設定的溫度
不過房間還是沒有暖的感覺和樓梯間的溫度有點差別而已.(恕刪)
溫度感覺有時因人而已
建議你拿個溫度計
測量未開暖氣前跟暖氣後的溫度 就可得知
從你的敘述應該有達到暖房效果~只是跟你認知有點差異
另外一般夏天你開冷氣 溫度降到27度你就會覺得涼或舒適(通常是30多度降到26度)
而暖氣一般把溫度升到24~25度就會覺得暖或是說衣服穿少一點也不會覺得太冷(有可能是15度或更低升到25度)
一般來說冷氣的暖房效果 覺對優於電暖氣而且省電安全(冷氣一般都有獨立配線及開關)
另外由於熱空氣上昇原理 你也可以拿個電風扇來加強對流達到均溫目的(某v牌的xxx扇用在冬天才是最合宜的)
ps.
我是今年才換裝變頻冷暖 去年都是吹電暖器(v牌跟x方陶瓷)
發現有暖氣功能的冷氣真是好呀!
不用擔心持續千瓦耗電及線路共用造成的跳電或..危險(一般建物很多插座都是同一迴路)
而且控溫容易 暖房快 更方便的定時開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