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人"的風險。
在工廠裡實施焊接作業時,會將管路充滿氮氣後實施無氧化焊接,
以避免在焊接點的管路內部產生氧化沫。
氧化沫會隨著冷媒的流動而在系統內到處流竄,最後可能在減壓裝置內堵塞,
造成冷媒流動不順暢,而形成一下會冷一下不會冷,甚至完全堵塞的話,
就會造成冷凝器端高壓過高,使高壓保護開關作動而跳機(TRIP)停止運轉。
除了氧化沫的問題以外,再來就是施工者的技術問題。
一般焊接作業常發生的問題最主要就是洩漏了,
銅對銅的焊接雖然簡單,但是常會因加熱時間過久而破裂,
或者是因焊接前的清潔工作不完全而導致出現肉眼看不見的沙瘡(PIN HOLE),
短時間站空或站壓可能都沒問題,但長時間運轉下來,
可能會在安裝好的一段時間內會冷,過了不久就慢慢的不冷,
最後因冷媒洩漏過多,低壓過低導致低壓保護開關作動而跳機。
其他還有焊接時填料不足、填料過多、使用的焊料的含銀量等等...
當然,也會有很細心的施工者,會注意上列的問題點,
而一一的做好防範措施,盡量把發生問題的風險降到最低,
然而,以我們公司的維修紀錄統計,在冷媒洩漏問題中,
約有九成以上是現場施工者打喇叭頭不確實、喇叭頭鎖付不確實(不足或過度而鎖裂),
或者是因室內室外連結之銅管有接續情形。
以我們製造者的立場而言,是建議盡量避免作接續的。
因為現場施工的製程管制並不如工廠確實,
作業環境也往往相當惡劣(裝潢粉塵到處瀰漫),
最重要的還是人員的作業熟練度不見得能確保。
加上R410是共沸冷媒,只要有一點洩漏,冷媒比率跑掉,
就得全面回收後,重新抽真空、定量充填,相當的麻煩,成本也相當的高。
所以專業的施工廠商不會為了省那一點銅管錢而用接續的方法來連接,
因為一旦失敗,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足足可以用來安裝另一個案子,
造成損失兩倍的時間、物料成本。
一旦用接續方法的話,就等於把這套冷氣機能不能正常運轉的命運放在施工者手上,
而施工者的用心度也往往跟施工費用成正比...
所以這就是小弟會說標準工法是不允許用接續方法的原因。
但嚴格說來,只要施工者的焊接觀念、技術好的話,
其實焊接接續的失敗率是低於喇叭頭連接的。(但是我還是不建議)
給您良心的建議,不要省那些銅管錢,可以的話,
預留管線要從室內機預定安裝位置直接拉到室外機預定安裝位置。
另外,請您注意,如果您採用分次施工的話,
請提醒施工者,預留的管線拉好後一定要馬上將兩端管頭做密封,
以避免塵埃、雜質進入管內,而造成未來安裝後系統的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