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SYT 的分享文 (6/10更新 - 使用一年心得)

C HING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Hi....................I Miss You Day & Night
legend9735 wrote:
剛才又看了您的安裝,冷氣會不會太偏角落?
上方和右方的空間都有點小,為什麼選那裡,我看原來冷氣的位置挺不錯的,那個痕跡還在。
另外,如果您把出風口的感應器移到回風口,看看温度計的in和out温差有多少。
照理說温度計擺在出風口,有被冷風噴到,不可能温度顯示會那麼高。

偏角落我是覺得不會。天花板較低的那邊,基本上並不是活動區域,我在意的是床的這邊。

選這個位置的原因,是因為在睡覺時,原來那個位置的冷氣會正對著人吹,所以都要把風往天花板較低的那邊吹,而且還要吹地上不然還是會吹到嬰兒床,冷房也會較沒效率。

前兩天吹圖中紅圈那個位置,我覺得還蠻舒服的。


也因為我是往那邊吹,所以溫度計本體其實吹不到風,沒道理調去吹牆啊。

我昨天也想到把溫度計放去回風口了,看下面吧。


<耗電及冷房能力驗證篇 - 2>

(為方便全文閱讀,本篇也會收錄在1樓)

6/21的晚上11:40左右,今天再次來進行測試。

仔細再想一遍前一晚的經驗後,我也想到會不會是回風口溫度比較低,所以室溫還沒到設定溫度,機器就以為到了而降頻運作。

所以今天不量出風口了,把感測頭放到回風口旁邊去量,而且是放靠牆那邊,如果有反彈的冷風,應該也是這邊會比較冷吧。




擺好後靜置一下,等兩個溫度穩定下來,確認是一致的 (0.1°C 的誤差還算OK,畢竟是便宜貨),今天要從29.1°C開始冷房


電力計先歸零,今天待機是1.4w/hr


依計畫,設定24°C、強風,然後啟動。

啟動 13 min 後,大概都維持在807w/hr左右,此時 室溫28°C、回風口26.3°C,相差1.7°C,這下有趣了~~



啟動 20 min 後,掉到726w,此時 室溫27.5°C、回風口25.9°C,相差1.6°C



因為這時老婆孩子都進房了,所以直接開強力運轉。


強力運轉只跑到842.9w,會不會有點少啊? 安裝那天還有到940w,omio大還有1000w柳...
就算我家電力品質差一點,只有 222.4v,也不該只有這樣啊,28SYT我真是不瞭解你啊。


強力運轉 15 min 後,溫度為 室溫27.0°C、回風口25.2°C,相差1.8°C


原本依計畫還要再衝到至少回風口24°C的,但此時老婆覺得夠冷了,我考慮了一會兒,決定提前結束強力運轉,並且改為自動風以走低頻,又將設定溫度提高到25°C


再來沒照片了。

我大約早上六點多起床,看了一下電力計,顯示正在走17x瓦的低頻。

溫度顯示室溫26.7°C,回風口26.2°C,半夜測到的最低溫室溫26.5°C,回風口25.0°C。

此時我再做個實驗,將設定溫度調到 26°C

過1、2分鐘,竟然在回風口顯示26.1°C時跳停了。

於是我在旁邊等,大約10分鐘後,回風口溫度慢慢升到26.9°C時,才又再啟動,這時也才兩三百瓦在跑,然後回風口溫度又慢慢降到26.5°C時,又跳停了。

這時我再將設定調回 25°C,跟預期的一樣,三分鐘後啟動了,此時回風口26.8°C,功率跳到500w上下跑了2分鐘,溫度也開始慢慢降下來,然後功率也開始慢慢降低,最後在回風口26.2°C、183w左右時,達到持續跑低頻的平衡狀態。

結論:

經過這次測試,我覺得28SYT是夠用的,它可以在35分鐘左右將我5坪的房間,室溫降低2°C,回風口甚至降低4°C。

但是我覺得溫控是有問題的,可能是個案。

不要論室溫好了,好歹要讓回風口的溫度控制在設定值才對啊!

可是好像都會誤差1°C。當然我自己設定時手動修正也可以,比如想吹26°C就設定25°C,可是我很龜毛,所以今天也打個電話問C達人這個問題,他說晚上要跟我討論,可能也要找日立的人來看~~

到時再報告結果吧。
jedyang wrote:
這時我再將設定調回 25°C,跟預期的一樣,三分鐘後啟動了,此時回風口26.8°C,功率跳到500w上下跑了2分鐘,溫度也開始慢慢降下來,然後功率也開始慢慢降低,最後在回風口26.2°C、183w左右時,達到持續跑低頻的平衡狀態。
...(恕刪)


這樣就對了!
吹5坪走低頻183瓦,這才是EER6.0的實力。
吹10小時才1.9電度,之前吹到3電度,嚇了我一跳

溫控的問題,除非整個房間的循環良好,有循環扇之類的,
不然,溫控不會準啦!
這個我在別串討論中有提過。
您如果有高速測量型的溫度計(每秒測2次以上的),更會更清楚了。

在回風口,導風片一擺動,溫度就會快速的跳來跳去!
沒有一刻是停止的。需要的話,我拍影片給大家瞧瞧。
依您安裝的位置,房間會有一些溫差!

花時間測量,到最後的終極目標,主要還是要走低頻,
EER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但是耗電的「絕對值低」,才是電費的決戰關鍵點,
時時控制在低頻,今年您收到電費單就知道效果!呵呵!
legend9735 wrote:
這樣就對了!吹5坪走...(恕刪)


咦,我怎麼漏了耗電量???

前一天3電度是因為覺得溫度達不到設定點,所以整晚用手動強風吹啦。
(雖然耗電3度,還是比之前那台東元定頻880w省電多了)

這次到早上八點左右,總共8.33小時,耗電是1.902度。

平均就是 228w/hr,還不錯。

今晚測試計劃,設定25°C (實際想吹26°C)、強風、進房前20分鐘啟動,然後人員都進房後,改自動風吹到早上,再看耗電多少。

對了,我覺得我家的電力品質不夠好,送進來後有壓降,只有222v~223v左右,可能會因為這樣所以強力運轉也到不了1000w吧~~

我早上有記錄:

電壓 = 222.4v
電流 = 1.136A
功率 = 180.4w
功率因數 = 71.4%
jedyang wrote:
偏角落我是覺得不會。...(恕刪)

室溫跟回風口的溫度,基本上是一定有差距的
當回風口溫度跟你設定值一樣時,幾乎會跳停的
因室溫已經相當低了,也沒其他熱源了
都發生在半夜跟清晨居多,這種天氣幾乎不會跳停的
這是我用精密溫度計測試的結果
kd1100 wrote:
室溫跟回風口的溫度,...(恕刪)


我知道,所以我有把外接的溫度SENSOR放在回風口測。

我不要求室溫要到設定溫度,但回風口總要有到吧...

現在結果就是回風口的溫度也沒到設定值,差1°C說...
房間的高處和低處溫度差距還蠻大的

機器在高處,沒辦法知道人處的位置的實際溫度,所以應該只能用猜的
也許唯一的資訊只有回風口的溫度,所以我想這樣也許是合理的

另外, 1000W是 切 16'c強冷,J兄可以試看看

2.5坪 跑低頻 170W
5坪跑 平均 220W
那我 9坪跑平均 400W也ok啦

反正只要467W內都是 EER 6
omio wrote:
房間的高處和低處溫度...(恕刪)


嗯,溫控再想辦法求證吧,至少我目前測出來覺得冷房能力是夠用的。

我安裝那天也是開16度+強風+強力運轉,最高只有940w,沒到1000w說,找時間再試試看。

省電及冷房部分我已經很滿意了,現在純粹是吹毛求疵,哈哈!
(為方便全文閱讀,本篇也會收錄在1樓)

<不銹鋼螺絲篇>

關於安裝鐵架,一般好像可以選鍍鋅鋼材質,還有不鏽鋼材質的。

也可以不要裝,固定在地面上,我原本的那台聲寶冷氣就是這樣。

當然,有墊高比較不會底盤積水、生銹、長青苔什麼的。

既然冷氣都那麼貴了,不差一個鐵架,這次C達人問我要甚麼材質,我選擇的是一般的鍍鋅鋼。

我的工作會常去一些大工廠,例如麥寮六輕或高雄的石化廠等。其實鍍鋅鋼材質也普遍用在這些地方。

它算是比碳鋼還好的材質了,當然,還是會生銹,就算不銹鋼也有分等級,304SS在麥寮那種海邊,一樣擋不住,316SS勉強可以。

總之,台北的環境,腐蝕性沒那麼強,鍍鋅鋼撐到20年甚至更久基本上沒問題。

但是我想到螺絲。我的工作有時候要去工廠將舊品更換成新品,當要拆一顆用了10年已經嚴重生鏽卡死轉不動又粗的非不鏽鋼螺絲時,我曾經四顆拆了半天以上...

所以我打算將鐵架螺絲換掉,改成不銹鋼螺絲,這樣以後要拆時,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達人說沒辦法拆開配,於是我向他要了樣品,自行去不銹鋼螺絲專賣店購買。

壁虎,一台份4支 (左邊是樣品、右邊是我買的)


長螺絲,一台份4支 (左邊是樣品、右邊是我買的)


短螺絲,一台份10支 (左邊是樣品、右邊是我買的)


原本很讚的構想,還是有點美中不足。

先說螺絲,我沒買到螺絲頭一樣的,就是頭內側還有個4方型凸起的樣式。

所以鎖的時候要兩邊用工具對鎖,而且定位時無法嵌入孔內,比較麻煩,達人覺得我很浪費他時間~~

然後短螺絲我買長一點點的,有兩顆剛好用套筒扳手會不好鎖...

壁虎達人有給我不銹鋼的樣品,結果我買的是尺寸一樣,但結構稍微不同,達人說他那種可以固定得更牢...

總之,買來的不好用啦,不過他還是用這些幫我裝了,我猜他心中很不滿意這部分的品質,因為沒達到他的要求...

我也是很過意不去啦... (但是裝還是要裝,再怎樣不好用,還是比原來配的螺絲好)







往後如果有人要這樣做,記得買一模一樣的嘿!!

對了,一台份的不鏽鋼螺絲大概一百多元而已。
您真是有夠厚工的!

連這個螺絲部分都這樣精細,很明顯是工作專業所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