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個除水垢的基本上可以算是沒用啦! 因為太小了! 水流經過時間不夠長! 作用的時間根本不夠!目前規劃是 : 冷水 -> 熱泵 -> 電熱 -> 出水建議應該加一路,由 電熱 回到 熱泵 的迴路! (當電熱溫度 < n 度時, 把 電熱桶 的水,迴到 熱泵 中重新加熱)在晚上沒人使用之後,可以使用 熱泵 比 電熱 有效率來進行加熱! 加熱的溫度可以不用太高,給第二天早晨想要用熱水的住戶有良好的感覺!
禮誠工作室 wrote:那一個除水垢的基本上(恕刪) 之前推坑我熱泵的那個朋友~ 它的配置是太陽能 -> 熱泵- -> 電熱然後又搞回水!一種完全不在意回不回本的問題! 只在意爽度的裝法當時候安裝的試機照!如果是要抓電熱桶溫度的訊號~ 可以把電熱棒換成預留感溫孔的款式!就能塞入一顆2C的溫度探頭把訊號送回來判斷啟動回水的依據
balllinmouse wrote:之前推坑我熱泵的那個(恕刪) 請教B大目前小弟家中(彰化)的裝置應該為:太陽能 -> 電熱(儲熱水桶)每年冬天的電費可觀若採用這個設計回路:太陽能 -> 熱泵- -> 電熱請問有建議的方案?品牌?大概需要多少銀兩?感謝
edward147w wrote:目前小弟家中(彰化)的裝置應該為:太陽能 -> 電熱(儲熱水桶)每年冬天的電費可觀若採用這個設計回路:太陽能 -> 熱泵- -> 電熱 儲熱水桶的保溫是不是有問題了?不然太陽能出來的水,已經算是預熱過了,電費應該比其他人省才是除非你家的用水量不小?那麼用熱泵取代電熱就值得。不然熱泵平均價格最少要5萬左右,只是為了冬天而熱泵,夏天用不到,是否值得?可以思考一下
edward147w wrote:請教B大目前小弟家中(恕刪) 朋友就是搞這個方案~ 原本只是單純為了省電所以配置太陽能->電熱!後來弄了一個大浴缸~ 所以中間又加了一套300L熱泵但是他這樣弄起來就起始的購置成本相對高~ 不過穩定熱水加上泡澡的用水量大!水用越多的情況下~ 熱泵產熱的換算成本相對是目前比較高效益的方式!但是他弄搞了單獨一套回水器~把太陽能跟熱泵兩者之間做一個回水! 但是機制是透過溫度探頭觸發..找一天去他家在拍一些比較詳細的照片來補充!至於應該配置多大規格的熱泵...其實我覺得這很複雜!關係到浴缸多大~ 家裡人口數 . 每個人洗澡的方式時間! 還有洗澡的間隔!越大當然越好~ 但是初期設備成本一定高! 這就是盲點...怎麼科學的合理判斷出到底應該用多大的熱水供應設備! 這點我也想聽聽網友的想法!我原本有打算測試我自家的熱泵! 110L 如果持續適當水溫淋浴10分鐘~ 桶內溫降變化!然後隔10分鐘~ 在持續適當水溫淋浴10分鐘~ 繼續桶內溫降變化!看到什麼程度已經達到沒辦法正常洗澡的水溫! 這樣的方式是不是就能有一個相對客觀的方式給網友了解!到底要選多大的熱泵~ 包括我自己也在想~ 當時候買110L是不是買小了!如果250L那款~ 是不是更適合我們家庭的6人結構? 不過起碼省電都還是有成效的!我就欣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