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圍繞在DC直流變頻冷氣 省電問題上 首先簡單的 舉例說明 不必太複雜話
1.例如一房間3坪 如果你用DC直流變頻冷氣8000btu與傳統式冷氣12000btu同時運轉請問
下降至27oC何種比較快
2.一般冷氣經銷商 根本就沒依據你家環境狀況如何而安裝 一昧的只要把冷氣賣出去就好
因為冷氣的冷房能力攸關 價錢問題 更何況台灣冷氣經銷商稱一噸8000btu與美規12000btu
差距十萬八千里
3.故你用最簡單的方法判斷 這家冷氣經銷商專業不專業 其實有2種方法判斷 你跟冷氣經銷商說
你要裝冷氣如果他只要說要到現場 看看 這就符合專業 要件
4.在施工時 冷氣安裝室內高度必須高於室外機為什麼 因為壓縮機冷凍油會因溫泉上升而蒸發 久 而久之 就會管線阻塞與壓縮機失油等問題發生
5.在施工時 必須代它們的眼睛 高低壓複合表 為什麼 因為 製造廠製造 冷氣時在室外機添加一定冷媒 但各家不同 因為裝冷氣時不知你家的管線長短 故必須以高低壓複合表 +-你的冷媒 以達到在冷媒到毛細管蒸發器 蒸發的最佳點
6.DC直流變頻冷氣會比較省電嗎 我懷疑 比如 電腦p4會p3快 嗎
7見仁見智 也許是例冷氣--- 往復式飽和-----迴轉式飽和-----直流變頻冷氣 只是製造廠的生存之道罷
有些應該是打錯字吧,看不大懂
冷氣運轉到確定溫度,當然是大噸數會先到,但是標示方法要告清楚就知道差異啦
至於變頻比較快還是傳統比較快,實際上同噸數應該都差不多
冷氣本來就是以能到現場確定最好,但是自己也要做足功課
不然商家隨便說你也信嗎?
買冷氣最基本的是否西曬,是否頂樓,是否挑高,空間大小
不然跟買雜貨有什麼不一樣?
變頻冷氣是否省電,沒有自己繳電費大概都沒什麼實際的感覺吧

拿電腦來比較,應該說一顆耗電120w的cpu跟65w的cpu,您覺得哪一台會比較耗電
拿速度比好像是錯誤的比較方式喔
往復式機種,迴轉式機種都是壓縮機種類吧
還是同一句話,歡迎您拿自己的荷包幫大家做實驗,這樣就知道變頻與傳統的用電差異有多少了
不是從自己的荷包裡面拿錢,講話都比較大聲的樣子

液體變氣體吸熱 媒介物是冷媒(R-12 R-22 R-134A R-502等等)
2前面囉嗦一大堆 主要是因冷凍油經壓縮及高溫 多少會隨冷媒蒸發 久而久之累積在毛細管(內徑很細)內 會造成半阻塞 而影響製冷效果 如果室內機比室外機要高 等冷氣機停機時 積在室內機
因落差關係 冷凍油會慢慢回流到壓縮機 這樣的解釋你滿意嗎
2.有關窗型冷氣不冷 效果比較差 關念差也 我簡單說明----窗型分 上下左右吹風口( 日立 左吹風口 聲寶右吹風口 ) 如果你家冷氣窗口 在右角落 你裝右吹風口冷氣 我保證你家的一定不冷 為什麼 因冷氣機的面板 有一出風口與回風口 因此等你冷風剛吹出時 就被回風吸回 請問冷氣那會冷 另外 冷空氣是由上往下壓 熱空氣是由上往下升
3.建議 吹冷氣請增加一台型電扇讓其左右迴轉最佳 為什麼因人在同一大氣壓會不舒適 故由電扇
造成正壓與負壓
4囉嗦一大堆 請各位看官 見諒 4年生的嘮叨與語文造詣
5615 wrote:
.有關窗型冷氣不冷 效果比較差 關念差也 我簡單說明----窗型分 上下左右吹風口( 日立 左吹風口 聲寶右吹風口 ) 如果你家冷氣窗口 在右角落 你裝右吹風口冷氣 我保證你家的一定不冷 為什麼 因冷氣機的面板 有一出風口與回風口 因此等你冷風剛吹出時 就被回風吸回 請問冷氣那會冷 另外 冷空氣是由上往下壓 熱空氣是由上往下升
我家有兩台窗型(臥房5.5坪) ,一台分離式(7坪).都是同時期裝的,約六年了.
分離式裝二樓,室外機在6樓頂室外地板.
只要調28度,不用加電扇也會覺得冷度夠.
我的房間在五樓,裝 National (2500kcal/h),雖然是頂樓加西曬,
但印象中剛裝的時候不用電扇也能讓房間降到25度.
現在調27度的話加一台電扇溫度也降不下來,壓縮機一直處於運轉狀態.
有請人保養過還是一樣.出風口溫度量過為20度,但房間頂多降到29度.
四樓的歌林不低水也是相同狀況.
感覺分離式要比窗型耐用.
5615 wrote:
1 你誤解 ----電扇不能降低溫度 只是讓空氣由負壓與正壓對流 讓人比較舒適 不信你可試試
2.冷氣機溫度顯示 是回風的溫度 並不是室內的溫度 實際溫度另掛溫度計(通常差2oC+-)
3請注意你家冷氣機的出風口 (屬於左出風口or右出風口) 注意你裝的位置
4更正 熱空氣是由下往上
5.冷氣機只有控制溫泉 對於溼度而忽略 如果在室內擺一些的水 會讓人更舒適
6依我家來說 4f-3.5坪窗型(8000btu)3f3.5坪分離式(8000btu)溫度設定25度同樣運轉效果一樣 只是窗型壓縮距離你比較近 而比較吵而已
7老實說 我是82乙級空調士 76甲級電匠 92乙級消防士
我的意思是分離式那台設定28度,整個房間溫度就可以感覺到夠冷,不需在加電扇幫助.
而我房間那台National就算設定到27度,壓縮機會持續運轉都不停,因為溫度降不下來,
實際以溫度計量約29度.人還是覺得熱,要在加支電扇對著人吹才會覺得舒適.
冷氣機本身沒有室溫顯示,問題已經不是在左右吹或安裝位置,而是以前可以,但是現在不行.
冷氣會吵大概是風扇軸承磨損了,壓縮機底部的避振老化了.
換掉後噪音已經降到跟新買的差不多了.但就是再也不夠冷了.
冷氣機的是外主機是不是要比室內機低? 這不一定啦
室內機由液態進入氣態,是吸熱方式,所以這時候出機器的應該是接近氣態
室外機由氣態進入液態,是強制用壓力放熱,所以這時候的機器是氣態進液態出
如果以純物理來說,氣態應該比液態輕,所以應該要在上面
因此室內機液體,室外機氣體,為什麼是室外機在下面?
應該是讓室外機從來的氣態空氣變成液態往下流比較正確吧
但是因為這個距離取決於壓縮機運送冷媒的能力,室外機在附近的話,在上面放在下面都不是問題吧
請釋疑一下,我不是電匠,也不是空調技術師,但是小問題請教就是了至於冷凍油堵塞毛細管,這個實在不能說服我
毛細管之所以是毛細管,就是因為他的管路狹窄
要利用重力把毛細管裡面的冷凍油拉回室外機
那最起碼要一兩個月不用冷氣才有機會發生吧

電風扇應該也不是造成壓力的問題吧
室內有壓力差,必須是外來的風進到室內出不去,才有壓力差的問題
風扇的冷卻效果在於他快速通過皮膚表面帶走熱度
在有電風扇和沒有電風扇的狀況下
空氣不流通,會經過皮膚表面的冷空氣量遠低於有電風扇時的狀態
因此電風扇除了促進室內溫度快速到達一致的效果外,主要來自於溫度交換速度的快慢
至於正負壓,這個室內電風扇是做不到的
窗型也是有安靜的,我覺得是單看壓縮機技術層面比較要緊哩
另外
冷氣機不一定都有溫度顯示的,例如我家的就沒有,只有遙控器上設定溫度而已
家用小型空調效能,基本上是DC直流變頻>AC交流變頻>定頻機種,但DC直流變頻壓縮機貌似有限制[沒有大顆的壓縮機],當然DC與AC效能差異,書上是說10%但參考看看就好,因冷氣效能不是只看壓縮機.
變頻會比定頻省電並不只是改善停停走走問題,最重要的是:[好的變頻它能抓出該怎出力],如騎自行車時您能精確控制腳踩下去的時機~出力~速度~深度,所以市面上變頻電風扇,它雖都是持續定速轉動,但也會比定頻電風扇省電.
但是否要用變頻機種要依使用狀況來選擇,如您變頻冷氣裝在一年開沒幾天的客房,很可能省下來的電費,用10年都無法抵消所增加的設備費!
下面是一般分離變頻式冷氣簡圖[獻醜
],變頻式壓縮機因要精確控制冷媒,所以大部分都改用電子膨脹閥,且為了減少冷媒通過膨脹閥的聲音[嘶~嘶~],所以這東西大部分都會裝在室外機內.
PS:
要注意一件事,[膨脹閥>室內機蒸發器>壓縮機入口]這一整部分,您可以將它們一起都看成是[蒸發器]來分析,所以安裝新機時冷媒管長度,如符合原廠規定內就沒冷媒不足問題,這觀念書上沒教的~
換另一個角度看,如拿掉蒸發器與室內風扇,但將冷媒管拉長並在室內轉來轉去,一樣有冷房效果;同前如把冷媒管拉到水族箱內底部轉來轉去,也可以降低水族箱溫度[當然不能用銅管],以前我的水草缸就是這樣改裝的.
我個人認為室外機裝的比室內機低會比較好,是因為防水能比較恰當,但實際安裝位置還是要依現場狀況,但無論怎安裝~建議務必考慮務後檢修問題,如下圖室外機比較高時~日後冷媒管的包覆皮破損時,水會順冷媒管由銅管與包覆皮間隙滲入室內[毛細作用+地心引力],這地方防水劑打不到的.

[懶的畫我顛倒用]室外機比較低時萬一管路老化,水也不會滲入室內,因為水都往下走[地心引力幫您防水],防水施博說一句話:[要防水就要不做防水].

變頻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優點:瞬間啟動電流不會爆表!所以配線容量被限制的房間,有時也只能用變頻冷氣,但有些人還經濟考量用定頻機種,讓線路偶而有超載狀況[如07/14新聞就有事故發生].
我不是冷氣工也沒執照,但因遇到不少爛師傅被操到翻~
我家小妞蛀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