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請安裝的廠商,用冷媒把原先冷媒管裡面的雜質沖出來",
雖然R410是環保冷媒,ODP=0,不會破壞臭氧層,
但是它仍是溫室氣體,而且成本高,拿來做迫淨(Purge)實在很浪費。
而且一般家用分離式冷氣機,不管定頻變頻幾乎都採用渦捲式壓縮機,
沒那麼容易因為雜質受影響,系統內最怕雜質的元件是膨脹閥或毛細管。
不計成本的廠商,會在冷凝器出口到減壓元件之間裝設乾燥過濾器,
省成本的會裝個過濾器,都是用來過濾施工時不慎掉入管內的銅屑與髒污。
現在的銅管加工廠,即便是大陸廠商,都導入自動化設備,
管內潔淨度都有一定的水準。
問題的根源是現場施工的師傅,在進行切管擴口工作時,
是否使用標準工具,並謹守標準做法,使銅屑沒有進入銅管的機會,
沒用完的銅管是否有蓋回帽蓋或是另以其他方法避免污物進入。
在工作現場用冷媒迫淨,在壓力不足的情況下,
只是讓污物或銅屑更深入罷了。
acoolgirl wrote:
TO: uglycat 大大
請問台灣哪邊有"生產"被覆銅管 請你跟我說?(恕刪)
煩請大大 google 一下。
聲明一下,我不是空調專業。我只是對金屬熔解略知一二。
C1220 含銅 > 99.9%, 磷 0.015-0.04%。不像C1100 只規範銅 > 99.9%, 不規範磷。
不同合金有不同的性質,價錢也不同。
倒不是說成分不純銅管就不能用,只是性質略差,可能影響到一些性能。而且付出高價買低價品而已。
要製造出合乎規格的合金,製程還有品管都不能馬虎。不過,二三流工廠為了節省成本,省略該做步驟成為常態。就算真的有品質檢驗紀錄單,那也只是「抽驗」。甚至是專門用來應付檢驗用的樣品而已。你說它真的成分一定不純倒也未必,但不合格率偏高就理所當然了。等而下之者當然就是拿不良品來濫竽充數了,反正100個終端客人有99個客人不會驗。但如是中間商或中間組裝廠,就不會輕易被騙了。
Tony wrote:
一般家用分離式冷氣機,不管定頻變頻幾乎都採用渦捲式壓縮機,
沒那麼容易因為雜質受影響,系統內最怕雜質的元件是膨脹閥或毛細管。
...(恕刪)
據此咱要講幾句話:
1.
一般家用分離式冷氣機捨得用渦捲式壓縮機的廠家只能用一隻手的指頭來算,
定頻機除了日立有渦卷式之外,其餘全部都是單轉子迴轉壓縮機的天下,
至於變頻機嘛,還是以單轉子迴轉壓縮機&雙轉子迴轉壓縮機為主流啦!
想見到渦卷壓縮機......
大概只能從日立的精品型機器、Set-Free和大金頂級的VRV、三菱頂級的VRF系列機型看得到。
2.
系統內最脆弱的是壓縮機冷凍油,容易因舊管殘留物的化學變化而變質,導致潤滑失效,
這種變質不是剛裝機就能發覺,等到壓縮機駕鶴歸西時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舊管能不用就甭用,否則還是清洗乾淨為妥。
jorpan wrote:
各位~~整合一下所有...(恕刪)
那個 你要不要先把 產地 的定義搞清楚
還有 在什麼情況下 可以打 MADE IN XX
這串 除了有黑心商人 怎麼還一堆不懂裝懂的
補充兩串google都google的到的常識
日本の2009年度の銅地金生産は149万トン、’07年度には過去最高の158万トンを記録した。原料となる鉱石はほとんど海外からの輸入で、2009年度の銅精鉱の輸入は485万トン(銅分約30%)に上る。輸入先は、チリ(全体の36%)、インドネシア(20%)、ペルー(16%)、オ-ストラリア(9%)、カナダ(7%)など世界各地に亘っている。
銅鉱石の生産は世界全体で1510万トン(2005年現在)である。その内訳はチリが35.2 %と大半を占め、以下米国7.5 %、インドネシア7.1 %、ペルー6.7 %、オーストラリア6.1 %、中国5.0 %、ロシア4.6 %と続く。かつて日本は日本三大銅山とされる足尾銅山、別子銅山、日立銅山等、多くの鉱山をかかえた輸出国であったが、現在は全て廃鉱となり100 %輸入に頼っている状態である。
但是把話題引到這點的人,是不是可以視為刻意誤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