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來越覺得 並不是所有家電都要買公司貨.... 有點後悔

請教各位大大
若是日本的電器用品
是在日本亞馬遜買比較便宜嗎?

chrischang80 wrote:
之前某個賣鍋具的水貨...(恕刪)


最近百貨周年慶強打的MWF鍋具,買的人如果看到amazon上的價錢,應該會馬上吐血~

稅金+運費可能一半價錢都還不到。

其他 Dyson / air-o-swiss / lightair / irobot etc.也是價差很大。

我寧願自己買,壞了沒保固不能修就再買一台都還比台灣划算。

只要你買的東西不是超重;自己英文不要太差,選標準運送(時間較長運費低),可以省很多錢的~

相信很多人早就習慣自己比價再從國外直接下單,如果曾經在國外求學工作生活的人更是。

這篇應該要推~

國外的許多產品,換算運費下來都比國內便宜

但好奇的是這些物品不需要被課稅嗎?

還是採抽查? 抽到才課?

感謝

rabbit76533 wrote:
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恕刪)而且更可惡的是 台灣代裡進來的通常都是國外已經賣一兩年 退流行的東西
賣的價格還是貴桑桑....扯到不行阿XD


大概要養維修人員和庫存零件吧!
我剛剛連上去發現還有中國版的亞馬遜....

請問大家都是從美國運過來還是也會買中國版的呢?
kelvinshoo wrote:
國外的許多產品,換算...(恕刪)


AMAZON是照步來的,會預先估稅並要你預繳,多繳的會一段時間後退給你(當你都已經忘了這回事的時候...)
淘寶寄來的通常貨運商都有自己的途徑,不管是小三通還是枱面下的。賣家給你的運費幾乎都已含全部費用,但如果是大型貨品或傢俱,為了保險你最好還是和賣家確認清楚,有的只到港或發運倉,如果還要自提你會很麻煩。
至於EBAY或其他網購變數較多,主要要看貨運方式而定。如果是透過UPS,FEDEX這類的都要報關,所以稅可能會被打到,除非你有別的"管道"。要省就要請賣家寫低價。

透過郵政系統運送的,運費便宜,但中槍率高,很多人收貨時都會看到重貼的海關膠帶就是這樣來的。有機會可以去海關觀摩他們怎麼拆封的...吔...提醒你,被拆過的要仔細檢查所有東西有沒有到齊、東西有沒有被拆壞...還有,被課到後要仔細計算稅金,因為他們是會算錯的,沒錯,會算錯多收的喔! 有錯可以去申請退錢。只是那個程序會讓你很譙。
其實被課稅的貨,照規定是要在收貨時當下檢查貨品及稅金,有異議要當場拒收,但XXX的,會有多少人有空現場拆一堆檢查咧? 等到事後發現有問題又要提出退稅申請...公家機關的規定總是與現實脫節...

想要閃掉課稅,可以的話請賣家不要附真實的INVOICE,或者在報值處寫低於台幣3000,甚至就寫gift、二手貨,很多國際賣家經驗豐富,你提示一下人家就知道了。只要不要太離譜就不會被課稅,當然你同一全新品買一堆,還要寫什麼二手、或者金額超出常理,不被重估課稅也難。
就算被課稅 價格也比台灣代理商貨便宜
功能又齊全 款式又新...

買代理商的圖的可能就是中文化說明書 和那可有可無的保固吧XD
(有多少保固是真保固? 還不都是說人為因素不保固或消耗品不保固?)
CK300M wrote:

想要閃掉課稅,可以的話請賣家不要附真實的INVOICE,或者在報值處寫低於台幣3000,甚至就寫gift、二手貨,很多國際賣家經驗豐富,你提示一下人家就知道了。只要不要太離譜就不會被課稅,當然你同一全新品買一堆,還要寫什麼二手、或者金額超出常理,不被重估課稅也難。
我回文最怕碰到言之無物直接把別人打成信徒的腦殘 因為我遇過!!
就台灣的錢好賺阿
反正重罰也才一點錢

最可悲的是一堆在地生產商品賣的比國外貴
甚至台灣只能用到次級品
唉....
音響類投影機我會優先考率水貨...呵呵呵呵水吧!
老婆要買Philips飛利浦智慧萬用鍋 HD2175
不小心連到對岸去,
發現對岸和我們的型號居然一樣,
而且型號更多,
最重要的價錢,
我們又是贏很大了。

有人可以確定從對岸帶回來用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