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採用的技術不知是何種類型?
國外所採用多半為DVB-C,也就是類似我們目前<數位無線電視>DVB-T的技術的有線版本
若採用這種技術以達到高畫質是有可行性的,而且因為是通用標準,市面應該可以自行購買機上盒以及電視卡,這樣一來PC的支援也不會是問題.
像日本的BSD也是開放廠商自行製造接收機,這樣消費者比較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採買機上盒,硬體廠商也比較可以自由發揮,不必被播送業者綁住.而消費者因為自由度增加,也連帶收視戶增加,也直接帶動播送業者本身的利潤.
目前台灣數位電視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機上戶規格不明,而且綁機子(定址解碼),畫質差,標準不一,PC應用性沒有,連接個MCE或是未來的VISTA作業系統皆不能.如果政府真要推動數位化,應該考量制定統一的數位有線放送標準纔對.照目前業者這樣搞法是行不通的.
亮哥 wrote:
台灣目前的所謂<數位第四台>或者稱為<數位有線電視>
其所採用的技術不知是何種類型?
國外所採用多半為DVB-C,也就是類似我們目前<數位無線電視>DVB-T的技術的有線版本
若採用這種技術以達到高畫質是有可行性的,而且因為是通用標準,市面應該可以自行購買機上盒以及電視卡,這樣一來PC的支援也不會是問題.
....(恕刪)
是採DVB-C規格,雖然是通用規格,理論上只要市面有販售DVB-C接收機買來用就可以,但每家有線電視業者所使用的傳輸頻率與設定都不同,所以目前DVB-C機上盒都是由業者提供符合其傳輸規格與設定的客制化接收機,這也代表如果搬家更換有線電視公司,機上盒就得更換,因為不同的業者使用的傳輸設定參數皆不同。而機上盒這些設定參數的功能,很可能都被有線電視業者閹掉了,至少我研究我家這台很久,都沒有看到可以設定這些參數的地方。
由於有線電視公司提供的機上盒實在很爛,原本我也想既然用的是DVB-C規格,應該可以自己買好一點的來用,也在網路上找了許久,國內有廠商製造,但不提供內銷,就算在歐洲,販售的機上盒大都是DVB-T,只有在幾個德國網站有看到DVB-C的機上盒。
以現階段而言,市面上找不到販售DVB-C機上盒,就算有,也可以讓使用者依據有線電視業者規格設定自行設定接收頻率參數,但我相信業者一定不會把這樣的資訊公開給使用者,因為他們除了要賺每個月的收視費外,還要賺機上盒的錢...
這就是台灣消費者必然被台灣數位有線業者宰制的宿命,唉~~
新房子近期內也會完工~正在考慮要怎麼選擇.....
當然~業者沒得選~只有訊號能選一般類比的或是數位的.....
爬文後發現~若要"多接"的話似乎只能選擇類比的....

題外話~剛剛順便去逛了一下他們的官方論壇~
發現他們提供的"網路"服務好像不怎麼樣......
品質有待考驗,制度不健全.
能像樓主喊出,數位地四台真棒的,我想除了業代外.
要用戶喊出來的,我想沒幾個.
數位若沒有達480P以上..注意喔,是以上.
我想申裝是沒多大意義的,只會帶來很多設備功能的跛腳而以.
720P 1080I P等....高清,在數位放送下,才是真正有達到數位兩個字該有的意義.
我也很想知道,如同 BSD~
如果衛星傳送 480 I 的話, 不知道會花錢裝的人有多少 ?
跟現在所了解 1080I 兼具 杜比聲道傳送下,更想裝的人有多少?
SO~ 就如同上面某兄說:在等個幾年看看.
歡迎~HD.club 精研事務所
http://www.hd.club.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