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wu wrote:
Hi! 您的測試與我在第一篇的描述幾乎完全一致. 意即大金新機種從風口吹出的風, 溫度的範圍相當廣, 像您的機子可以吹出7度, 而我家的是11~12度. 但也有可能吹出高達25度的風. 除非有一台溫度記錄器持續記錄出風口吹出的溫度來觀查, 否則雖然吹出風可以吹到7度, 但若等一會兒又吹25度, 則室溫不是馬上又讓溫度提高嗎?
這個部分我的見解如下,
我覺得只要機器本身可以適應溫度變化即時調整輸出溫度,
並且室溫大致上能夠維持平穩,
出風口要出25度以上的溫度我覺得並不是問題.
以我的狀況來說, 我在自動模式下設定溫度28度,
當機器運作進入穩定期之後, 出風口溫度大約在16至19度之間,
這個浮動溫度就是機器因應溫度變化自動調整溫度輸出,
但是此時溫度計顯示室溫大約是28.x度至29.x度.
因為溫度計本身的精密度並不足, 所以對於這樣的溫度範圍我覺得可以接受.
事實上我的電腦在室內機下方附近,
當我在使用電腦時冷氣的風吹下來我還會覺得小冷.
我一直強調大金的新機種並不是不會冷而是不夠冷. 意思是(跟您說的相符), 過去舊機種大都是吹出最低溫, 等到室溫降得比設定溫度低後才慢慢回溫, 再降低再回溫. 而大金新機種則是尚未到達室溫時就開始回溫, 高到某一程度後才在降溫, 如此一來, 幾乎不可能到達所設定的室溫.
但是, 因為大金新機種又會參考室外溫度(意義未明)而隨室外溫度冷或熱. 所以會造成, 白天不夠冷並高於設定溫度1~2度(室外熱), 凌晨又過冷並低於設定溫度1~2度(室外冷).
在上述的情況之下, 我覺得安裝過程本身, 冷煤, 安裝位置, 回風都已是次要影響溫度的條件了. 而主要的問題應該是出在這一批新機種的溫控軟體與溫度感應. 這也回應了版主的疑問, 是否其他家也有類似的問題. 我想應該是沒有, 否則應該其他用他牌網友也會有類似反應....
這個狀況我個看法是雖然室溫還沒到達設定溫度,
但是機器認為室溫已經到達設定溫度,
所以開始降低輸出功率並進入低功率穩定狀態.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
因為室內環境的關係, 在室內各處所測量到的溫度一定不一樣,
但是室內機安裝的位置是死的, 他所感應的溫度不一定是我們活動位置附近的溫度.
就以我的例子來說, 我剛剛說到我使用電腦時會覺得冷,
但是我在床上癱著看電視時, 則覺得溫度剛好, 不冷也不熱.
這就是室內位置對於冷氣感受的影響.
而機器降溫到設定溫度附近時, 低功率低風量的狀態下,
顯然在室內某些位置的溫度沒辦法被照顧到,
很可能冷氣正下方附近會覺得太冷,
可是在房間某個角落卻覺得太熱.
這是我玩我這台冷氣一個月來的感覺, 單一感應器就是沒辦法照顧到房間每一個角落.
這應該是目前小型室內空調的盲點所在.
寫到這裡讓我想到幾年前, 三洋冷氣有一款強調他的溫度感應器設在遙控器上,
這樣冷氣可以隨時適應遙控器的位置調整工作狀態 (當時還沒有變頻機).
不過這個概念似乎並沒有被承襲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