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Dyson及Miele吸塵器的開箱文已經很多了,今天就來和大家開箱分享一台足以和Dyson、Miele一較高下的吸塵器:德國Karcher VC6300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在之前的討論文就有提過,老頭在用過Karcher、Dyson、Miele三個品牌後,對VC6300的種種精巧設計還是念念不忘,雖然台灣到處都買的到D & M,但老頭還是撐到這次出差新加坡,順便給它拎一台回來。現在趁著在旅館裏沒事,就趁熱做個開箱給大家看看吧~

這篇貼文除了開箱外,也會仔細介紹特點並穿插五段幾段影片(列在blog原文最後),儘可能說明為什麼老頭對它情有獨鍾的原因。當然免不了可能會與用過D & M的經驗做一點比較,這就要請大家客觀看待了,老頭以前就說過,只要自己用的開心就是好機一台,管它是三仟的還是三萬的都一樣,這不是在比大小的,所以不要互炮哦。

德國Karcher是全球清潔機具的領導品牌,小從家用高壓清洗機、吸塵器….大到用人駕駛的清潔車、重型清潔機具等都是該公司的產品線。該公司的招牌外觀就是亮黃色(不是小黃屋啦),沒錯,主體清一色都是亮黃色的,沒什麼紅橙綠藍綻紫可選,想要挑一台小紫或桃紅的就可以免了。這不僅是該公司行銷政策蓄意長期經營的形象,也代表集中設計資源於性能,而不是用在玩外觀遊戲,符合該公司一貫的務實精神。也由於一向堅持的德國品質及功能上不斷的創新設計,Karcher這個金字招牌才能立足市場70餘年。

VC6300是Karcher在家用乾式吸塵器的最高級機種,同系列的其實還有VC6100,VC6200,主要差別就在吸力、遙控功能等,其實各機型間的金額差距不大,要買這種等級的吸塵器就不要省那點錢,一次買足功能比較重要,因此VC6300還是最好的選擇。

基本規格:
- 一般輸出功率:1800W
- 最大輸出功率:2000W
- 最大吸力:400W
- 集塵袋容量:4公升
- 工作半徑:10公尺(含電線)
- 電源:220-240V
- 頻率:50-60HZ
- 電源保護:13A
- 機體淨重:7公斤
- 標準配備吸頭:ComfoGlide兩用主吸頭、寢飾織品吸頭、細縫吸頭、毛刷吸頭。

主要特點:
- 德國本地製造
- ComfoGlide 兩用主吸頭,在吸硬質地板時不用擔心刮傷表面;在吸地毯時它的獨特設計可以減低30%的阻力,卻不會影響吸力。
- QuickClick 快速吸頭更換/收納系統。
- EasySlider 機體側邊360度旋轉環,不會卡死角,避免撞傷傢俱。
- 底部有5個360度PV膠輪,移動靈活且不傷地面。
- 五段式吸力調整遙控手把。
- 待機功能,便於接聽電話或暫停工作。
- 14段式快速伸縮管。
- HEPA 12過濾器。
- 防灰塵洩漏式封口集塵袋,以及快速抽換式設計,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 噪音等級:最大輸出時66Db (請參考blog原文最後--影片5)
- reddot設計大獎

開箱:

1. 大老遠從賣場扛回來的外箱, 這位小姐一付用起來很輕鬆愉快的樣子~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2. 箱子上印有德國製造、德國品質的明顯標示,看來德國佬也早知道”德國製”這幾個字的行銷價值有多大了。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3. 一開始沒注意現在買有送”氣動渦輪滾刷吸頭”,還另外從配件貨架拿了一支要去結帳,服務小姐趕忙叫住我,指著箱子上這個貼紙說:”現在有送的啦!” 現省新幣54元,嗚~謝謝好心的大姐~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4. 打開外箱,可以看到裏面有ComfoGlide主吸頭、現在額外贈送的渦輪滾刷吸頭、附遙控手把軟管、多段式快速伸縮管。不過我看原本應該不是這樣放的,而是在新加坡當地放入促銷送的吸頭以及當地的保固卡,因此重新放置過,還算塞的剛剛好。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5. 首先介紹ComfoGlide地板/地毯兩用主吸頭。吸頭整個質感做的很好很紮實,不會讓你懷疑它是那裏拼裝來的一堆塑膠(事實上整套系統都會讓你感受到德國製品的水準)。這支吸頭的關節設計真的很棒,不管是對高處或對沙發底下都很靈活。它有三段關節可供活動,如下圖藍色標示的二個位置都是上下活動關節,確保吸頭貼地的效果,紅色的則是360度左右旋轉關節。這幾個關節設計很靈活卻又能保持支撐力,不會在抬起吸頭的時候像某些產品會整顆頭下垂,每次吸頭著地的時候就像在打地板一樣。(請參考blog原文最後--影片1) 現在有些產品開始在主吸頭內設置滾刷,但我反而不是很喜歡這種設計,一則是需要刷地的機率畢竟較小,最大的原因在於當你不用滾刷的時候,經過的氣流可能會將較大的污物卡在刷毛上,那看起來實在不是很令人高興的畫面。Karcher這種實用的設計比較合乎我的需要,真的要刷東西的時候再換專用吸頭就好了。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6. 吸頭背面是它的設計重點。吸入口前後有二條紅色軟毛是用來對付地毯的,當切換到地毯檔位的時候它們才會接觸地面。吸頭前後二端則有整排的硬質刷毛,專門用來吸硬質地板,刷毛間的缺口可以引流也能降低移動時的阻力。後方第二活動關節內的則是一顆加大滾輪,後面會介紹它的特點。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7. 切換到硬質地板檔位,兩排硬毛刷就會升起。同時可以看到吸頭底部的曲面風流道設計。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8. 再來就是這次附贈的氣動渦輪滾刷吸頭。這是由藉由吸塵器本體的氣流大小來控制滾刷速度。照片中手指的部位是一塊可以浮動的平板,以便於吸頭可以服貼在物體上。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9. 滾刷吸頭的接口端也可以選擇固定垂直角度,便於平面滾刷,或者是360度旋轉,便於應付不同角度的平面。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0. 接下來就是附有遙控把手的軟管。VC6300使用的是紅外線遙控,這可以避免有些使用”管內線控”的產品用久了會接觸不良、配件成本昂貴、以及靜電導電等問題。而且由於VC6300的工作半徑可以長達10公尺,用遙控的方式遠比走回吸塵器用腳控制開關、風速來的方便。把手上的按鈕分別是”增/減風速”及”電源/待命機能開關”,握把處也有貼心的防滑層,操作起來握感比較好。VC6300的握把對我來這種小手小腳的人來說是剛剛好,握感輕盈舒適,之前用過其他的產品,老是覺得很大一把,有的就是怎麼握怎麼奇怪,不知是為西方人設計的,還是我的手真的太小咧….?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1. 握把環的背面就是紅外線控的電池室,要放二顆4號電池。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2. 接下來就要介紹質感及功能俱佳的伸縮管了。這支伸縮管可拉長到14段,配合超長的軟管,能讓吸塵器的操作半徑達到10公尺的距離。紮實又有點沈的感覺,拿在手上會有種想扁人的衝動~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3. 這支管最棒的地方就是獨家的快速伸縮控制柄,也就是照片中刻有箭頭標示的黑色控制柄。只要按照它的箭頭方向微微推動,就能鬆開內部的控制鈎,滑順的伸縮管子到你需要的長度即可,鬆開後它會自動鎖住定位。想像一下,就像二隻手握著一支伸縮棒,往任一端拉就會伸長,往一端推就會縮短,簡單好用(操作方法請參考blog原文最後--影片2)。我曾經用過Miele類似的設計,不過用起來覺得它的按鈕設計比較緊,也沒有VC6300來的順暢好用。這支拿在手上就是會讓你在那裏玩個不停…呵呵~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4. 整支拉出來真的蠻長的,適合用來對付高處或天花板。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5. OK….配件層終於要show完了,最後出來的就是快速入門、操作手冊、保證卡、電池等等。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6. 搞了半天本尊終於要出來了。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7. 先來張正面照。坦白說,老頭從沒有買過黃色的家電或設備,這不算是我喜歡的顏色。但我不得不說,這台VC6300真的黃的漂亮,特別是搭配兩側的髪絲紋金屬飾板,亮眼卻不失質感。照片中這一側的內部是後面會介紹的QuickClick吸頭收藏夾艙,以及藏在飾板後方的HEPA濾網,當要更換HEPA濾網時,只要掀開飾板即可。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8. 髪絲紋金屬飾板成功帶出VC6300的質感,同時掩飾隱藏在背後的氣孔。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19. 換到另一邊。這一面則是集塵袋夾艙,上面的小窗口是袋滿指示器。乍看之下有點像太空人的頭盔,還是大黃蜂的頭…..。要更換集塵袋時很簡單,打開艙門就可以看到4公升超大容量集塵袋,拉出固定扣柄就可以帶出固定匣,接著拉住集塵袋的黃色拉柄就可以取出集塵袋,順便一拉拉環就會封口以防止灰塵外洩。取出集塵袋就可以看到背後的馬達保護濾網,原廠建議每用完四個集塵袋就要換一次這個保護濾網。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20. 轉到側面。上方是大型的電源總開關,下方則是軟管快速插口,以及旁邊的LED五段風速顯示器。當你使用遙控手把控制增減風速時,這個大又亮的五格顯示器會顯示目前的風速級數,而當你設定進入待命模式時,燈號會以閃爍的方式來表示,等你解除待命模式時就會自動回復你之前用的風速級數,方便你臨時接電話或暫停工作。此外,因為工作時會拖移吸塵器的關係,使用者通常都會在軟管出口端的這一側,因此將燈號設置在這個朝向使用者的方向,同時因為VC6300的工作半徑長達10公尺,從吸頭末端到吸塵管也將近5公尺,因此用較大的LED燈號可以讓你在遠距離就能輕易辨識風速的級數。從這些貼心的設計就可以看出設計者用心之處。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21. 換另一面。上方是電線收捲按鈕,下方是主吸頭掛置固定座,以及電線收捲口。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22. 從正上方看,中間是提把,兩側分別是電源總開關、電線收捲按鈕。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23. 最後再來一照外觀照,愈看愈耐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24. 現在來個大翻身,可以看到底部有5個360度滑輪,採前二後三的設計,保持最佳的方向性及靈活度。用來搭配獨家的EasySlider功能,絕對不會讓你卡在死角裏。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好了,終於開箱完成,接下來再說明一下VC6300的幾項特點。

特點介紹:

ComfoGlide兩用主吸頭
在主吸頭第二關節處內部就是ComfoGlide的不同於一般吸塵器的特點:一個近4公分寬的大型滾輪。這個設計在Miele也有,不過在關節設計、輪軸、導流上Karcher似乎好一點,但Miele的金屬底板質感爽度可又比Karcher好多了。

一般吸塵器的吸頭滾輪都在吸頭底部的二側,這可能會產生四種問題:第一,滾輪都不能太大,否則會使轉向反而變的不靈活,但太小用久了又容易損壞或鬆弛。第二,因為要縮小所以很多都是用硬質塑膠輪,但這就有刮傷地板的問題。使用軟膠輪可以保持靜音又能避免刮傷地板,但太小的膠輪壽命也可能較短。第三,滾輪在前方容易接觸灰塵污物,有些機種還不容易拆卸清理。第四,滾輪設置在吸頭前方或兩側,會使吸頭墊高,反而引響吸力。

ComfoGlide的設計聰明之處就在於它解決了這些常見的問題:
- 滾輪設置在整個吸頭的支點,這種單一滾輪配合加大的輪寬設計,反而更容易操控,就有點像是工地常見的單輪拖車或Dyson DC24的”Ball”一樣。
- 把滾輪設置在吸入口後方,由前方的刷毛、吸口先處理掉絕大部份的污物。
- 可拆卸式的加大型PV膠輪不會刮傷地板,不僅更耐用,也容易清理。
- 配合雙關節貼地設計,當切換到地毯檔位時,滾輪在後方輔助推移,但前方的吸口仍能與地毯保持貼合,因此不但不會影響吸力,還能降低30%的推移阻力。

QuickClick 吸頭快速更換系統
這是老頭會選擇VC6300的一大重點。傳統的吸塵器吸頭就是常常丟三落四,到後來吸頭就不知去那了。好一點的像是Dyson某些機型,可以將吸頭掛在吸管上,最起碼不會不見,但整支吸管就已經夠粗了,再掛上幾支吸頭就更顯的累贅難看,而且對我來說,看到髒髒的吸頭就掛在離自己近在咫尺的距離….實在不太舒服。再好一點的做法就是Miele的配件艙設計,可以將吸頭放在吸塵器的蓋板下,不會弄丟而且眼不見為淨,但也僅限於如此而已,不管是D & M還是其它的產品,最終免不了要停機-伸手取下吸頭-彎腰取放吸頭-再把它裝回去-開機,終之就是個麻煩。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擾,那麼 Karcher的專利QuickClick吸頭快速更換系統一定會讓你很開心。當你吸地板吸到一半,突然想要更換吸頭時,不用關電源,只要按一下遙控手把上的待機模式,此時馬達會暫停,然後將主吸頭釦置在掛座上,接著解開遙控手把(或用伸縮管也可以,連彎腰都省了),然後輕輕用腳將吸塵器夾艙扳開,如下圖,就會看見裏面已經夾放了三支常用小吸頭,此時只要將握把插到吸頭裏面,照著如圖的方向一拉,YEA~你就換好接頭了;要放回去也同樣容易,插進去輕輕一扣就會自動鬆開吸頭。同樣的,你可以隨時在三個接頭中切換,或著直接換回主吸頭。是不是超方便啊?哈哈~ (操作方法請參考blog原文最後--影片3)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這邊還可以發現一個貼心的小設計:當你打開夾艙時會看到三支吸頭是朝著軟管端方向斜放固定的,這是因為使用者要換接頭時通常就會站在軟管這個位子,同時用右腳扳開夾艙,此時順著這個角度將握把或伸縮管插進去就更方便了。可見VC6300的設計者真的很有心啊!
下圖是夾艙內附的三個標準吸頭,最右側的是細縫細頭,它的黃色段是可以伸縮收置的。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EasySlider旋轉環

講到這個又是很多吸塵器使用者心中的痛,那就是撞傢俱、卡死角。拖著吸塵器撞到牆角、傢俱應該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如果是三仟元一台的吸塵器也就算了,上萬元的吸塵器去撞到東西,漂漂亮亮的外殼刮花個一二道就夠讓你痛很久了,昂貴的傢俱被撞甚至拖行也一樣慘。而且撞到就算了,最討厭的是吸塵器還卡在死角轉不過來,如果用力甩軟管沒用,你還得走回去幫它喬個方向脫困。

OK,開心的時候又到了,VC6300的另一項獨家設計:EasySlider可以讓你擺脫這些尾大不掉的困擾。請注意看吸塵器下方的黑色環帶,YES,這就是EasySlider,一個可以環繞著機體做360度旋轉的環帶。當你在拖曳中撞擊或卡到牆角時,由於它會旋轉,因此可以分散衝擊力道,同時你只要再稍微用力拉一下,這個Slider環帶會配合吸塵器底部的5個360度滑輪,順著你施力的方向一路轉過來,就像是吸塵器的腰上裝了一個輪胎(or呼拉圈?)一樣,三兩下就從死角脫困了。哈哈~真是聰明的設計!(運作方法請參考blog原文最後--影片4)
[開箱] 德國Karcher VC6300吸塵器--Dyson及Miele的強勁對手


結語: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終於讓我等到出差的機會去扛一台愛機回來。吸力的大小說真的只有公正單位可以鑑測,但就像老頭以前說的,就我用過的經驗,這種價位的吸塵器吸力彼此間不會真的差到那去,在生活中使用絕對都是綽綽有餘。但VC6300的許多貼心設計與特點,以及相較之下合理太多的價格,才是它從諸多對手中脫穎而出,讓我撐了半天還是要買它回來的原因,也希望大家也都能找到理想中的好機囉!

購買價格及相關資訊、五段操作影片依慣例都列在blog原文最下方囉。
Karcher好物~~~



人妻貴婦的廣告再動人....我都寧可買一台Karcher


PS.老規矩很久沒來了,說好的疊疊樂呢?
Karcher真的是好物,只可惜不是行銷重點,而且他們也不太慣用鋪天蓋地的行銷手法,所以聽過的人很少,否則應該會佔有一席之地的。現在變成用過的人都說好,沒用過的就說....這是啥咪?
我還有一台Karcher的蒸汽清洗機,也是好傢伙一台,改天再來寫個開箱好了~

另外...sorry...疊疊樂....是啥?
Dyson及Miele是用110v的電
但Karcher VC6300吃220v的電源
如果家中只有冷氣旁有220v插座可插
請問Karcher VC6300吸塵器的電線能拉多遠?

k.k2001 wrote:
Dyson及Miel...(恕刪)


這有兩種情況,像我還在動工中的新家是早在廚房、每層樓的中心點都設計了220V插座,因為除了吸塵器還有別的設備也是220V的。

如果是像您提到一般的房子(我目前也是住這種),最快的方法就是由220V冷氣孔取電,但這有兩個小問題:

1. 就是如您提到的,會減損掉電線的長度,看冷氣孔位的高度,可能會是2米左右。電線的長度是5米,所以只剩3米,接下來就得靠它的長軟管及長吸桿了。我在文中提到的5公尺其實是未含電線的。(待會再去寫清楚一點)

2. 插座型式不一樣,所以要轉喔。小弟的方法是自製一條2米長的"延長轉換插座",一端插冷氣插座,另一端就是UK規格的附開關插座,要用再插上去即可。也算是一次解決二個問題囉~
Karcher 不管是牌子或是外觀 ,可能對於喜歡自己動手洗車的男人會比較有吸引力吧 ...

ZephyrWu wrote:
Karcher 不管...(恕刪)


呵呵...KARCHER的高壓清洗機的確是很多人的最愛...
還好女王還覺得它的外型蠻Q的,她看到DYSON反而會怕,覺得機關太多....

CK300M wrote:
這有兩種情況,像我還...(恕刪)

請教CK300M 大大!
還有哪些設備也是220V的?
小弟的窩也正在裝修中,為了要不要220v的電源座傷腦經中!
它的QuickClick 和 EasySlider 真的是很不錯的設計理念

它的氣動刷頭長的和M家的幾乎9成相似
換了四個集塵袋連馬達濾網也換也和M家相似
難道這是德國人的思維?

謝謝您的分享

k.k2001 wrote:
請教CK300M 大...(恕刪)


還有蒸汽清洗機(這個讚)、飛利浦的HR1378手持無線攪拌機(這個好,不過新加坡也沒有,是從英國弄來的),之前還有咖啡機,不過已經搞定換成110V的。
另外還有在想要搞一套蒸汽燙馬系統,不過家裏已經有一台GC4430....還在猶豫中.....
高壓清洗機很想買一台KARCHER的,,不過車庫不大,怕洗車會沖到隔壁的鄰居,但洗陽台及洗房子外觀又有需要....所以還沒決定。
有時也還在看要買一些廚房家電,不過新家落成還久的很,先看看就好,到時再買。
還有幾個影音小設備,但這個還好,用變壓器的不是問題,但總是要備個轉接頭就是有點討厭。

我老是覺得很"塞"的一點就是台灣用的是美加110V的系統,搞的跟全世界大部份國家都不同,連個220V的插座也是與眾不同,如果家裏有設好歐規的220V插座,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有太多的選擇了,不會被綁的死死的,歐洲有很多的家電設計真的非常人性又時髦,但就是不賣來亞洲...或台灣? 不知是覺得市場太小、怕被仿還是安怎? 而且很多公司的據點就只設在新加坡或香港,老把台灣劃在這些範圍裏...實在是...去看看Philips或Karcher等大廠的網站,比較一下各國語言版本的內容,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東西台灣就是沒賣。

如果你可以設計220v專插,我覺得不妨設置一下,特別是廚房,但記得請水電用歐規的插座,不要弄個一般窗型冷氣那種美規插座,又要轉來轉去。但像我有個朋友竟然把整個房子改成220v的....這...真的是勇氣可嘉....現實考量上我也不敢,以後恐怕買個電視都很麻煩,還是考慮清楚比較好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