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來自德國的 Miele 精品家電品牌,迄今已經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旗下擁有蒸爐、烤箱、咖啡機、滾筒洗衣機與吸塵器等家電系列產品。在 IFA 大展前夕,小惡魔也隨著 Miele 的腳步,來到位於德國居特斯洛的 Miele 總部,在此將帶各位一同參訪具有歷史意義的 Miele Museum 及最新產品的體驗中心,並將訪問 Miele 最重要的產品設計中心,一窺 Miele 系列產品背後的歷史意義與設計概念。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德國總部位於西北方的居特斯洛,特別的是總部外圍的道路,是以 Miele 創辦人之一的 Carl Miele 先生命名,可以想見 Miele 企業在德國當地的影響力。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總部大門口上方的流線型屋頂設計,是其相當聞名的建築特色。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一進入總部大門,就可以看到以 Miele 品牌 Logo 所設計的迎賓沙發,算是相當特別也極富品牌特色的傢俱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參訪的第一站小惡魔來到充滿歷史風味的 Miele Museum,但現代感十足的玻璃自動門,倒是稍減其復古的味道。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博物館內部櫥窗中,則可以看到 Miele 旗下產品獲得的各項獎項,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榮譽牆的概念。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負責導覽解說的則是 26 歲的 Miele 員工 Carina,她雖然年輕但已經在 Miele 企業服務 7 年的時間,她先為我們解說 Miele 創立的歷史,並且提到在 1899 年是由 Carl Miele 與 Reinhard Zinkann 兩位創辦人共同成立這個品牌,迄今則已有 115 年的歷史。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由於洗衣機是 Miele 旗下一項相當重要的產品,在博物館的第一站就先來瞭解當初製造洗衣機的緣由。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Carina 跟我們說由於過去洗衣服,需要用煮熱水消毒,並要利用人工不停的攪拌以及搓揉,因此在 100 年前的人們要洗衣服,平均大約一個月一次,以現今的角度來看,實在有點難以置信。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展示櫥窗中也可以看到許多過去人使用的洗衣工具,相信也有不少台灣民眾至今還有使用洗衣板的習慣。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進入博物館內,可以看到擺放相當多以木造為主的產品,當然大多都是洗衣機,也包含洗碗機與吸塵器等。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不過 Miele 在創業之初,並非是以生產家電為主的品牌,而是為了解決當時的酪農業需求,製作出相關機械為主,照片中的兩款機器,左方是用來製作乳酪製品的奶油機,右方則是用來分離牛奶與乳清的手動分離機,這兩項產品是在 1908 至 1952 年 Miele 所推出的產品。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邊 Carina 也跟我們介紹 Miele 品牌 Logo 的故事,現行的品牌 Logo 是用馬作為標識,Logo 上方的 Immer Besser 是德文,用英文來翻譯則是 Forever Better,也就是永遠要比之前更好,這也是 Miele 品牌文化的重要概念。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至於在 1899 年創業之初的品牌 Logo,則可以看出當時兩位創辦人想要進軍世界品牌的決心。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幾乎全為木造的奶油製造機,桶內可以看到有如洗衣機攪拌棒的裝置,雖然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但這也是影響日後洗衣機研發的重要概念。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博物館內也展示手動奶油製造機的零件分解,雖然比起現在產品來說設計相當簡單,但在當時我想也算是劃時代的產品吧!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之後 Miele 為了因應都市化後人口快速成長的需求,於 1911 年開始製造洗衣機產品,圖中兩款復古的手動洗衣機都是當時製造的產品。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1902 年誕生的 Model No.19 手動洗衣機 Hera,洗衣筒內的攪拌棒為可拆卸式鑄鐵材質打造,內筒壁上則有類似洗衣板的溝槽設計,用以強化洗淨力,以現在直立式洗衣機的角度來看,則不難看出其產品運轉原理。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只不過當時要讓筒內攪拌棒運轉,則是要透過洗衣機旁邊的推桿手動進行,也算是滿耗人力的家事工作。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為了解決耗費人力的問題,Miele 在 1910 年開始推出 Model No.15 的手動洗衣機。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款洗衣機雖然還是得透過人力攪拌,但推桿上的鑄鐵鐵球,則可以讓攪拌更加快速且更為省力。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接下來 Miele 又推出更多更為省力的手動洗衣機,從產品演化的過程中,其實也不難理解到當時的人們,也一直在追求更為省力與便利的生活。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像這款在 1933 年推出的 No.25 手動洗衣機,上方的攪拌推桿又更加省力。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款產品是透過上方向是 DJ 轉盤的裝置,透過鐵盤的旋轉與推桿的運作,讓使用者更加省力的操作洗衣機。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隨著機械科技的發達,Miele 洗衣機終於進入半自動與自動化產品的階段,當時的科技技術,則是處於透過簡易馬達與齒輪皮帶的方式,讓洗衣機攪拌的更為快速。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博物館的牆上,則是有一面相當具有紀念意義的簽名牆,是之前 Miele 為了慶祝 100 年歷史,讓員工們在兩位創辦人的肖像旁邊簽名,這個概念相當不錯,之後小惡魔 100 年的時候,似乎也可以讓網友們一起來簽名一下。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與馬達的大量運用,Miele 洗衣機也正式進入自動化的階段,當然產品外觀也越來越接近現今洗衣機的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邊可以看到當時洗衣機產品內部的機械構造,相較之下就顯得複雜許多,但可以看出滾筒洗衣機的雛形。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兩款全自動洗衣機,左方為 1960 年推出的全自動洗衣機 410,右方則是 1958 年誕生的全自動洗衣機 505。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兩款全自動洗衣機均採用滾筒式設計,內部滾筒槽則可以看到孔狀設計,用以提供筒內水流,迄今的洗衣機也都有類似的構造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過去洗衣機的操作都是採用旋鈕與機械式按鍵的設計,小編過去也使用過這類型操作的洗衣機,因此看到這樣的設計覺得相當懷念~~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另外為了增加當時洗衣機在運轉時的穩定度,除了四個底角均要固定在地板上之外,機身內部的四個勾環也是相當重要的機構。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眼睛夠利的網友應該可以發現,在洗衣機之中還隱藏一個手持熨斗的產品,這是 Miele 在 1960 年至 1967 年間推出非洗衣機的手持熨斗 BA 11。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在當時這款手持熨斗還具備熱度調整的功能,算是相當引領科技的設計吧~~不過這款產品似乎沒有造成太大的轟動,因為在 1967 年後,就沒有看到新款熨斗產品的推出。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至於圖中這兩款產品,右方為 1978 年推出的電動乾衣機 T 357 K,左方則是與其搭配的全自動洗衣機 W458,為何會特別介紹這兩款產品,主要是洗衣與乾衣各別獨立幾種的概念,應該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風行,一直延續到今日 Miele 還是將洗衣機與乾衣機分成兩個獨立機種,並沒有像日系品牌洗衣機擁有複合式洗脫烘的產品。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Museum 館內的產品其年份是在 1899 年到 1990 年間所推出的各項產品,因為 1999 年後的系列產品,到目前為止都還有在服役,所以將其擺放在博物館內,似乎也有點怪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第二個展示區塊則是展示 Miele 吸塵器產品,吸塵器系列產品也是 Miele 旗下相當重要的產品線之一。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Carina 表示,Miele 一開始推出的吸塵器產品,是採用不需要耗材的集塵筒設計,但為了降低傾倒垃圾的第二次污染,後來的產品就開始採用集塵袋式的產品設計,一直沿用到現在,圖中為 1928 年 Miele 推出的第二款集塵筒式吸塵器 Meilor。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在 1927 年推出的首款吸塵器 Model K,在當時購買時還會附上收納用的木箱,整個就是比現在紙箱要來得划算,即使吸塵器損壞後,木箱還可以有另外的收納用途。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在抽屜中,還可以看到當時的吸頭配件,為了避免漏電的情況發生,當時的吸頭就已經採用絕緣的塑膠材質。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後來在 1951 年開始,Miele 就將旗下吸塵器改為橫臥式,並採用集塵袋式的機身構造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個時期比較特別的是,Miele 為了因應家中地板材質的不同,在吸塵器滾輪部分也使用了不同的設計,適用於硬質地板的滾輪設計,比較接近現在吸塵器滾輪。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如果家中有軟質地毯的使用者,則可以選擇搭配像是雪橇的橫桿機種,在使用上會更為便利,同時也不會傷害地毯,不過當然會有不同的選擇,是因為當時的製造料件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除了在構造上的推陳出新之外,Miele 對於外觀設計上也有很大的堅持,均會依照當代的潮流趨勢來設計整體的機身外觀,像是這款藍白色款吸塵器,就是依照當時流行的 Opel 車款配色進行設計,因此只要看到 Miele 有推出特別配色的機種時,就可以反映出當時時代所流行的配色趨勢。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1952 到 1964 年間,Miele 則開始推出手持式吸塵器機種,雖然後續 Miele 直立式吸塵器並沒有引進台灣,但不難看見目前市面上相關產品,乃至於手持式吸塵器機種,都有相關設計的影子存在。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另外也可以看到直立式吸塵器產品,以及方形的橫臥式吸塵器機種。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博物館展示區牆壁的櫥窗中,則可以看到不同的復古產物,以及相關的週邊產品,即便或多或少與 Miele 有一些關聯,甚至是沒有任何觀念,但也帶給參觀者一種懷舊的感覺。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品牌發展的過程中,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在大戰的非常時期,其實也影響 Miele 洗衣機的銷售,在家事產品需求量遞減的情況下,Miele 也曾一度投入腳踏車、摩托車與汽車的研發生產。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腳踏車的展示區中,則有結合現代科技技術的體驗區,使用者可以透過螢幕與腳踏車上的平板電腦,來進行單車之旅,內容當然是介紹 Miele 的相關故事背景。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不過 Miele 在腳踏車產品的銷售也不盡理想,接著又推出摩托車系列產品。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現在看起來這種摩托車可以說是復古逸品,不瞞各位小編也很想騎它上路,但似乎不被當時的消費者所青睞,也可以說是負擔不起。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因此 Miele 也決定投入汽車的研發製造。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對汽車產品也可說是相當用心,連同當時引擎的開發製造,也是由 Miele 一手包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由於烤箱與蒸爐等產品展示區,小編在抵達時還在維護的情況,因此就無法看到過去烤箱或蒸爐產品的設計概念,不過洗碗機系列產品,倒也是滿值得一看。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在 1929 年推出的洗碗機 Model Emark 8/4,為當時歐洲第一台洗碗機,內部的洗碗籃高度稍淺,無法放置太多或太高的碗盤杯子。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下方的濾網則可以明顯看出是為了提供洗碗機的清洗水流的裝置設置,水流網則是透過下方旋轉棒來進行水流噴灑,這款洗碗機在當時只需要加入 1/3 的就可以開始運作。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洗碗機的下半部,則是洗碗機馬達的位置。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結束完濃濃復古風味的博物館參訪,小編則來到極富現代感的產品展示體驗中心,在此身為 Miele 品牌第四代經營者 Marcus Miele,也特別抽空到現場致詞,並接受媒體的訪問。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另外在展示中心地板上,則有地球儀的位置資訊。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是讓參觀者可以感受一下 Miele 對於每個參觀賞的感謝,只要選擇一個城市或地區後,就會出現特別的景物照片,但是目前並沒有台灣的相關資訊。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Miele 產品展示中心,是一個明亮且簡約的空間設計,中央為與系統廚具相關的中島廚房展示區,另外還有嵌入式產品的展示。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如果家裡都要使用 Miele 的廚具產品,所要付出的花費應該相當可觀...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近年來在台灣市場相當風行的掃地機器人,在展示中心也可以看得到。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這款 Scout RX1 掃地機器人,就是近期推出的相關系列產品,不過台灣尚未引進。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居有能展現產品特色的展示區。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在台灣並未引進的冰箱系列產品,則是與 LIEBHERR 利勃冰箱一樣,也有嵌入式冰箱系列產品。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包含吸塵器、嵌入式蒸爐、烤箱、咖啡機、洗衣機、乾衣機與洗碗機等產品,都有各自的產品展示區,同時也展示相關配件與耗材。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搭配系統廚具整體設計的黃色風格產品,也算是別具風格的產品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洗碗機產品展示體驗區中,可以看到地板上透明的展示櫥窗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另外特別的透明洗碗機內部展示配置,則可讓消費者一窺洗衣機內部構造。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同樣擁有嵌入式設計的洗碗機系列產品,也可讓使用者搭配整體裝潢,自行選擇個人化的洗碗機面板。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洗衣機與乾衣機的展示區中,也可看到相當生活化的展區設計。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而吸塵器的新品展示體驗區中,則可看到不同顏色的吸塵器外殼面板,如果有提供更換面板的服務的話,應該會滿吸引台灣消費者的興趣。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本次 Miele 將在 IFA 大展,展出即將進入台灣市場的全新 6000 系列產品,在展示區現場可以看到包含有咖啡機、烤箱與蒸爐等產品,但在台灣上市的款式則為全黑配色的系列產品,不過全白色機種有一種不同的簡約風格,沒有引進台灣似乎有點可惜。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在 Miele 博物館與新品展示體驗中心之間,Miele 也特別設置讓參觀者放鬆的休息專區。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休息區則備有茶水與咖啡供參觀民眾飲用,使用的當然是 Miele 嵌入式咖啡機系列產品,像服務人員就正在使用最新的 6000 系列嵌入式咖啡機來沖泡咖啡,從操作的過程不難發現,6000 系列嵌入式咖啡機搭載全觸控面板。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只需透過內建的沖泡咖啡預設模式,就可以沖出層次分明的拿鐵瑪奇朵咖啡。


▲ 這邊也提供 Miele 6000 系列咖啡機的實際操作與運作影像,讓各位可以搶先目睹全新產品,關於產品的詳細報導,也請各位持續鎖定接下來的相關報導,可以看到咖啡機的操作相當簡單,只要將需要的牛奶瓶、咖啡豆與水等材料放置妥當後,就可以順利完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咖啡。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在 Miele 總部最後的參訪行程,則是要與 Miele 首席設計師 Andreas Enslin 先生,一同來進行關於產品設計的 3D 虛擬視覺展示,而他也是這次 Miele 6000 系列產品研發設計的幕後重要推手之一。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在 3D 虛擬視覺展示的過程中,需要全程佩戴專用的 3D 眼鏡。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透過 3D 虛擬視覺展示,我們可以瞭解到透過這樣的技術,讓產品設計不再只是專注在產品本身,則是可以透過虛擬空間的規劃,將未來將要設計的產品,與生活空間相互結合,透過不同的光影變化、空間環境概念等,設計出更為適合消費者使用的產品。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採訪】回顧、傳承與創新 Miele Museum & 設計中心參訪紀實
透過技術人員的電腦運算,以及螢幕後方共八台 3D 投影機的投影,才能讓 3D 虛擬視覺展示更富真實性,也能讓設計人員對於產品內外部設計的概念更加明確,重點是還能針對外觀顏色配置有著更明顯的視覺概念。




▲ 上方的兩段影片,則是特別為各位錄製的 3D 虛擬視覺體驗的片段,因為影片太長且為 3D 顯示,因此小編就沒有完整錄製影片,僅挑出比較特別的兩個片段讓各位欣賞,只能說這個技術真的相當酷炫,據 Andreas Enslin 先生表示,這組設備對於產品設計上的幫助很大,讓設計師們能夠讓產品與真實空間進行結合,並從中能獲得不少設計靈感,當然除了產品設計外,這套系統也可進行展示中心或是展覽區域的整體空間規劃設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